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团灭湖北官绅士族!
楚王府。
李若涟迈步来到皇帝面前。
“陛下,外面有湖北五大盐商,跪求面圣,说是有要事向您汇报。”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书册,冷笑道:“呵呵,一定是刘鸿训捏住这些人小尾巴,这才想着服软。”
“陛下,需要臣出面将他们打发走吗?”
楚王在一旁低声询问。
朱由检斟酌片刻后道:“让他们进来吧。”
李若涟得到皇帝旨意后,很快就带着五人出现。
噗通!
五人在大堂外直接跪在地上。
“草民叩见皇上,恭祝皇上万安。”
朱由检迈步走到大堂门口。
“朕在河南下过旨意,凡我大明有地之民,见帝不跪,你们五人家中有良田无数,是把朕的旨意当作耳旁风了吗?”
下面跪着的五人闻言后,心中一阵发麻。
皇帝在河南下的旨意,现在还没传入湖北,自己怎么知道?
“回陛下的话,草民知晓圣上体民大恩,草民五人深感罪孽深重,今日前来愿意交出所有家产报效国家,同时请陛下处置。”
朱由检闻言后,看着中间的老者道:“你倒是会说话,你是哪家的?”
“回陛下,草民是安陆孙氏族长孙元庆,家中主要经营盐业。”
“起来说话。”朱由检丢出一句后。
五人赶忙起身,低着头,都不敢看皇帝。
“说说吧,焚署案你们参与了多少?”
孙元庆开口道:“皇上,焚署案草民几人确实知情,但我们并未参与,首先我们几家都是经营盐业的,朝廷推行的政策中,不论是银行抑或是新币政策,和新政中的土地政策和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冲突,我们没有理由故意和朝廷作对。
焚署案主要的唆使者是熊,袁,钟,孟,和麻城帮五家为主导。”
朱由检听到孙元庆的话,目光有些冷冽。
李若涟见状呵斥道:“大胆孙元庆!在陛下面前还敢欺瞒!可知锦衣卫酷刑之罚!”
孙元庆见状身子一颤直接跪在地上:“陛下,草民说实话。
我等盐商参与焚署案,实乃无力之举,朝廷强推新币兑换,我等家族所有银钱兑换后,资产会缩水三倍,我等商人经营极为不易,望陛下看在我等捐献家产的份上给草民等一个机会。”
“孙元庆,你作为盐商,走南行北,想必听说过朕行事风格,别说你五家盐商,就是天下盐商在朕面前捐家产自首,朕也不会妥协!
触犯了国法,就必须受到惩罚!
你们虽自首认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从现在开始,解散尔之宗族,所有家产充公,你们五人代罪入盐业司为朝廷经营盐业,可愿意?”
五人闻言后,心中松了一口气。
“陛下,草民愿意助力朝廷振兴盐业。”
孙元庆匍匐在地上回话。
朱由检点头道:“嗯,既然愿意,你们去找刘鸿训吧,先助力他查清楚焚署案戴罪立功。”
“是,草民告退。”
五人说着,赶忙退走。
“陛下,这五家盐商在湖北发展多年,您为何不把他们清除?”
楚王在一旁带着疑惑询问出声。
“呵呵,内阁完善的新政有收回盐业官营的一项,但盐业经营是个苦差事,朝中极少有官员能胜任,这五人已然是戴罪之身,以后接手盐业司做事定会尽心尽力;
而且根据情报来看,这五家盐商在湖北的名声还算过得去,虽然时常在精盐中掺私,但欺压百姓,横行乡里之事极少,收他们为朝廷做事总好过一刀杀了,大明要重振国力,靠的不单是杀戮,还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做事。”
“陛下用人不拘一格,臣佩服。”
楚王抱拳不留痕迹的拍一个马屁。
···
巡抚衙门。
刘鸿训看着孙元庆为首的五大盐商,眼中满是冷笑。
“孙元庆,你还真是聪明,知道寻陛下请一道免死符,不然你五家现在已经血流成河!”
“刘大人,草民已经知错,请大人给我等一个机会。”
“哼!算你们识相!说说焚署案的情况吧!”刘鸿训横眉说着,丝毫没给五人什么好脸色。
在任何时代,穷不和富斗,民不与官斗,此为定律。
五家盐商虽然腰缠万贯,资产巨大,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寻常百姓的身份,官道上的人真要动他们,那真是轻而易举。
俗话说无商不奸,对比寻常百姓,这些商人只要被官府随便查查就能找到理由收拾。
“大人,焚署案的主导是熊,袁,钟,孟四家和麻城帮五家,被朝廷抓获的苗飞,尚康乐二人是熊家在施州圈养的强盗宁三刀的手下;
负责指挥调度的是熊氏二脉的熊子安,人称熊三爷···”
很快。
刘鸿训根据孙元庆五家盐商的交代,直接派出民兵挨家抓人。
在不到两日的时间里,焚署案的幕后主使和主要案犯全部被抓到位。
巡抚衙门外。
刘鸿训带着一众官员站在大门前恭敬的等着。
没多久,朱由检骑着战马出现,他翻身下马后,看着巡抚衙门街道两侧看不到尽头的各家囚犯。
“陛下,焚署案已经查清,幕后主使由江夏熊氏为主导,结合公安袁氏,竟陵钟氏,武昌孟氏,和麻城田氏,梅氏,刘氏,周氏,李氏,丘氏等宗族联手对抗朝廷,目的是不满朝廷新政,拒绝交出宗族土地。”
“所有犯案家族,全部贬为奴隶,革除各宗族学子功名,若有在朝为官者一律革职,案首斩首示众,既然你们喜欢土地,那剩余的家族成员全部发配南越。”
“皇上,朝廷施行的政令非臣等不尊,而是过于激进,根本没有给我等活路,您难道真要把我大明士绅推到深渊不可吗!”
在皇帝话音落下后,一侧囚犯中一人高声呼喊出声。
朱由检放眼看去,顿时认出那人的身份。
袁楷,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后考选庶吉士进入翰林院深造,在其致仕前在天启朝官至工部郎中。
“呵呵!当年袁氏三杰一心为国,护佑地方!袁氏何其声望民望何其风光!
看看现在的袁氏,横行地方,欺压百姓,强占民田,甚至还要对抗朝廷,短短二十年,袁氏便堕落至此!你还有脸在朕面前呼喊?”
朱由检带着怒意的呵斥声直接把袁楷回怼的无言以对,只能脸色涨红的站在原地盯着皇帝。
“还有江夏熊氏!看看你们现在的宗族成了什么样子?掠夺乡民,兼并土地,哄抬粮价,还有地方大宗族的担当和责任吗?
想想当年辽东督师熊廷弼在世时拼力为国,看看你们都在做什么?
你们对得起熊氏先祖为大明朝做出的努力吗?”
在朱由检怒斥时,熊氏宗族的掌家人全都低着头不说话。
他们可以靠着在地方的影响力和地方官争斗,但是在朱由检面前,他们是真没有扎刺的勇气。
现在的大明,朱由检的暴君之名早就广泛流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