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朕的孙子怎么可能会是这样的人?不可能,不可能!”
蜀汉后主-吴国大帝时空,皇帝孙权直接愣在了原地。
这什么人啊?杀了拥立自己的功臣,还将她的女儿纳入后宫,还特么去问别人,爹去哪儿了?连已经嫁出去也要去抢来?
还因为不喝醉酒就挖人眼睛,扒皮?
酷刑,自古以来就有,一般都是针对罪大恶极或者君主十分憎恨之人,可尼玛的只是因为不喝醉酒,就给人这样折磨?
国恒亡啊!
...
晋朝司马炎时空,司马炎(公元266-290年在位)轻蔑一笑,道:“这样的吴国不灭,还能谁灭,既然天幕都向世人曝光了孙皓的恶行,那说明吴国该提前毁灭了。”
群臣听到司马炎的话,都是表情各异。
提前毁灭?扯淡呢?
现在晋朝都要出问题好了吧,自从天幕把司马家的行为和后来西晋的拉胯曝光之后,现在朝廷内外可都是暗流涌动呢。
同一时空,吴国,原本因为司马家被天幕曝光了臭名声,吴国的形势感觉好了一些。
现在,孙皓(公元264-280年在位)的表情开始变得有点狂暴起来。
群臣也感觉到了不妙,不少人暗中开始眼神交流起来,孙皓的行为,他们自然是知道的,现在被天幕曝光了,那吴国也要臭了啊,还怎么和晋国争?
...
“鼠辈就是鼠辈,孙权这孙子简直不是个人!”
蜀汉昭烈帝时空,刘备(公元221年-223年在位)怒骂。
同一时空,魏文帝曹丕(公元220-226年在位)也很是不屑道:“孙权小儿这孙子简直就是个畜生,朕看,要不也别和平了,还是早点灭了他们好。”
...
【那我们来看看孙皓这个牲口,到底杀了哪些人。
除了太宗景皇帝孙休的皇后和儿子外,还有:
小霸王孙策的孙子-孙奉,杀!
五叔孙奋和他的五个儿子,杀!
四叔鲁王孙霸的两儿子,流放!
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孙谦、孙俊,杀!
至于他们的家人,那自然跟着死或者全族被流放什么的了。
因此,网友说,孙家人就喜欢互砍,没事就砍几个兄弟姐妹玩,到了孙皓,直接升级,砍孙家全族!
至于大臣,那自然也是砍了很多,除了前面说的濮阳兴、张布之外,
曾帮他吹牛才助他登上皇位的万彧被他逼得自杀了。
孙皓不准别人直视他,要是有人敢不小心抬头看他,也是挖眼睛,扒皮什么的。
丞相陆凯劝他,说臣子要是不认识君主,如果有什么不测,臣子怎么找君主啊?
于是,孙皓允许陆凯可以直视他。
但是,后来陆凯了死了好些年之后,他又突然发疯,将陆凯的全家流放了。
孙皓爱妃的家人去大街上搞抢劫活动,司市中郎将陈声因为此前很受孙皓信任,所以觉得自己应该没事,就把那些搞抢劫活动的人抓了。
结果孙皓在其他事情上找毛病,把陈声的头给锯了!
韦曜很受孙皓信任,孙皓经常拉着他喝酒,必须狠狠的喝,韦曜只好暗中偷偷用茶水换掉了酒来应付。
这就是后来的“以茶代酒”的来源。
但韦曜对正事很负责,容不得半点虚假,他负责记录孙皓他爹,前废太子孙和,被追封为文皇帝的孙和的事迹,因为觉得孙和没当过皇帝,所以不应该记录在帝纪里面。
于是,孙皓将他砍了头!
会稽太守车浚、湘东太守张咏因为交不出算缗(一种商业税),被砍头传示各地。
这还是一些没什么罪行的,在史书有名字记录的。
那些真的是犯了罪的,被杀的,也是很多,哪怕有可能他们的罪行并不严重。
还有在史书中没有记录名字的,那估计就是更多更多了。
比如他在宫内专门引了一条水道,要是有宫人有时候不小心让他不高兴了,就杀了扔里面。
后来,吴国被西晋灭了,那个着名的丑妖后贾南风的爹,指使成济当街弑杀皇帝,随后就将成济抛弃的贾充嘲讽孙皓:
“听说你以前在吴国经常喜欢挖人眼睛,扒人面皮啊,请问这是什么刑罚呢?”
