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体育运动学院应该算是世界上规模比较大的,商业化的运动综合训练基地。
专用于所有运动发展和提升的3000多亩场地,提供吃、住、训练的全面服务,使其成为了真正的体育训练的理想之地。
学院的前身是由传奇网球教练尼克-波力泰利尼于1978年创办的同名网球学校。
在1987年,bollettieri与国际管理集团(ImG)一道将学院扩展到其他体育项目。
其中就包括田径。
得益于ImG旗下堪称豪华的体育明星阵容,这所学院在运动科学上拥有极高的科研水平,为体育训练提供最专业的保障。
很多前来ImG进行专项训练的运动员,都是奔着ImG体能研究所来的。
他们的体能研究所里有多位行业大拿,同时有全世界最多的运动员数据。
理论上可以为几乎所有运动员提供一个适合自己的专项提升方案。
对于知名运动员来说,这里算是一个专项提升,充充电的地方!
而对于那些年轻人运动员,这里的训练营\/夏令营可以提供全方面的服务。
非常受全球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每年都有几百人慕名前来参加。
其中以网球运动员最多,因为这里就是网球运动员的圣地。
ImG旗下几乎囊括了网坛大部分明星运动员,天王费德勒、莎拉波娃、小德、大威、麦肯罗等等。
毕业于ImG体育学院的,这几年横扫温网、美网、澳网多次获得劳伦斯体育奖提名的着名网球运动员莎拉波娃曾多次在媒体为ImG学院站台。
她说ImG体能研究所指导了她近10年来的力量、速度、灵活度、柔韧性和耐力训练,她的成功离不开ImG学院。
对于年轻运动员,ImG学院秉承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的理念,提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营养、领导力、生活技能等八种训练。
同时将训练分为三个级别:标准训练营、全面训练营、强化训练营。
这次李枫他们过来,就是感受强化训练营的。
热身完毕后,众人跑了几圈,然后散开,各自进行适应性训练。
葛柏强早已安排好了一切,除李枫、苏丙天之外。
张培蒙、劳毅、谢振业三人都给他们安排了行业顶级的外教。
每一个都是业内口碑很好的一流教练,会全程负责他们这几个月的训练。
现在就是他们相互之间了解一下,看能不能达成一个共识。
其中劳毅和谢振业两人还为他们准备了翻译,方便沟通。
两人的英语水平还比较差,做不到流畅沟通。
学院负责人基里森将外教安排就位后,就来到李枫这边,在一旁十分殷勤的为李枫介绍着学院的一切。
在他嘴里,ImG学院似乎成了世界最好的,最综合的训练地。
但不得不说,这里确实很综合。
有高达55个之多的网球场(硬地、沙土、室内和室外)
12个足球场、4个标准棒球场和4个练习场、18洞的高尔夫球场、练习场、推杆果岭、切杆\/劈杆的多个目标果岭、2个长曲棍球场、2个橄榄球场、4个室内篮球场等等。
还有24小时医疗中心、运动理疗中心、ImG体育用品店、娱乐室、5000平方米的体能中心、健康水疗中心。
李枫他们脚下的就是符合国际田联一级标准的8跑道400米田径场。
这也是他们后续几个月主要的训练场地。
这次一起过来的人不少,除了后勤保障团队之外,几个运动员的主管教练也都来了。
说白了,对于李枫、苏丙天来说,只是换了个地方进行训练。
因为李枫不需要他们的训练方案,他有自己的计划。
而苏丙天的训练方案其实跟ImG提供的可能大差不差。
因为兰迪-亨廷顿本身就是美国人,他在全美范围算,教学水平也是一流的。
在去中国前,他就曾经在奥林匹克训练中心执教过,所以并不存在“求同存异”这一点。
只有张培蒙、劳毅、谢振业算是真正来进行美式训练的。
虽然他们有主管教练,但这次,他们会以外教的训练方案为主,求同存异嘛。
尤其是16岁的谢振业,李枫对他跟苏丙天一样,寄予厚望!
李枫把它招揽过来,还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当然不是谢振业本人不愿意,而是因为他已经被选入省队了。
所以其中有归属和分成划分的情况需要商量。
谢振业在08年就被选入了李枫的青训营,刚开始,他在整个青训营里不算也不突出。
但经过青训营的磨炼,成绩上涨了很多,在200米单项上,提到了一级运动员的水平。
后面李枫邀请他加入五道口大学,加入枫之队,他自然欣喜若狂。
谁不知道五道口大学的枫之队是国内最强战队?
李枫本人就是他的偶像,他想都没想就直接答应了。
但一直拖到了这两个月才正式到五道口报到!
跟其他人刚开始不一样,他对新教练没有任何抵触心理。
这是因为谢振业不长的职业生涯,历经了多个伯乐。
第一个就是他的小学体育老师沈新苗。
因为折江省的经济比较好,很多小学体育老师都是运动员退下来的。
刚接手四年级教学的沈新秒很快就发现了谢振业的体育天赋,并把他带到了校训队,训练项目是200和400米。
五年级时,谢振业在区运动会400米拿到了第二名,于是在赛后,沈新苗就把他推荐到了鲁迅高级中学王顺发教练手上。
因为王顺发既是高中体育老师,又是少年体校的田径教练。
一年不到的时间,第二位伯乐王顺发,又把这个潜力颇大的爱徒,托给了从省体校退休、返聘到烧兴市体校的应税根指导。
老实说,谢振业运气不错,他遇到的教练都非常好,让李枫想起了启蒙教练老刘。
对于一个基层体校的教练,要把这样的徒弟送走,肯定是舍不得的。
但是谢振业很明显有天赋,他需要更高水平的训练,所以他们不断把他推荐给自己信任的,水平更高的教练。
在市体校训练了半年多后,应税根又把谢振业推荐给了自己的徒弟,省田径队教练陶剑荣。
这次跟谢振业一起来的就是他在省队的带训教练陶剑荣。
从省队调到五道口,除了正常的商业分成之外,陶剑荣作为教练也是条件之一,但不是主教练。
虽然这让陶剑荣有一些不满,但他也只能接受,谁让他水平不高呢。
最后谢振业的主管教练,也或者说是训练教练一直没定下来。
这次冬训,李枫是考虑在ImG训练营给他挖一个。
大不了多花点钱。
当然前提是冬训效果好的情况下。
来训练营的第一个下午,三人跟外教之间的接触,不算特别融洽。
当然不是那种不融洽,而是沟通!
虽然有翻译人员在旁,但在一些专业术语上,翻译的总是不能特别精准。
尤其以劳毅和谢振业最为苦恼。
一个英语本来就差,一个虽然学习不错,但才16岁。
而他们俩的教练童德刚和陶剑荣,英语水平都很一般,所以就很无奈。
张培蒙倒还好,英语还行,而且李兵可以给他提供帮助。
虽然有点小问题,但也无伤大雅,今天下午只是互相认识一下,做适应性训练。
明天,经过完整的体测,三个资深的外教才会为他们制定强化训练方案。
下周一才算是正式开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