天明帝国“崛兴”四年六月底,从京城通往北方的官道上,浩浩荡荡的车队旌旗蔽日,精锐甲士手持武器,分列左右护卫着整个车队。车队的正中位置,皇帝的御辇缓缓而行,四周遍布金吾、羽林,李患之坐在御辇之内,望着窗外的景色,显得有些入神,辇内伺候的唐英婉与萧妙贞完全猜不透这位主人在想些什么。
迁都虽然已经公布,遭到了京城地方派系的坚决反对,有些老臣甚至以死相逼,想逼迫李患之取消迁都的计划,可是一切都是徒劳的,李患之下令锁拿了言辞最为激烈的地方派系老臣明理,以煽乱朝纲、辱骂君上的大不敬之罪惩处,念起为官多年,多有勋劳,免其死罪将其罢官虢爵流徙海岛以儆效尤。
这一处罚立时堵住了这些反对派的嘴,让这些家伙噤若寒蝉。
“看来女皇陛下是铁了心要迁都了,连明理大人都差点丢了性命,流放海岛和处死也差不了多少啊,明理都七十二了,到了海岛上鸟不拉屎的地方,还不死在那里!?”
“什么明理,我看他是不明事理,这件事牵扯甚广,他还想跳出来反对,这不是作死吗?没杀他已经是天恩浩荡了!”
“呵呵,这次这些地方派恐怕好日子到头了!”
很多人私下都议论纷纷,有人欢喜有人愁,众口不一,但是迁都一事却是再无悬念,地方派在小命和利益面前,还是很明智的选择了性命,闭嘴就是最好的保命方式,谁还会跳出来撞这个枪口。
于是迁都之事便这样确定下来,不过迁都之事牵扯甚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成的,新的京城修缮工作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李患之这时候搬出了他在凉州北部荒村里发现的人才欧阳迪,在欧阳迪注石之法的帮助下,新京的建筑工作起码可以提前一半时间完工,这一方法顿时让工建部的大臣们惊喜万分。
新京的选址、建设、移民等事情都是浩大的工程,旧京城的官员们很多地方派系的老臣纷纷告老还乡,他们不愿意离开故土,去一个遥远的根本没有任何根基所在的地方,这么多年的油水也捞够了,干脆辞官归隐,也好安享晚年。
旧派系的离开,给了李患之很大的空间,这也是他坚持迁都的原因之一,将这些老顽固派拿掉,启用新的人才,也是李患之要做的一件大事,于是李患之顺理成章的委任了一批新的年轻才俊,充实老臣们离去后的空缺,也正好借着这个契机,推行了一部分的新政改制之法,效果显着,让李患之和中枢阁的几位大臣都是欣喜无比。
满朝文武为了迁都之事忙活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天明帝国“崛兴”四年彻底的完成,李患之于是降旨定于“崛兴”四年六月末,赶在北方盛夏之前完成迁都。
经过多天的准备,迁都的车队才浩浩荡荡的离开旧京城向北方的新京而去,车队穿过京畿北部的屏障襄城,一路行了十数日,来到堑江之南,李患之一直在观看沿路的景色,却是极少说话,唐英婉和萧妙贞以为女皇陛下心情不爽,也不敢轻起话题,只是默默伺候着,却是突然听李患之问道:“英婉、妙贞,前面就是堑江了,你们两个还记得这条江吗?”
唐英婉和萧妙贞一愣,堑江自然是记得的,当初他们两个奉命陪还是华胥公主的女皇出嫁凉州,便在西北之地的碧涂滩见过堑江的雄姿,不过那时并未在意,后来被人追杀,被公主殿下拉着跳进堑江之中,又惊又怕当场昏迷过去,也是人事不知。
前一阵奉命随后续进入凉州的部队去往女皇的大营,也曾渡这堑江,说来也算是几次见过,女皇突然问起,难道是想起了当年之事?
