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南的思绪如同翻涌的云海,波澜骤起。
他深知,本应十年之后才消失的界域屏障。
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能够穿梭,绝非偶然。
很可能是某种未知力量或即将到来的大事件的前兆。
或者……
这正是灵潮将要复起的预兆也未可知。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凝视着远方朦胧的山峦,心中暗自盘算。
中域之人能够穿越屏障,意味着青龙域的原有的秩序即将被打破。
各方势力必然会重新洗牌。
而他,作为这场风暴中的一一份子。
必须提前布局,才能更加从容的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将这些情报信息全部连起来之后。
楚南离猜测,中域到来的法相境武者中,肯定有人站在了听风楼背后。
这也才能够解释为何听风楼敢联合天机阁突然编制出‘青龙域天骄榜’对天下青年一代的武者进行排名。
如果听风楼背后没有站着几位法相境武者,绝对不敢这么干。
要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听风楼对青年武者进行排榜,不但会引发年轻武者之间的争斗。
而且一旦弄不好,还会反噬自身。
所以,他们背后必须要有强大的武者来对不服者进行威慑。
沉思良久,他低声叹道:
“空想无益,唯有实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法相境,的确很强大。
但对他来讲,并非无法企及。
一手武道,一手兵阵,天下之大,尽可去得!
……
……
第二日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洛阳城头时。
楚南离告别了洛阳众官员,率领五百亲卫踏上了继续前往上京的路途。
上京,礼部。
礼部作为负责着大商礼仪、外交等重要事务的一部,官员众多。
礼部大堂内,一派庄重而繁忙的景象。
官员们或低头疾书,或轻声讨论。
上完早朝之后,礼部尚书沈慕白眉头紧锁的回到礼部衙门。
“尚书大人。”
“尚书大人。”
礼部下属官员见到他之后纷纷行礼。
如果是平时,沈慕白会非常和善的一一回礼。
但此时,他只是摆摆手,根本无心与同僚寒暄。
刚刚早朝朝堂之上,陛下的意思让他感到非常的……无奈。
洛阳传来消息,预计镇南王五日之后到达京师。
按照礼部规制,镇南王此次携大功回返。
应当举行盛大的接风洗尘仪式,以彰显陛下对其功绩的认可与朝廷的恩典。
然而,陛下在早朝上的冷淡态度却令他深感困惑与无奈。
陛下不但未下令筹备盛大的庆典,反而言辞间透露出对镇南王的戒备与不满。
沈慕白知道陛下因何而对镇南王产生戒备与不满。
但在他看来,镇南王‘抗旨不遵’固然有错,却又情有可原。
而且,战争结束之后。
陛下第二次圣旨下达,镇南王接旨返京。
这意味着镇南王已经接受了此生困居京师的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陛下应该极尽封赏和安抚。
而不是心胸狭隘的给予他下马威。
镇南王作为战功赫赫、为大商开疆拓土的异姓王。
如果他在京师遭受冷遇,那岂不是为后续的削藩增加难度?
沈慕白深知,作为掌管礼仪的重要部门。
礼部必须谨言慎行,既要遵循祖制,又不能违背圣意。
他沉吟片刻,决定召集几位心腹属下。
共同商讨如何在不违背陛下意愿的前提下,妥善安排镇南王的归来事宜。
“来人,传我令。
召集几位侍郎及礼制司主事,即刻于议事厅集合。”
沈慕白沉声吩咐。
不多时,礼部官员们齐聚一堂。
见沈慕白面色凝重,皆知必有要事相商。
沈慕白环视一周,缓缓开口:
“诸位,洛阳传来消息,镇南王不日将抵京师。
然陛下之意,我揣摩不透。
不过陛下虽未明言,但此等大事,我礼部责无旁贷。
本官召集诸位前来,是想商讨出一个既符合礼制,又能体现陛下意思的接待方案。”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议论纷纷。
有官员认为应严格按照圣意行事,避免多生事端。
也有官员担忧,若对镇南王过于冷淡,恐伤功臣之心,影响朝野稳定。
沈慕白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继续说道:
“我意,陛下虽无庆典之令,但礼不可废。
张侍郎,等镇南王归来之时。
以你为首到城外十里迎接,以表朝廷对功臣的重视。
同时,我会亲自撰写准备一份功勋簿,记录镇南王及其麾下将士的赫赫战功。
到时候你当众宣读,让天下人皆知镇南王的贡献与牺牲。
等入城之后。
本官亲自相迎,将其送往镇国大将军府。”
沈慕白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官员,见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便继续说道:
“诸位,镇南王乃我大商之栋梁。
我们礼部要向天下人彰显大商和陛下绝对不会亏待国之栋梁。”
“诸位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尽快说明。
时间紧急,今日下值之前我们礼部必须将整个接待流程规制交由内阁与陛下审阅。”
沈慕白的话语刚落,厅内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而有序。
几位侍郎与礼制司主事纷纷低头沉思。
或提笔记录,或低声与身旁的同事交换意见。
片刻后,一位中年人站起身来。
是礼部中资历较深的李侍郎,平日里以沉稳着称。
“尚书大人。
在下认为,是否可考虑在镇南王抵达京师后,举办一场小型的宴会。
邀请朝中重臣及部分士绅参与,既彰显陛下对镇南王的深厚情谊。
又能借此机会凝聚人心,彰显我大商君臣和睦、共谋国是的景象。
宴会上,可安排文坛名士赋诗以贺。
传颂镇南王之功绩以及陛下之仁德形象。”
他刚说完,另外一位郝侍郎便站起身反驳道:
“李侍郎此言差矣!
镇南王虽有些许战功,但有‘抗旨不遵’的罪名在前。
如何能再继续传扬其功绩?
若由此引来陛下的不悦,我们礼部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郝侍郎的话一出口,整个礼部顿时鸦雀无声。
他视线在众多礼部官员身上扫过,在沈慕白身上略微顿了顿。
眼底闪过一丝不服,然后继续说道:
“尚书大人,
下官认为,刚刚朝堂之上陛下的意思已非常明确。
对于镇南王的功绩,陛下已经以‘镇国大将军’之位进行了封赏。
同时对于他‘抗旨不遵’的罪名,也要继续追究。
否则,一旦边关守将都效仿镇南王抗旨不遵。
不仅国法军纪将荡然无存,我大商的边疆安宁亦将岌岌可危。
所以,我礼部必须谨慎行事。
以免授人以柄,损及朝廷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