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苏大壮享受着这种众人追捧羡慕的感受,已经飘飘然,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模样。
就见下一刻,只见丝毫不显年迈的苏有根杵着一根拐棍,苏辰安看到阿爷和乡亲们的时候就已经下了马。
这回正牵着马走在路上,看到阿爷,还来不及与对方说些什么。
就见他阿爷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当中带了点颤抖。
“好孩子,你是咱们老苏家的骄傲。”
苏辰安眼中闪过一抹晶莹,真想跟自家阿爷互相交流点什么。
就见他阿爷大步越过他的旁边,伸出那只微微颤抖的胳膊,把他爹,从马上扯的一个猝不及防。
要不是苏辰安及时稳住了马匹,还真会被吓一跳。
“臭小子,你骑了那么久,还没骑够吗?快下来,让你老子也来坐一坐。”
苏大壮被他爹扯的一个趔趄,看着他老爹气势汹汹的脸庞也是不敢反驳。
在他儿子的帮助之下,不舍的从马上下来,眼神之中还带了一丝留恋。
苏辰安看着他阿爷,激动的满脸通红,在两人的搀扶之下上了马背。
苏辰安更是带着自家阿爷在旁边绕了两圈,马背之上回荡的都是他阿爷的笑声。
这一刻,苏辰安觉得这些年的努力都值了。
十载灯窗雪案寒,一朝身贵马蹄欢。
金袍映日还乡路,瘦马驮爷笑语宽。
昔日愁辛凝汗简,今朝荣耀拂尘冠。
风拂翠柳炊烟起,门巷迎儿共倚栏。
苏辰安看着家乡乡亲们一张张亲切的脸庞,以及为了迎接他,特意把村子都装扮得焕然一新。
还有,家家户户,个个都把自己的新衣服穿在身上,嘴角的笑容,更是没有收起来过。
特别是看着苏辰安例如当年一般对他们尊敬有礼。
可是以往看起来,是他们村子里面读书最厉害的人儿。
明明还是一样的音容笑貌,可是在此刻官袍加身,哪怕对他们再亲和,也多了一丝威严。
让大家,被像以前称呼叔叔,婶婶,一个两个,竟然都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这一次,苏辰安衣锦回乡的阵仗本来就大,再加上这七天七夜的流水席。
还有他们村口已经完工的牌坊,再加上这段时间络绎不绝上门来求指教的学子。
苏辰安除了一些特别亲近的,没有拒绝,再一个,就是他们村里,新的一批读书人。
还有隔壁,张夫子也把他们村子里几个读书不错的后生,通通叫到了他这里。
他们苏家村的学堂已经建立起来好几年了,这里教学的夫子只是个童生。
此刻的苏辰安和苏宝成,正被张夫子他们围观。
看着底下目光崇拜的学子,苏辰安站在高堂之上。
环视整个学堂,这个学堂他们家也是出了不少的银子,再加上贡献了一批族田。
眼前这群学子,基本上都是一些童生,和一些读书不错的学子。
既然村长和族老以及陈夫子都希望,他们在这里讲解讲解自己的经验。
几人当然也不能客气,不过苏辰安和苏宝成这两个成功者的经验要分享。
那两个还差了那么一点的,张明轩和苏辰远也不能放过。
好歹,一个已经是举人,另外一个,也在国子监读了这么久的书。
无论哪一个,能够站出来分享分享自己的经验,能够让在场的众多学者受益匪浅。
只不过让他们有些不适应的是,以前从来都是他们坐在下面听着别人讲,可现在站在台上讲经的人却变成了自己。
第一个上台的除了苏辰安,也再无他人。
看着台下这群学子的目光,仿佛也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各位,你们好呀!”
亲切又充满自然的开场白,让众多严阵以待,心情紧张的学子,瞬间情不自禁的露出一个笑容。
“状元郎,安!”
苏辰安唇角勾起抹微微的笑容。
“诸生聚此,吾心甚慰。
忆昔求学,寒雨叩窗、炎风扰卷,孤灯久伴,黄卷常翻,屡经挫而志未泯,一朝夺魁,方觉不负韶华。
为学之道,首在立志。志若北辰,熠熠生辉引前路。
诸生各怀青云梦,当珍之、守之,莫惧棘荆障目,休让馁意侵心。
朝吟暮诵,以勤为径;博采广纳,用苦作舟。
每有疑难,思破茧之蛹,困境乃奋进之机;偶逢胜绩,忌骄躁之贼,谦逊为登高之阶。
且看山川,滴水穿石,非一时之力;沧海纳川,凭广阔之怀。
学问亦然,点滴汇聚,自成渊海。
诸子百家皆为良师,天文地理俱是益友,出入古今之变,探究中外之奇,视野宏阔,笔下文章方有风骨。
师者授业解惑,如灯引夜行;同窗切磋琢磨,似火助燎原。
共学互勉,疑难共析,心得同享,合力则难关易破,孤进常遇迷津。
今归桑梓,望诸君砥砺,待来日,名题金榜耀门楣,才济邦国兴华夏。
彼时回首,今日苦辛,俱为锦绣序章,勉之哉!”
苏辰安洋洋洒洒说完一大段,整个人都透露着一股自信的光芒。
少年得志,说的也就是这般的人物,此刻坐在底下的学子,对于对方身上那种闪耀的光芒。
那也是格外的向往。
要是普通人说上这么一段话,大家可能觉得他不谦虚,太过自大。
可这话是年仅16的状元郎说出来的,却又是那么的合适和意气风发。
人生有几个少年,又有几个少年能够达到如此高度。
获得这样的成就,如果,没有点自得的本事,那才叫奇怪。
整个大成,文采最厉害的那一个人,站在他们面前,分享着,自己的经历。
以及对大家的鼓励,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无尽的遐想。
谁不想成为这样的人物。
谁又不想成为这样的天骄。
对方就是他们心中,最成功的一人,对方的起点不是高不可攀。
从一开始的条件比他们还要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对方说自己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他们绝对相信。
但科举这一条路努力和天赋其实都缺一不可。
“ 学途漫漫,贵有恒心,莫负青春,砥砺奋进。
待来日,名题金榜耀门楣,才济邦国兴华夏。
彼时回首,今日诸般苦辛,俱为人生华章。勉之哉! ”
雷鸣般的掌声,从这个不算是很大的院子当中响起。
张夫子更是骄傲的不行,一脸欣慰的看着自己,最满意的杰作。
而站在远处外围的老苏家的人,也是个个激动的满脸通红。
他们的儿子,是真正的做到了光宗耀祖,光耀门楣。
是所有人的骄傲,是所有人的榜样。
苏辰安从台上下来的时候,撞了撞旁边苏宝成的肩膀。
他演讲完毕,也是时候让另外一位同样万众瞩目之人上台讲解一下自己的成功学讲座。
苏宝成看着自家师兄已经给他打了一个样,但是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看着他才一上台,就见不远处的,他阿爷和爹娘他们朝着他热情的招手。
嘴角的笑容洋溢的,格外的灿烂,苏宝成心里的成就当然不用说。
让家人以他为傲,更是完成了阿爷一辈子的心愿。
他苏宝成,做到了没有辜负任何人,包括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