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客厅聊着天,听南在旁边认真听着,就好像那年相聚在宋家。
她知道自己见识少,知识储备远远不够,昨天两位哥哥说的一些话题,她就闻所未闻。今儿左大伯说的一些时事热点,她更是了解得少之又少。
“听南,你那里可以订杂志与报纸吗?”左振宇看着听南在一旁安安静静的,时而眉头紧锁,时而低头思索,猜想她这应该是不太懂他们的话题。
“不能,我家离县城还有点远,县城也不可以,只有个图书馆。”听南轻声回答。
“哦,没事,可以收到东西吧?我下次给你寄一些杂志与时报。”左振宇温和地说。
“不用了,振宇哥,很麻烦的。”听南忙拒绝,这些书籍报纸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杜鸿学给小哥郑瑞东寄东西,大哥郑向前都是坚持付钱的,包括邮费。
杜鸿学一开始不接受,但向前说亲兄弟明算账,给瑞东寄这些布料已经很麻烦他了,不能再占他钱财上的便宜。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更何况他的红砖厂已经有收益了,不要钱就不让寄了。
杜大少爷原本不在意这点钱,也就是看在小月的面子上,也同情生在穷乡僻壤的上进孩子,想着顺手而已。
这么一弄,杜鸿学再寄货时更上心了,专门去学习认识布料等,也会货比三家,选物超所值的。还好郑向前兄弟俩不知道一些布料的实价,他就每次都少报点账,不想增加兄弟俩更多的经济负担。就这样,多年后,他的善行,郑瑞东都加倍回报给他了。
“没事,那些我们也要看的,看过了再寄给你,也不浪费。”左振宇坚持。
听南也就不好再拒绝了,原本以为左家大哥也就寄一两次,没想到,他们两兄弟接力一般轮番坚持给她邮寄好些年。
那些杂志、时报给听南打开了一片新视野,让她在没有电视,消息闭塞的山村也能了解到外面的世界。
高浩然与大家在客厅聊了一会儿,就与左仁信兄弟进了书房。
左家不愧是仁信之家,当年所托之事,他们没有与任何人说,即使是世代交好的杜家。
高浩然感觉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已决定的事,还是说了出来,他想带着兄长们回家,也以免左家以后夹在中间为难。
左仁信虽不知高浩然为何改了主意,上次还说……但还是同意了,与高浩然商量好回乡日期,也没准备告诉左锦月,孩子们不用参与,她以后就是杜家媳妇了。
听南与两位左家哥哥已经很熟悉了,他们不仅性格好,而且博学,让听南获益不少。
左锦月特意带着听南回房间,避开人悄悄测试唇语与口技,听南的进步让她大吃一惊,看来听南不仅有天赋而且很努力。
左锦月很敬佩听南的努力,她陪着练习那些日子也跟着学了,平时也会下意识的练习,艺多不压身嘛,这项技能后来也确实帮到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