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辛弃疾带着阮五前往龙脊梯田,这是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龙脊梯田是静江府最富饶的土地,被誉为“夜郎最美的曲线”。
当辛弃疾站在山顶俯瞰,眼前的梯田如同一串串绿色的丝带,延伸到山脚,仿佛是大地的指纹。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与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彩绘。
先是公审地主恶霸,整整持续了三天,和预期想得不太一样,这里的土司和乡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恶劣。
只有五人被静江府百姓处以石刑打死,其他的,都基本上发配到静江府城市建设中,修路搭桥。
然后就正式进入主题,分地开始了,大批的百姓云集静江府一处最大的广场。
辛弃疾没有参加,全程都是手下人进行主持,百姓们兴高采烈的跳舞,有的甚至还哼唱起山歌。
静江府报名参军人数也不少,足足有近2000人。
被选中的战士不仅家里可以挂军属牌,还可以免税,享受着非常高的荣誉。
休整几天后,辛弃疾直接带着飞虎军南下,刘伯达带8000飞虎军直接奔宜州而去,而辛弃疾一路向南直奔梧州。
因为一路没有过多的阻碍,几日快速行军,打算绕道贺州直取梧州,进行短暂的补给,而王大猷也在贺州久候多时。
贺州十里亭,王大猷带着百十人在此等候,看到辛弃疾过来,抱拳行礼,恭敬说道:“辛老将军,王某神交已久,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
辛弃疾抱拳回礼,笑着说道:“哪里哪里,大梁的粮道安全都是王将军护佑,能吃上饭还得靠王大人。”
王大猷一脸享受,恭敬说道:“辛老将军战绩斐然,是我等后辈的楷模啊。”
两个人一路伴行,一路商业互吹,辛弃疾一脸疑问:“王大人,借过此处,怎得您亲自迎接,是不是有什么重要任务?”
王大猷一脸不可思议:“辛将军厉害啊,王爷让下臣把这两年的南海粮食和商品交易资料给您送来,让将军您过一眼。”
辛弃疾满脸疑惑:“王爷有新的安排?”
王大猷点点头:“大概率让你跟着陈亮陈大人经略南海。”
辛弃疾点点头:“那就说得通了,那我就南下收复广南西路,北面交给赵将军,我把邕州周边扫净,看来我这把老骨头还可以再战啊!”
两人哈哈大笑,说着说着就进入了贺州城,王大猷一脸平和,向辛弃疾介绍着贺州城:“这贺州可是宝地啊。
现在发展的很好,地处广南西路、广南东路和荆湖南路三路交界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
很多荆湖两路的产品通过这里进入广州然后出口南海。”
辛弃疾一脸羡慕:“这地方确实不错,秦兵统一岭南,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贺州属南海郡。
秦末汉初,南海郡尉赵佗击拼象郡、桂林郡建立南越国,贺州属南越国辖制,南越国在贺州设封中侯国。
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把岭南三郡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设交趾刺史部,贺州属苍梧郡。”
王大猷呵呵一乐:“这里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岭连绵、丘陵起伏,山地多,平原少。
目前主要是以茶为主要经济来源,这里还有大量的果树。
矿产也极其丰富,现在大批京族劳工日夜开采,如果将军有需求可以向总部申请,离得近,我肯定全力配合。”
辛弃疾一脸微笑:“玩经济是陈亮大人的拿手活,我也只懂点打打杀杀那点事而已。”
一进贺州城,行进不远处就出现了一处类似碉堡一样的宅院。
辛弃疾一脸迷惑,王大猷一脸平和:“老将军,这就是贺州客家围屋。
围屋占地面积三十多亩,分南、北两座,相距三百米,呈崎角之势。
南座三横六纵,有厅堂八个,天井十八处,厢房九十四间。
北座四横六纵,有厅堂九个,天井十八处,厢房一百三十二间。
整座围屋建筑为方形对称结构,四周有三米高墙与外界相隔,屋宇、厅堂、房井布局合理,形成一体。
厅与廊通,廊于房接,迂回折转,错落有致,上下相通,屋檐、回廊、屏风、梁、柱雕龙画凤,富丽堂皇,是典型的客家建筑文化艺术结晶。
客家围屋不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的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古老独特的客家建筑、精雕细刻的百兽图案、古朴典雅的唐宋家具、历经百年沧桑的农家作坊都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它全面地展示了客家人的人文历史。”
辛弃疾一脸好奇地点点头:“早就听说过客家围屋,没想到亲眼看到还是非常震撼,他们都是外地迁来的?”
王大猷点点头:“贺州是广南西路客家人最主要的聚居地之一,这里也保留着较为浓郁的客家风情。
当年一部分贺州客家人的祖先沿着贺江水路迁徙至此。
在这贺江之畔,八步盆地落脚生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
贺州客家人约有10多万,大部分客家人是宋金战争时从江南西路一带陆续迁入贺州。
还有一些因任官,贬官或随军南征从中原地区而来。”
辛弃疾点点头:“确实,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开拓疆土固守边防。
曾用兵于岭南,并在岭南地区,留下了最早的客家先民,这其中就包括了现在的贺州。
再南边的钦州客家人是南朝将军陈伯绍率兵征讨今钦州境内作乱的土着,陈将军遂成为这里的客家开基先祖。”
王大猷一脸平静,轻声说道:“还说这客家人,这个称谓背后蕴含着千年的迁徙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们并不构成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汉族中的一个重要民系。”
辛弃疾一脸疑惑:“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