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派人将这门火炮送回盛京,交由匠造作坊,让那些俘虏过来的大周工匠按照其规模仿造,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后金大军就可以使用这种火炮,去轰开那些负隅顽抗的大周城池。
“脱而舍!”
“属下在!”
随着皇太极的一声招呼,一名鞑子将领便来到了皇太极身前。
“贝勒爷,您叫属下可有事情要交代?”
皇太极闻言指着那门炮身完好的大周火炮,开口吩咐道:
“脱而舍,本贝勒交给你一件事情,你带一队人马,将这门缴获的大周火炮带着,然后护送回盛京,交给负责火器作坊的洪德胜,他知道该怎么做。”
“是,属下遵命!”
脱而舍接命之后,便招手过来一队士卒,将地上的火炮给拉了起来,放倒一辆辎重车上,随即就向皇太极拜了一礼后,就紧随而去。
皇太极看着远去的护送队伍,又转身看向刚刚也林带兵前去追击大周军队的方向,开口喃喃道:
“也林啊!希望你能挣点气,不然本贝勒,也拉不起来你了!”
刚才那一会儿,皇太极已经从手下将领之中,知道了今夜的镶蓝旗的战况。
今夜一战,可以说由也林率领镶蓝旗士兵所驻扎的营地,对大周军队来袭的反应,表现极差。
先是他们的驻地四周,竟然没有设立流动的骑兵巡逻队,从而导致大周军队摸到了营地不远处,还不知晓。
再之后,面对数百大周士兵袭营,第一时间竟然没有派兵绞杀抵御接下来的大周军队袭击,反而是因为要排除异己,选择按兵不动。
进而导致一个甲喇的精锐士兵,就这样白白葬送。
对于也林心中的那些小九九,皇太极并不反对,毕竟木扎此人,他也是比较熟悉的,其心性又蠢又毒,实难上的了台面。
要放在皇太极手下,他如此敢这般大肆夺权结党,皇太极早就找个由头处理掉他了。
所以,对于也林想要处理掉木扎此人,皇太极也不意外,但坏就坏在,也林没有挑对时间。
大敌当前,他还如此阵前陷将,岂不是自损优势,所以因为这个失误,导致他慢了一步去迎击袭营的大周骑兵。
后面的事,皇太极也了解过,在山海关下便已尝过大周火炮厉害的他,自不会说也林贪生怕死,不敢派兵强攻。
怪就怪在,这也林太打意了,导致今夜三战,都是被动的去接大周军队扇过来的巴掌,没有掌控主动权,才会处如此劣势。
现在就看这最后一个机会,他能否把握住,将功折罪了。
虽然这也林没有投在皇太极麾下,但皇太极也不想也林因此被他的二哥代善问罪,从而从镶蓝旗旗主的位置上下去,这不符合他的利益。
虽皇太极也讨厌也林,但这只是针对也林死脑筋,不愿意明面上支持他夺取大汗之位罢了。
但实际上也林,不单单不支持皇太极他,他是根本连一个皇子都不支持,之前还跟着老九混了几天,但老九什么人,皇太极很清楚,老九他根本就对汗位无缘。
更何况现在还因为他的母妃,当面指责父汗,导致被父汗发配到祖地,更没有夺取汗位的希望。
所以到现在来说,整个镶蓝旗都是处于中立状态。
现在整个后金朝堂之中,他和二哥代善,老十四多尔衮三方相互制衡,至于其他兄弟,其势力都远远不如他们三个。
现在镶蓝旗是由也林掌管,处于中立状态,他们兄弟三人相互制约的平衡还能保持。
若是此战之后,他二哥代善,此次他们带兵攻打大周明面上的统帅,若是向也林问罪,恐也林再难坐在镶蓝旗旗主这个位置上。
若是代善借此将也林撤下,再换上他的人,那他们兄弟三人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到时,他可就麻烦了。
是以,虽然皇太极也讨厌这个镶蓝旗旗主也林,但也不想这么快就让他下位,不然他们兄弟三人之间的势力平衡,可就要打破了。
不提皇太极此时心中如何作想,此时在距离山海关还不到二十里的地方,一大队由百姓和士兵组成的队伍,正在着急的向山海关赶去。
“快快快……!让兄弟们都快点,鞑子大军马上就要追过来了,再不赶紧撤入城内,可就麻烦了!”
“快……!一些不必要的物资,就赶紧丢弃吧,加快脚步!”
………………
霍山老将军看着面前数万辽东百姓,脸上闪过一丝忧愁,他不知道他这样做是对是错,但要让他将这么多的大周子民,都不管不问,全留在鞑子手中受苦,他做不到。
但是,相对的,他想要拯救这些大周的辽东之民,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不,他所担心的事情,这就来了。
“报…………!”
一名夜不收满脸凝重,从远处策马疾驰而来,在到达霍山老将军面前之后,连忙翻身下马,开口禀报道:
“报,启禀将军,十五里外,发现鞑子大军,约莫两万余骑,正在向我军袭来!”
闻言霍老将军脸色一白,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
现在他率领的两万山海关守军,与解救的这些数万辽东百姓,距离山海关还有一段时间,而且这些拯救下来的百姓,脚程肯定比不上鞑子的骑兵大军,被追上只是时间问题。
但要是抛弃这些百姓,他带着手下士兵急速赶回山海关,倒也有机会,但霍山老将军实在是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随即霍山老将军就脸上一正,开口下令道:
“传我的命令,调拨出一万五千士卒,原地结阵,准备拦住追击的鞑子大军,另外让传令朴将军,让他率领剩下的骑兵,护住军阵两翼!”
“是,属下这就去传达将军命令!”
待霍山老将军下完命令后,身后的传令兵就连忙策马跑了出去,传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