“陛下,奴婢们当然记得...”唐英婉不解李患之的意思,只是奓着胆子轻声回了一句。
“呵呵,若不是这堑江之水,恐怕朕还没有今日之功...”李患之没有回应唐英婉的话,依然看着窗外那远处浩荡水汽的堑江自顾自的说道。
其实李患之心中对那地下河道内的石殿一直是念念不忘,只是当初的事情太过诡异,他出了河道之后又一直事情不断,所以没有时间去再次探查一下,这次他选定这冀北、凉州与南方三方交汇之地作为京城,不仅仅是因为他表面上所说的原因,还有一层原因他并未对任何人讲过。
那便是这地下石殿所在的位置距离新京也非常之近,李患之想将来有闲暇之余可以再探那地下石殿去解开一些他所不知道的秘密,虽然当初石殿内的那股能量被他吸收,但是他依然觉得那里还有他没有发现的东西,他抱着昏迷的唐英婉和萧妙贞逃出地下河道之时,那里依然保存的十分完好,当初李患之惧怕那些奇异的生物再次出现,也一直不敢再去探查,而他现在觉得以他目前所掌握的能力,那些奇异的生物已经完全不能给他造成什么威胁了,所以才生出了再去一趟探索秘密的心思。
带着这样的思虑,渡过了磅礴的堑江,一路又行数日,终于抵达了新京所在——永辉城。
李患之站立在御辇之上,手扶车辕,看着前方耸立眼前的永辉城,这座新京的城墙高达九丈,乃是以整块的条石磊砌,以注石之法灌注缝隙,李患之看过这座城池的设计图纸,知道这城墙之内还加以铁筋为骨,即便是遭遇“神威”火炮的轰击,依然可以屹立不倒,绝对称得上是这个世界当下时代最为坚固的城池。
而在城楼下方的三分之一处,一排排“神威”火炮的射击口仿佛吞噬一切的黑洞般林立,那是为了对敢于攻击永辉城的敌军进行火力覆盖所设置的,里面安置了军工局精心打造的“神威”三型城防火炮,威力奇大,射程在百丈之外,只要敢于接近永辉城的敌人,不要说攻城,在尚未靠近城墙之前便会遭遇火炮的毁灭打击。
新京之外是一条宽达九丈的护城河,由于是引堑江支流水系洛安河之水为其水源,故而护城河中的水流湍急,波涛奔涌,声若奔马,显得气势磅礴,其深度更是足有五丈,想要泅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永辉城的西门外便是洛安河的一段河道,最宽处可达三里,根本没有吊桥可以通过。而是采用了内外双层城郭的结构,外城郭几乎占了整个永辉城西面城墙的一半,分为两处大型水陆港口,靠近北面的一座乃是军港,港内停泊着十余艘各型战船、运输船等作战船只。而靠南的一处港口则为民用的水陆码头,可以同时停靠各式民用船只数百艘,是为了将来顺着洛安河进行水运商贸所准备的大型民商港口。
城东一条大道直通雍州,城北便是通往凉州及冀北的两条分叉大路,这些官道均以青石铺垫,地基牢固平整异常,行军一日可达四十里,急行军超过百里,骑兵更是一日可行两百余里,绝对是这个时代最为快速的行军速度。
可惜这些官道的距离都不是很长,最远只铺设到三百里外,便逐渐被普通的黄土道所取代,李患之在阅览新京建设的奏报上曾经看到过此事,此时亲眼目睹也不由觉得甚为壮观。
“臣等,恭迎陛下御驾抵临新京,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患之御辇之下,忽然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
李患之这才低头俯览御辇前的一众臣民,前方大地上,黑压压跪伏着一片人影,前方数千人,乃是在京为官的各级官员,其后两侧无数从各地迁徙而来的百姓,匍匐在地,恭敬的叩见他这位帝国的无上至尊,有人偷偷抬起头仰望李患之的脸庞,那眼中的崇敬显而易见,这位使得天明帝国重归一统的女皇帝,据说乃是天神下凡的女子,奇功伟业不可言表,注定名标天明帝国的史册。
李患之见百姓前来夹道欢迎,面带微笑的摆了摆手,高声说道:“都起来吧!今日乃是我天明帝国重归一统之后再回故都的大喜之日,朕晚间要设宴款待群臣,朕也为迁徙而来的百姓每户发放一份禄米,以示普天同庆之意!”
“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再次响起,李患之在百姓群臣的欢呼中,乘御辇缓缓进入新京永辉城。
李患之进入皇宫之内,由工建部主官、京城皇城设计总师以及欧阳迪的陪同下游览了一番皇宫的景致,李患之十分满意,随即传旨命御膳房备下酒宴,晚间大宴群臣。
晚间李患之来到皇宫举行重大典礼宴席而建的瑞元殿中,他高挽青丝,一顶金珠步摇翔凤冠戴于头上,柳眉如黛,凤眼如星,朱唇带笑,粉颈修长,一席鹅黄色绣凤纱裙,宽大的裙摆飘飘欲仙,轻摇莲步来到大殿正中的主席御座之上缓缓坐下。
群臣都被女皇陛下的风采所折服,这般绝世容颜只应天上方有,世间几时得存?群臣不由一时竟然看得呆了,只听李患之身旁保驾的云破军一声高喝:“跪!行大礼!”众人才反应过来,于是纷纷跪倒,三跪九叩,山呼万岁!