孙皓回答说:“要是有人杀害他的国君,或者狡诈不忠诚的人,就用这个刑罚。”
这下,贾充反倒被整得十分尴尬了!】
...
晋武帝司马炎原本还在嘲笑孙皓,这下子,瞬间就黑了脸!
...
吴大帝孙权疯狂的嚎叫着!
“混账!畜生!猪狗不如啊!”
...
汉灵帝时空,江东,孙坚看着天幕,不由得自言自语起来。
“难道那小混蛋真的不是吾的种?我孙家勇猛无敌,但怎么可能出这样残暴的人呢?”
只是,让孙坚没想到的是,这一幕上了天。
顿时,汉献帝时空的孙权,吴大帝时空的孙权都脸色大变,气到爆炸!
而魏武帝曹操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莫非,孙权小儿真的不是文台兄的种?”
...
刘备,刘禅,曹丕,等等各个时空的人都大笑了起来。
...
汉灵帝时空,汉灵帝怒道:“这就是那什么孙坚吗?也是个乱臣贼子,赶紧也给朕抓来,都多久了,还没抓回来!”
...
【除了喜好杀人之外,孙皓还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最着名的,就得属他下令修建了昭明宫,搞得那叫一个辉煌博大,极尽奢华。
另外,孙皓还十分好色,除了先前说的变态的强纳张布的两个女儿之外,
他还下令,凡是俸禄两千石的官员,必须把女儿送入宫里,让他检查,通过的就留在宫里,没通过的才让回家,才可以嫁人!
他爷爷孙权的发妻谢夫人的兄弟,武陵太守谢承的孙女,为了避免入宫,每天用醋泡脸,把人整得面黄肌瘦,从而躲过了孙皓的魔掌!
另外,孙皓还十分的迷信,喜欢搞占卜啊,信天象等,就因为这个,就要迁都武昌,废立皇后等等。
在神棍们的吹捧下,他觉得自己是天命在身,早晚一统天下,即便是东吴已经被他搞得乌烟瘴气,摇摇欲坠,连连败仗了,他还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他在位期间,经常搞北伐,搞得本就民不聊生的东吴,更加的雪上加霜。
当然,这期间,东吴倒也打过几次胜仗。
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在272之时,西晋名将羊祜欲要发起灭吴之战,结果被东吴最后的名将陆抗击败,为东吴延续了八年国祚。
后来,陆抗在临死前,告诉孙皓,可以选择他几个儿子中的一个,统帅大军,抵抗西晋。
结果孙皓自作聪明,将兵力一分为五,给了陆抗的五个儿子!
最终,在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司马炎按照羊祜临死前建议的战略,发动20万大军,从巴蜀,到江淮,分六路大军,同时进击东吴。
孙皓在位16年,终于是把东吴给折腾得上下离心,百姓怨声载道了。
所以,这一次,西晋的进攻简直是摧枯拉朽,所到之处,全面开花,吴军不是一触即溃,就是赶紧投降,基本上没什么有效的抵挡。
280年,三月,已经是兵败如山倒的孙皓召集群臣商议。
有人说:“晋军所到之处,兵不血刃就拿下城池,陛下该怎么办呢?”
孙皓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群臣说:“都是因为岑昬。”
这岑昬位列九卿,就是蛊惑怂恿孙皓大兴土木,大造宫殿的家伙。
孙皓就说:“那就只能让他谢罪咯。”
于是群臣纷纷派人去抓捕岑昬。
但是,孙皓很快又后悔了,不断派人去阻止他们杀岑昬,但群臣这时候哪管这些啊,赶紧三下五除二,一起就把岑昬给直接办了!
镇南大将军、荆州牧陶浚从武昌回建邺,对孙皓说:“蜀国的船小,给我两万兵,我用大船就能破了他们。”
孙皓给他假节钺,预备第二天就带兵前去抵抗西晋。
结果,第二天一看,士兵们全跑了!
孙皓这时候才有点后悔了,给舅舅写信说:“我爷爷吴大帝(孙权的谥号大皇帝)当年怎样怎样,现在成这样了,都是我的错。”
最终,孙皓也学刘禅那样,穿着白衣出城投降,东吴正式灭亡也不知道司马炎是不是听说了孙皓总觉得自己天命在身,给孙皓封了个归命侯!
