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兵工厂宛如一座座炽热的钢铁心脏,日夜不息地跳动着。走进那巨大的厂房,高温的熔炉释放出灼灼光芒,映红了每一位工人的脸庞。四溅的火花如同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谱写着一曲紧张而激昂的生产之歌。为了满足当下紧迫的出口需求,尤其是对熊国的大规模武器援助,以及各地新组建部队嗷嗷待哺的装备诉求,每一座兵工厂都已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然而,即便工人们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各地新部队的武器配备状况依旧不容乐观,仅有半数能够换上崭新的装备,另一半则还在翘首以盼着更新换代。
刘铮站在办公室的窗前,凝望着远方,心中满是对军事建设的忧虑与思索。
他深知,自产的装甲车、坦克、火炮、火箭弹,以及飞机和舰船等各类先进武器装备,每一项的研发与生产,都像是一个个深不见底的资金黑洞。从新型材料的研发,到精密零部件的制造,再到最后的组装调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撑。而迄今为止,他在军事建设上的这些庞大开支,从未向国家伸手索要过一分一毫。国家所给予的军费,仅仅能够勉强维持军人的工资发放以及常规的换装需求。
因此,那三千吨白银对他而言,犹如黑暗中的宝藏,是为未来高科技武器装备精心储备的希望。这笔资金不纳入国家储备,在合适的时机,将以华夏币的形式,精准地注入军工企业,推动其研发更加先进的武器,提升华夏军事力量的核心竞争力,为国家的安全铸就更为坚固的盾牌。
此刻,刘铮的全部心思都被即将来临的大战所占据。其他事务,无论大小,都被他暂时搁置在一旁。他深知,打好这一仗,是当下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于是,他选择专心坐镇在马拉西岛。这座位于战略要冲的岛屿,已然成为他指挥全局的神经中枢。
基地内,气氛严肃而紧张。参谋部的军官们表情凝重,巨大的作战地图几乎覆盖了整面墙壁,上面密密麻麻地插满了代表各方势力的小旗,宛如一幅错综复杂的棋局。刘铮与参谋部的成员们围聚在地图前,时而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时而热烈讨论,各抒己见。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试图从这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找出破敌的最佳策略。
就在熊国顺利完成武器交接的一周后,腐国那隐匿在重重迷雾中的战术计划,逐渐显露出其轮廓。在北非那片广袤而又残酷的沙漠战场上,腐国军队联合其殖民地的军人,集结了约三十万兵力。他们如同狡猾的猎手,在与德意联军对峙的防线中,谨慎而又果断地撤出了二十万身经百战的部队。
之所以不敢倾巢而出,是因为他们深知,所谓的协议,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不过是一张脆弱的纸片。就像d 国与熊国之前签订的那份协议,在利益的风暴中,瞬间便被撕得粉碎。更何况,这只是一份没有任何书面形式的口头秘密协议,根本无法对各方形成有效的约束。他们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犹如惊弓之鸟,担心一旦全部撤军,德意联军会如饿狼般趁虚而入,让他们陷入后院起火的绝境。
与此同时,在腐国本土,一场大规模的军事动员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国内紧急组织了三十万预备役军人,他们被迅速召集起来,投入到高强度的训练之中。为了让这支部队具备强大的战斗力,腐国不惜花费重金,从米国购置了一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
在轻武器方面,采购的清单令人瞩目。十万支伽兰德半自动步枪,这款步枪以其出色的射击精度和可靠的性能,在战场上赢得了无数赞誉。五万支全自动步枪,它们能够在瞬间爆发出强大的火力,对敌方形成有效的压制。五千挺12.7mm勃朗宁重机枪,那低沉而又震撼的怒吼,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无论是对敌方的有生力量,还是轻型装备,都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还有五千门60mm迫击炮,虽然体积小巧,但却灵活多变,在近距离作战中,能够迅速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重武器的采购更是彰显了腐国提升军事实力的决心。一千辆m7自行榴弹炮,宛如战场上的钢铁巨兽。战斗全重23吨,105mm的大口径火炮,仿佛一张能够吞噬一切的大口。最大速度可达42千米每小时,使其能够在战场上迅速转移阵地,如同鬼魅般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火炮射程高达24千米,最大射速每分钟16发,每一次怒吼,都能让大地为之颤抖。一千门m1式75mm榴弹炮,最大射程9千米,射速为每分钟五发。虽然它的体积相对较小,但炮员五人紧密协作,可由吉普车牵引,在公路上灵活驰骋。而且,它如同倭国的92式70mm步炮一样,具备可拆卸的特性,能够在各种复杂地形下轻松装卸,大大提高了其作战的灵活性。另外一千门m1918式155mm榴弹炮,最大射程13.6千米,射速为每分钟2枚。它便于卡车牵引,在远距离火力支援方面表现卓越,能够对敌方的纵深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空中力量的增强,更是让腐国的军事实力如虎添翼。五百架p - 47“雷电”战斗机,犹如天空中的雄鹰,以其强大的马力、凶猛的火力和厚实的装甲而闻名于世。它装备功率达1890千瓦的惠普发动机,强大的动力让它能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最大速度可达689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2736千米。无与伦比的火力与防护能力,使其在空中格斗和对地攻击中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成为敌方空中力量和地面目标的噩梦。
