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牧对此颇为得意。
果然是老房,未来大唐盛世的奠基者。
不过……翻阅着人口簿籍,许牧眉间忽现蹙痕。
片刻沉思后,他忽有灵感:“若为便于治理,何不为万民城的百姓颁发一种身份凭证?”
他脑海中浮现的是后世的身份证概念。
在各个场合,它是最直接有效的身份证明。
此举能大大减少混乱,提升管理效率。
免得频繁查阅户口,耗时耗力。
房玄龄一脸疑惑:“身份凭证?主公的意思,是类似于虎符那样的信物吗?”
春秋以来,确有身份凭证一说。
但在房玄龄的认知里,那是权贵身份的象征。
比如虎符,象征军事权力;
比如印绶,象征官阶身份;
比如国子监的证书,则是士子的身份证明。
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拥有身份凭证的。
因此,听主公这么一提,房玄龄本能感到排斥。
在他看来,百姓无需身份凭证。
孰料许牧摇头:“此凭证,仅为证明其为万民城人,并非彰显身份之物。”
接着,许牧大致构想了一番:“凭证上应记录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户籍地及外貌特征等……”
“今后百姓进出城门,乃至万民广场,均需登记,如此一来,万民城中每位百姓的动向,主公府将了如指掌!”
许牧这话让房玄龄眼前一亮,思绪活跃起来。
不可否认,主公的这一提议,对于管理而言,效果非凡!
尤其进城时,依据外貌特征,可初步辨别是否本人,
有助于减少冒名顶替,防止管理上的混乱。
“主公此……计,实乃治国之策!”房玄龄由衷赞叹:“微臣这就草拟方案,吩咐民部小吏执行。”
许牧点头,心道这不是显然的吗?
后世大国之策,皆为便于管理而设。
他此刻考虑的是,外貌特征这方面的准确性问题。
仅凭文字描述,太过模糊。
身高体重,除非差异显着,否则难以精准区分两人。
最佳方式,是画像!
“可惜研究室想研发照相机,不知要待何时……”许牧暗自感叹,随即想起了当代的一位名画家。
阎立本!
“对了,阎立本不是以画人物着称吗?”
他又发现了个人才。
当年……嗯,未来他绘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栩栩如生,犹如真身。
请他为百姓画像,定是手到擒来!
此时的阎立本仅十八岁,居于长安,画技已小有名气。
“似乎得找个时机,走一趟长安了。”
许牧心里打定了主意,先让老房推出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待“请”来阎立本,便可更新换代,推行第二代身份证。
然而,实行身份证制度时,老房又遇到了难题。
“主公,百姓大多不识字啊……”房玄龄苦笑。
即便发放了身份证,也容易丢失或混淆,最后连自己那份都分不清。
许牧一时语塞。
他没料到,这项制度,尚未实行,便面临困境。
这个时代,识字率低得惊人。
略作思量,许牧决定提前颁布“识字令”!“识字令?”房玄龄疑惑。
许牧解释:“令小吏外出教学,至少让他们学会书写自己的名字,否则不得入城!”
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将来如何建设一个高素质,引领时代进步的现代化城市?
这时代的百姓年岁已大,学习缓慢,许牧不求多,只希望他们能写自己名字。
往后签名画押,也不至于只会按手印。
一声令下,主公府迅速颁布识字令,全城百姓响应,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
虽有抵触情绪,但因对许牧的敬畏,百姓们还是认真学起。
倒是新近加入的百姓,满心不解。
莫名其妙从阳城迁至深山,竟还要学什么字?
有些人坚决反对。
对此,主公府并未强求,只是告知不能进城。
那些来自阳城的百姓不以为然,不少人去过万民城的,都说那里贫穷落后,没什么好。
万民城对他们毫无吸引力。
最终,能书写自己名字的百姓,首批获得了身份证,准予进城。
据主公府统计,共发放了两万多份。得知这一数字,许牧感慨不已。
这个时代的百姓……真是太安于现状了。
阳城接收了三万百姓,加上万民城原有的,总数达四万。
却只有一半愿意学习识字。
“看来创办学校刻不容缓,至少未来城内的一些职位,需要识字才能胜任。”
他并非要求全民识字,但识字率总该有所提升吧?
于是,许牧计划建立的第一所学校,并非只为读书人准备。
而是为那些愿意学习识字的百姓开设的。
俗称……成人夜校!
至于教材……许牧现在急需一本能让三四十岁的百姓也能学习识字的教材。
他回忆了片刻,决定提前编制《三字经》和《千字文》。
二者均为经典的儿童识字读物,但对于这个时代文化水平几乎为零的百姓来说,也相当适用。
回到小洋楼,三楼内,许牧挥毫泼墨,默写着《三字经》和《千字文》。
《三字经》,朗朗上口,蕴含历史、经典、礼仪廉耻,用以教化百姓,最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