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德古拉将黑鹰吸食殆尽,只留下一地枯骨。
他望向灯塔国的方向,恶意满满。
昔日为帝国征战的吸血鬼战士,如今对灯塔国的薄凉只有无尽的恨。
他扪心自问,为灯塔国奋斗了200多年,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只有二百多年,不是因为他懒惰,而是灯塔国本就如此。
本来他还能为合众国发光发热,没想到被这个新王来了个兵粮寸断!
现在白宫才刚刚有了科技飞升战士,就要将他们这些魔法大能斩尽杀绝!
自己可是开服玩家啊!他要求的多吗?区区一天五美刀,这很多吗?!!
“我为国家四处征战的时候他懂王还没还没出生呢!”德古拉眼含热泪的对着大海天空控诉。
风中,他恍然间似乎听到昔日的战友,在聆听他的诉说,并且给予回应:
“呃……这……兄弟……这还真是个令人悲伤的故事,
不过,“老兄弟”呀,你也不必太过绝望。
咱还可以叫上乔治·华盛顿、罗斯福这样的“老哥们儿”,
一起半夜找“小懂王”聊聊嘛,
虽然“小懂王”不像是好说话的样子,
但“老哥们儿”的面子,他总得给点儿吧?
人话他听不进去,咱们这“鬼话”他还能不听吗?
他要实在不听,那咱们就把他“带走”,
反正这国家又不是离了他就转不了,
我瞧拜登那“小伙子”就挺不错嘛……”
“不!不!够了!我受够了!”德古拉咆哮道:“灯塔国,辜负了我!他个大猪蹄子!不值得我再效力!奋斗!”
“再换一个小伙子,又有什么用?一届一届换过多少个大统领啦?改过不啦?”
“他们只会把我们这些开服玩家当作是吸血鬼!而不会在意我们付出了多少!”
德古拉攥紧拳头,他的身体已经从被炸的一片血肉模糊,变成了纯种北美人的模样。
“高祖曾言若后世之君身边出现小人,违岗乱政可入宫奉靖难!”
“今日之灯塔国,已非当日之灯塔国!”
“今日我辈为修士,当让阿美处处难!”
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推翻这个丑恶的国度。
三百多岁,正是继续闯的年纪。
当年华盛顿没有他,根本拿不下那北美洲!
现在,他要继续带领新的时代人物,拿下北美!
“好像说最近龙国在崛起……”德古拉望着龙国的方向出神。
虽然他已经几百年没去过龙国,但是对这个神秘的国度,他内心有一股强烈的预感。
他将带领龙旗重返灯塔!
下定决心后,他背对灯塔,头也不回的向前飞去。
他满怀信心,前路光明!
黑鹰被解决后,樱花岛上再也没有能阻挡龙国进攻步伐的存在。
忽必烈看着自己的兄弟叔伯和爷爷们在樱花岛上放飞自我,羡慕不已。
“唉,三征樱花的是朕哎,怎么屠戮樱花岛这样的事竟然不带上朕,”忽必烈有些emo。
他也想登陆岛上玩一玩啊!
可是指挥部却只让上了屠夫榜的那十八个武将带兵登陆。
“自己好歹是北伐最狠的人,就那么上不得牌面么!”忽必烈不爽的躺在摇椅上,望着对面严阵以待的沙俄军队。
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沓资料道:“禀告大汗,对面沙俄主帅的资料,拿到了!”
“哦?”忽必烈这才将不能登岛作战的烦心事放一边,仔细研究起对面统帅的资料。
没看一会就皱起了眉头,感叹道,“这鲁缅采夫不简单啊。”
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鲁缅采夫-扎杜奈斯基,俄罗斯帝国军事家、军事理论家。
鲁缅采夫出身贵族 ,15岁时参加俄瑞战争,18岁担任步兵团长。
1748年参加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55年晋升为少将。
七年战争时期先后任旅长、师长,在1757年的大耶格尔斯多夫战役中全歼普军,一战成名。
后参与库讷斯多夫战役,并指挥俄军围攻科尔堡。
1764年起任“小俄罗斯”总督。
第五次俄土战争中,相继任第二、第一集团军司令,1770年晋升为陆军元帅,率领居于劣势的俄军在拉尔加河口、卡古尔河等地接连大败奥斯曼军。
1773年至1774年两度强渡多瑙河,彻底击溃奥军,迫使奥斯曼帝国签订《库楚克-开纳吉条约》。
鲁缅采夫因此获得“扎杜奈斯基”(外多瑙河胜利者)称号。
晚年曾参与第六次俄土战争及瓜分波兰的策划。
鲁缅采夫继承和发展了彼得一世的“进攻战略”,在战术上反对墨守成规,重视建立和使用预备队,强调正面突击和侧翼突击相结合以及诸兵种密切协同。
被认为是俄军中最早试图打破线式战术、采用纵队和散兵线的军事家。
其军事思想对后世的苏沃洛夫、库图佐夫等俄国将领均有重大影响。着有军事着作《勤务守则》《意见书》等。
看完鲁缅采夫的资料后,忽必烈计量着自己带来的炮兵部队与沙俄的差距。
摇了摇头:“边境线太长了,不能全线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