这一夜李患之难得的心情有些激动,自从他体内的力量越来越强,他的情绪波动也是越来越小,但今夜,他却有些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阴差阳错的成为公主,几经波折成为帝王之尊,历经多番大战,终于将天明帝国重归一统,他还记得年前他荡平凉州驱逐外敌返京之后,亲自前去老皇帝的灵前祭拜,他流下了难以控制的泪水,那一刻他如释重负,仿佛对老皇帝的承诺终于得意实现之后的一种解脱,今后他便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将天明帝国用自己超越常人的力量推上世界之巅。
今天他迁都之后,便要开始真正的去创造属于他的宏图大业,统一帝国对他来讲,只是一个开端,一个走上巅峰的起步,下一步他定要石破天惊,让整个世界都拜倒在他的脚下。
他要让天明帝国成为这个世界的标杆,成为这个世界的领袖,让天明帝国的人民为了身为天国子孙而自豪骄傲,让天明帝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让全世界都染上一层天国的金红之色。
一夜狂欢之后,李患之于翌日颁布了一系列诏谕,宣布从即日起 “天明帝国”为国家的正式国号,简称“天国”,朝廷各部门一律重组,以中枢阁为皇帝顾问秘书班底,朝廷设置人事部、司法部、财政部、外交部、内政部、工建部、文教部、商贸部、国防部、五军都督府、帝国学府、帝国科学院、帝国军工局、帝国情报局、帝国银行等十五个一级行政机构。
以艾世章为人事部长、朱坚政为内政部长、吕轼岩为财政部长、霍清明为国防部长、于谟森为帝国科学院院长、孟雷军为情报局长、施梅婵为中枢阁值守。
另外又选拔了年轻一代中的几位英才出任各部部长,其中管弘石为商贸部长、贾阔建为帝国银行行长、张武超为外交部长、沈石通为司法部长、宋衡光为文教部长、李淳天为工建部长。
这样一来朝廷中央的各个重要部门算是基本捋顺了,李患之又命增设中枢阁人选,将各一级机构的首长全部纳入中枢阁之中。至于武军都督府平时不设最高首长,由东南西北中五府总督统摄各军事宜,国防部统一管理。帝国军工局的局长职务由于谟森暂时代理兼任。只是帝国学府这座天明帝国的最高学府李患之尚未找到合适的人选来出任院长之职。
即便如此,天国的中央机构也算是稳定下来,按照李患之规划的职能权责,开始顺利的开展行政事务,天明帝国的政局为之焕然一新。李患之当初剪灭历王萧氏一族,并且查抄了历王及其党羽的府宅,所得钱财折合白银三十五亿两之巨,当时一度让老皇帝及李患之叹为观止,那些财物被封存国库之中,不许任何人妄动,李患之继位之后,一直严令不可动用这笔巨资,直到现在李患之要做的事情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军事和科研方面,故而李患之下旨启用这笔不义之财为国所用。
三十五亿两白银,无疑是一笔巨资,但是军费、国务改革等事情一一办理下来也是耗资巨大,若没有新的财源,这三十五亿两白银也用不了多久便会坐吃山空。
天明帝国每年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便是土地税、人丁税、铁税、盐税、农业税等,而由于天明帝国的农业十分发达,又兼地大物博,各种物资一应俱全,故而一直采取的是重农抑商的国策,商人的地位很低,所以贸易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比极低。
而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极其的有限,土地又是一成不变的数量,很多大贵族大官僚有不纳税的特权,导致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很难提升,所以天明帝国的每年财政收入大概就是五千万左右,还要兼顾官员的开支,治水、防灾、边境战事等事务,想要维持李患之采取的新国策基本就是无法做到的,要不是有这三十五亿两白银的基础,李患之恐怕宣布新政改革的最初便会直接导致夭折。
作为现代人又熟读史书的李患之当然深知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他继位之初便开始宣布重视商业,并提高商人的地位,将重商定为国策,但是这三年来他一直领兵在外征战,这项政策执行的效果十分有限,甚至已经到了要被人遗忘的程度。
这次李患之建立了商贸部,又命擅长商业的管弘石为部长,就是要开始大力的推广商业体系,借此来提高天明帝国的经济收入,使得国家与百姓都富强起来,为之后进入世界其他各地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天明帝国“崛兴”四年之后,随着天明帝国的迁都,这个世界的一个全新篇章便要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