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遍及全国的人口拐卖!承天门下的青年!
京城。
朱由检在文渊阁中满脸怒意的发脾气。
“一年间,全国便有数万起贩卖孩童的案件!这就是你们刑部的工作成果?
你这个刑部尚书是怎么干的?”
下方。
周朝瑞跪在地上,把额头贴在地面上,静静的承受着皇帝的怒火。
“陛下息怒,思永接任刑部以来,兢兢业业,吃住都在刑部大院,处理多年积累的大案,要案,是个合格的部堂,然我大明土广民众,有差池也在情理中,老臣请陛下宽宥之。”
袁可立小心翼翼的张口劝谏。
“宽宥?要朕怎么宽宥?那些被拐卖,被折磨致死的孩童能宽宥吗?数万孩童,代表着数万个家庭!这是大明朝廷的耻辱!也是朕的耻辱!”
朱由检怒吼一声,直接把手中的案件卷宗砸在地面上。
厚厚的卷宗纸张散落一地。
整个文渊阁中十几个大臣全都被吓的不敢说话。
“陛下,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是臣的工作没有做到位,万请陛下息怒,以稳龙体,臣愿受责罚。”
“从现在开始,从全国范围内给朕严打人口贩卖问题!
内阁速召集翰林院,大理寺礼部,重新制定大明律中关于拐卖孩童的相关惩罚条文!必须从严来!从重来!”
“范景文!”朱由检说完后,直接点名喊出一人名字。
礼部尚书范景文赶忙上前答话:“陛下,臣在。”
“朕给你十日时间,整顿僧录司,道录司严查暗中借各种妖魔鬼怪为借口,抢夺,暗扣百姓孩童之事!”
“臣遵旨。”
朱由检说完后,目光看向李若涟。
“锦衣卫从现在开始给朕在民间严查佛寺!道观等宗教地点,凡有在地方作奸犯科之流,推平寺观!诛杀贼首,余者全部贬为奴隶丢入矿场行劳役!”
“是!臣这就去办!”李若涟得令后,缓缓退出大殿。
群臣散去后。
朱由检背手走出文渊阁。
阳光照射来,一丝暖意流遍全身。
事情要从大半个月前说起。
他在民间巡视时,遇到一个老汉,来京寻找自己的孙女。
老汉在得到锦衣卫的助力后,查清了他孙女的去向。
在京城南郊的一处青楼中,已经被折磨的奄奄一息。
锦衣卫出手将人救出来后,经大明医学院全力救治,最终还是遗憾的死去。
因为此事是李若涟受皇帝旨意办差,当朱由检得知结果后,派锦衣卫和东厂调查后发现,在民间,买卖孩童已经成为一种灰产。
去年一整年的时间,锦衣卫粗略统计出的买卖孩童案达到两万多起!
而且最重要的是此事牵涉极为广泛,福建,贵州,四川和两京地区,几乎是重灾区。
此事还涉及到遍布全国的佛寺,道观。
···
“皇爷,施文宾差人传回密信。”
王承恩捧着一个铁盒子小步走来。
“打开看看。”
王承恩打开盒子,取出其中的书信。
“皇爷,施文宾和郑芝虎,郑芝豹兄弟二人相互配合,已收复台湾,岛上的夷人全部被清剿,潜藏在岛中的海寇刘香被郑芝虎,郑芝豹二人联手歼灭,刘香兵败饮弹自杀,不过郑芝虎在此战中被刘香用渔网缠身,落海溺亡。”
朱由检听到这后,顿时一怔。
在原本的历史中,郑芝虎带人追刘香到广东海域,二人在争斗间,刘香就是用渔网将其缠身推入海中溺亡,没曾想现在竟然高度复原了原本的历史轨迹!
“皇爷,这还有施文宾汇报的关于郑氏的一些事,需要您亲自观看。”
王承恩说着,拿着一个小很多的信笺,递给皇帝。
朱由检伸手接过后,打开看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朱由检越看心中怒意越盛!
最终,他面色平静的把信笺丢到一旁的香炉中引燃。
“秦良玉和曹文诏在西南情况如何了?”
“回皇爷的话,秦督师和曹将军二人联手已经把西南诸多土司全部瓦解。
其中保靖宣慰司和永顺宣慰司的叛乱已经彻底平复,另外以桑植宣慰司为首的施州土司也已经被剿灭,五大家钱庄藏在施州的银库全部被查抄;
根据前日秦督师发到内阁的军报,湖南,贵州和云南北部的大土司已经被彻底剿灭,其余的土司势力纷纷归附朝廷,并愿意举族迁移去往南越;
秦督师最近正在率军处置西南土司迁移事宜。”
“嗯,给秦良玉传密旨,西南土司事了后,率大军秘密南下去往广东,福建驻守,等待朕的旨意。”
“是,奴婢这就差东厂的人去给秦督师传话。”
···
大明门外的街道上,一群百姓围聚在一起,对着前面的一幕指指点点。
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背着一块麻布包着牌匾,怀中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孩童,腰间绑着一根麻绳,麻绳的另一端绑着一个有些痴傻的疯女子。
青年满脸菜色,嘴唇发白,似乎每走一步都要耗尽全身的力气。
大明门去往皇城承天门的街道上,青年步履坚定的走着。
最终在看到承天门三个大字后,双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但双手依旧死死的抱着怀中的孩子。
等他站稳脚步后,缓缓把孩子放在地上。
取下背上麻布包着的牌匾,伸手解开上面的细麻绳。
没多久,一个端重古朴的牌匾缓缓出现,上面有着四个烫金大字:一等功臣。
青年弯腰跪在地上,把牌匾靠在自己腿前,一手抱着孩子,一手从怀中摸出一个小竹筒,倒出些米糊,小口小口的喂给怀中的孩子。
“你干什么的?这里是承天门!天子脚下,闲杂人等速速走···”
承天门处负责值守的锦衣卫看到青年在这里长跪不起,迈步走来呼喊着。
等他走到跟前后,声音戛然而止。
那个一等功臣的牌匾让他不敢再嚣张。
“这位兄弟,你若是有什么冤屈,可去顺天府臬司衙门,这里是皇城大门,你跪在这里不合适。”
这个锦衣卫缇骑小声的招呼一声。
“不,我的冤屈不是那些官员能管的了的,我就在这等皇上。”
青年语气沙哑,说话的速度很慢,似乎一句话都要抽干他全身的力气。
“怎么回事?”
承天门内。
李若涟迈步出现。
“大人,这个青年似乎有冤屈,再此处长跪不起,非要见圣上,小的再劝说他去顺天府的臬司衙门。”
李若涟听完后,低头看着一等功臣牌匾,瞬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你叫什么名字?”
“草民刘二柱。”
“你为何在此?”
“草民为我哥嫂冤屈而来。”
“起来,我是锦衣卫指挥使李若涟,你随我去镇抚司,详细跟我说。”
刘二柱摇头道:“不,草民哪也不去,就在此等着皇上。”
李若涟见状知道这事不小,心脏瞬间砰砰猛然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