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李氏说完后,宋清明才明白了过来。
这个豆腐真的是老少皆宜的食物,虽然现在他没有打算做豆腐的生意,但不代表他不能将豆腐“卖”给村民。
于是晚上吃饭的时候,宋清明和宋健等人说了自己想法。
“爹,娘,我有件事想和您们商量一下。”
李氏和宋健听到后,都认真地看着他。
“我想做豆腐卖给村里的人,但不又不是卖。”宋清明顿了顿,接着说道:“而是以物换物,简单的来说就是村民给我们黄豆,我们给他豆腐。”
一听到宋清明这么一说,李松就说:“这不是白干吗?”
“就是,这豆腐我觉得就是个稀罕物,如果拿出去县城卖,肯定很有赚头的。”李杨附和道。
李氏,宋健,宋欢颜三人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宋清明,等着他将话给说下去。
“其实也不是白干,一斤黄豆可以做三斤半到四斤半的豆腐,那我们就取中间值了,就当作一斤黄豆做四斤豆腐,然后我们就按照一斤黄豆换一斤豆腐,换算下来,四斤豆腐,我们就赚了三斤黄豆。”
“我们要黄豆也没用呀。”
“就是,还不如直接收钱呢。”
“黄豆如果我们自家吃不完,多出来的可以喂鸡鸭或是猪,后院的那么大的猪圈现在才养了一头,我想多养几头,这样以后自家杀猪吃也方便。同时,磨豆浆出来的豆渣也是可以喂猪,反正,无论怎样,对我们有利的。”
宋清明看了一眼众人,接着说道:“我是从来没有想过赚村民的银钱,现在这样大家就互惠互利,他们出豆,我就从中赚些黄豆和豆渣当作辛苦费,毕竟磨豆浆也是需要人力,柴火也是需要人出力砍回来的。”
李松和李杨听完宋清明的话后,都大受震撼。果然,宋清明氏和他们不一样的,他总是想让更多人的生活更好一点。
此时此刻,不但潭门两个,其他人对宋清明也是很佩服的。
“这个想法好呀!”宋健听到后拍手叫好,“村子里每家每户每年多多少少都会种些黄豆,很多时候他们都吃不完,现在可以不用银钱,直接用黄豆就能换豆腐,他们肯定愿意。”
“但是,因为我们不是以做豆腐为生,所以这个豆腐每天都有固定的量,我看了一下,目前我们每天早上若是两口锅一起用上,最多也是做五板豆腐,每户每天限购两斤豆腐,老人家优先。”宋清明接着说道。
“这个五板豆腐是不是有点少呀。”宋健想了一下,缓缓说道:“清明,现在还没有到农忙的时候,地里也没啥活干,而且爹和你娘平时也没啥活干,我觉得我们两个可以多做些的。”
“是的,清明,你爹说的对,这个豆腐可受欢迎了,今天除了王婶子上门买豆腐,我今天天早上出门的时候还被人拉着问,虽然他们没有明确说要买豆腐,但我知道他们是想的,就是不好意思开口。”李氏回想起今天的事,也张口说道。
宋清明听完李氏和宋健的话后,细细想了一下,发现宋健说得挺有道理的,这段时间,特别是种完红薯后,他发现他爹总是溜达来溜达去的,总想给自己活干。但咸鸭蛋工坊那边有宋欢颜,李松还有李杨三个管理下,一切都很顺利,而地里又没有活干,整天都无所事事的,都有点那种郁郁不得志的样子了。
于是他开口说道:“那这样,每天早上先做五板出来,然后再看看情况是否再增加吧。”
“好!”
睡觉前,李氏泡了够明天做五板豆腐的的黄豆。
......
第二天早上,宋健起床洗漱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磨豆浆,磨好豆浆后就开始煮起来,待豆浆煮熟后,他就装起来可一罐子来给宋清明他们喝,剩下的,他都用做豆腐了。
吃完早饭后,宋欢颜,李松和李杨三个人就去咸鸭蛋工坊那边了,现在咸鸭蛋的生意可好了,简直可以用供不应求来形容。鸭蛋他们现在都已经去到邻县收了,基于这种情况,宋清明打算弄个鸭子养殖场,鸭蛋可以做咸鸭蛋,鸭子也是可以做成风干鸭,鸭粪可以用来堆肥,鸭毛更是可以用来做羽绒服!反正,鸭子全身都是宝!
宋健则在家看着豆腐的压制,因为如果压的时间过长,豆腐就会因为水分流失过多,而变老,口感就不嫩滑了。所以这个压制的时间很重要,一点都不能马虎。
宋健吃完早饭后,就去后院的菜地溜达转转了,最近下过几场雨,菜地里的菜都长的很好,翠绿翠绿的,抬眼望过去,很是养眼。
而李氏则去村口那棵大榕树溜达。
此时大榕树下也有很多人,毕竟现在不是农忙时候,除了在宋清明家咸鸭蛋工坊工作的,很多人都是没啥活干的,吃完早饭后,都会出来这里吹吹风,拉拉家常。
有的妇人在那里缝缝补补,有的小孩在那打闹玩耍......
“哎呀,清明他娘,今天怎么有空出来溜达呀。”一个妇人看到李氏,微笑说道。
“刚吃完早饭,出来溜达一下,消消食。”李氏温声回道。
“你家豆腐可好吃了,谢谢你哈。”
“就是,我家公公和婆婆也爱吃得很,但......”
李氏知道是啥情况,于是开口说道:“我家清明知道大家都很喜欢吃豆腐,所以就多做了一些出来卖。”
李氏的话音刚落,众人就兴奋地说起话来。
“真的吗?”
“太好了!”
“现在可以买吗?”
“多少钱?”
“......”
“这个不要钱,一斤黄豆就可以换一斤豆腐。”
哇!
众人听到后很是不敢相信,纷纷围着李氏再三确认。
“真的,但我们家每天做的豆腐也不多,只能先到先得了,而且每户最多换两斤,今天刚做好了五板,你们若是想要的额,现在就可以拿黄豆换了,有老人家的优先哈。”
还没等李氏说完后,刚才还在榕树下的村民都赶紧跑回家拿黄豆换豆腐了。
李氏见此也回家去了。
很快就有人上门拿黄豆换豆腐了,没一会儿,五板豆腐都没了。
宋清明看到还有很多人没有换到豆腐,于是统计了一下,接着收了他们的黄豆,让他们申时过来取豆腐。
从这天开始,豆腐就成了石河村的特有食物,走出了这村还吃不到。而豆腐做出来的菜慢慢变成了石河村村民宴请亲朋好友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每个人吃到后都是惊叹不已。
有些村民还时不时砍些柴火放到宋清明家门口,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柴火都是在山里砍的,而他们也近山,所以这柴火就当作给宋清明他们的豆腐加工费。
看到村民们这么淳朴,宋清明决定将一斤黄豆换一斤豆腐改成一斤黄豆换两斤豆腐。知道后,村民的砍柴热情就更盛了,现在宋清明家都不用自己去砍柴火或是买了,柴房里的木柴都堆得满满当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