284年,孙皓终于蹬腿了,总共浪费了42年的干饭!】
...
“什么垃圾东吴,江东鼠辈,还敢称大皇帝,这不要脸的程度,简直堪比乾隆!”
汉高祖刘邦冷哼道。
这一幕,上了天。
顿时将东吴的几个皇帝,还有那些大臣全都是面面相觑,或者羞愧无比。
...
清朝,乾隆瞬间气得跳脚:“痞子,痞子!”
...
【从前面所有的内容看来,东吴末帝孙皓对东吴的灭亡应该负有极大的责任。
而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个人觉得,也应该负有极大的责任,他搞起了东吴的内斗之风,影响十分恶劣和深远。
甚至有的人觉得,要是东吴不内斗那么多年,而是上下一心,厉兵秣马,趁着曹魏那边生死斗的时候果断出击,说不定还能一统天下呢。
结果呢,倒好,曹魏是司马家伙家和曹家生死斗,吴国也搞内斗,就连蜀汉,看上去没什么内斗大面积死人的情况,但实际上内斗的情况也比较严重。
感觉还真是有点搞笑,强中弱三国都内斗,最后大家一起被削弱,最终的实力还是原来的强中弱顺序!
所以,大家觉得,东吴的灭亡,是孙权的责任大,还是孙皓责任的大呢?】
...
“当然是孙皓那个畜生,都是孙皓的问题!他才是亡国之君~”
东吴大皇帝孙权立马吼叫。
透过天幕,无数的观众都忍不住嘲笑了起来!
...
天幕视频结束了。
三国时期的各大时空,魏蜀吴三国的皇帝和大臣们都在思考着未来!思考着如何改变各自国家的命运。
...
唐昭宗时空,长安城,李世民正在整顿京城的官场,而没有出征李克用。
倒不是他害怕自己一万人不够,毕竟京城本来就有一些兵马的。
只是,他在等,等着上次回答问题的奖励,他在赵匡胤那里见过了现代AK,那威力简直羡慕得他口水直流。
只是,这都好些天过去了,一直还没有动静。
...
现代世界,张恒又出国了。
不过,这次嘛,他一边办事,一边早就做好了下一期的视频。
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他便将提前准备的视频上传了。
...
【西汉-亡国之君!】
斗大的几个字,出现在了天幕之上。
一瞬间,正在吃什么东西的刘邦一个激灵就从侍女的怀里蹦了起来。
西汉,他知道,这是历史上对自己这个大汉的称呼!
...
东汉,汉灵帝时空,汉灵帝陡然松了一口气,道:“幸好是西汉,不会盘点到朕的头上!”
曹操道:“陛下,其实盘点一下也挺好的。”
汉灵帝面色一变道:“曹孟德,你什么意思?想让朕丢脸是吗?”
曹操道:“陛下,臣万不敢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这天幕盘点,能让陛下,让诸位大臣获得很多的信息,可以作为参考,以用来改正国家弊病呀。”
汉灵帝道:“你这么说倒也没错,不过,你难道不知道,就是你,将朕的协儿掌控在手中,成了傀儡亡国之君吗?”
...
汉宣帝时空,汉宣帝刘询沉着脸道:“好啊,朕倒是想看看我大汉到底是怎么没的!”
...
【话说,其实本来是应该盘点东汉的亡国之君的,可是东汉的末代君主汉献帝刘协,虽然当了31年的皇帝,
可从他被立为皇帝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傀儡,虽然历经了董卓,王允,李榷郭泛,曹操,曹丕的轮流控制,几乎是完全没有任何的有作为或者掌权的机会。
唯一一次有那么一点希望的时机,则是王允除掉董卓的短暂时间。
因为那王允和其他几个人都不同,虽然当了短暂时间的权臣,掌握朝廷大权,变得居功自傲,但感觉上,相对于其他几个人,倒也算是个忠臣。
可就因为他的居功自傲,把大好的局面瞬间搞崩,以至于最后把自己整死了,而刘协也落入了李榷郭泛的手中。
倘若王允能够好好应付当时的局面,稳定下来,说不定等过几年,11岁的汉献帝大一些了,还能归政汉献帝呢。
不过,这也就是假如一下,毕竟人心都是随着环境变化的,要是真让王允掌握几年的大权,指不定会变成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