五百架b - 24“解放者”轰炸机,宛如天空中的巨鲸,最大速度487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3400千米。机上共装有10挺12.7mm机枪,如同它锋利的牙齿,四台发动机赋予它强大的动力,可挂载3600千克炸弹,如同携带了毁灭的种子。作为一款极为优秀的远程轰炸机,它能够对敌方的战略目标进行大规模的轰炸,给敌人带来沉重的打击。此外,还有二百架c - 47运输机,它如同天空中的运输使者,时速360千米每小时,机组4人,可运载5.8吨货物,最大航程2600千米。它的存在,为部队的快速部署和物资补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确保了战场上的物资供应源源不断。
海军装备的扩充,更是让腐国的海上力量变得愈发强大。两艘六万吨级航空母舰,宛如海上的浮动城堡,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舰上配备一百二十架飞机,如同航母的利爪,随时准备扑向敌人。各式防空火炮六十门,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航母的安全。这些航空母舰出自杰斯的造船厂,凝聚了众多最新科技成果。即便在米国,总共也才下水四艘,且每个月虽能生产出一艘,但后续的装备与训练工作,如同一场漫长而复杂的马拉松,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正如杰斯在给刘铮的电报中所感慨的:“这个米国不可救药了。”四艘四万吨战列舰,每一艘都如同海上的钢铁堡垒,装备三座三联406mm主炮,每发炮弹重达1.225吨,犹如一颗小型的流星,射程可达38.72公里,强大的火力足以在远距离上对敌方舰艇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再加上其他108门防空炮和近防炮,构成了一道严密的防御网,使其在海战中既能进攻,又能有效地抵御敌方的攻击。
四艘两万吨级巡洋舰,装备三座三联装305mm炮塔,弹丸重0.471吨,射程28.715千米,68门短距防空火炮进一步增强了其在海战中的作战能力,无论是对海攻击还是防空防御,都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五十艘两千吨级驱逐舰,它们如同海上的狼群,装备一门150mm主炮、两门105mm副炮、六门88mm高射炮、十门双20mm高射炮,以及两套鱼雷发射装置。在海战中,它们既能进行火力攻击,又能承担防空和反潜任务,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让敌人难以捉摸。五十艘登陆舰,每艘最少能运载两千人,还可运送大量的装甲车辆,如同海上的运输巨人,为登陆作战提供了坚实的力量保障。一百艘补给船,由五千吨的货轮改装而成,它们如同海上的生命线,保障着整个舰队的物资供应,确保舰队能够在远海长时间作战。
刘铮坐在办公桌前,手中紧握着这份令人咋舌的装备清单,心中五味杂陈。虽然华夏空军生产的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在技术层面上都领先腐国一代,但这些装备的规模和数量,依旧让他感到一丝羡慕与忧虑。更为讽刺的是,运输这些轻武器弹药的竟然是自己的船队。然而,即便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也不能贸然将这些装备运回华夏。因为这背后涉及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深远的战略考量。在这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下,每一个决策都如同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行走,必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给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刘铮深知,接下来的战斗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腐国凭借这些强大的装备,必将对华夏及其盟友构成巨大的威胁。他必须争分夺秒,尽快制定出更为完善、更为精妙的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每一份潜在的力量,才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占据主动,为国家和人民赢得胜利的曙光。而此时,整个马拉西岛基地仿佛也感受到了大战来临前那压抑而紧张的气氛,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最后的准备,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