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羡老贼!有本事就出兵一战,莫要叫我等瞧不起你!!”
“身为汉臣,却干尽汉贼之事!!似汝这般不忠不义之辈,真真是……”
临湘城外,一帮曹军将士扯着嗓子,对城上守军骂个不停,只是不管他们怎样骂,据守城墙的守军就是不为所动。
这急坏了曹铄、夏侯衡他们。
“子斌,这也不行啊。”
骑马而立的夏侯衡,皱眉看向城墙上的守军,对曹铄说道:“这都几日了,不管我等怎样骂,这临湘城的守军都不出城,这可如何是好啊!!”
“是啊!”
夏侯充紧随其后道:“这该骂的,不该骂的,我等是全都骂出来了,可就是没有刺激到他们,这仗怎么打啊!!”
其他二代子弟听后,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本身对他们来讲,能对临湘城展开攻势,就是极来之不易的,尽管有着层层限制吧,但他们还是接受了。
毕竟这机会要不把握,恐后续就没有机会了。
所以在过去这几日间,曹铄他们是绞尽脑汁,把能想到的全给想了,挑选一帮将士叫他们去骂战,可换来的结果并不如人意。
曹铄眉头微皱,任由夏侯衡、夏侯充他们说着,可曹铄却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他在想着怎样破局。
受到曹昂的影响,这使曹铄在遇到一些事时,学会思考怎样解决所遇之事,而非是像过去那样,一味地就知道冲动。
冲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看来这次啊,铄公子他们是遇到难题了。”
彼时,在前军营寨。
于禁眺望着前方战场,看着扼守城池不出的守军,眉宇间透着几分感慨道:“这骂战不是他们这样搞的啊。”
鲁肃眉头微蹙。
原以为曹铄他们领兵出战,会出现一些意外之喜,却不像曹铄他们的骂战,根本就没有抓住核心。
“要不某派些人手,去帮帮他们?”
见鲁肃不言,于禁眉头微挑道。
“不用。”
鲁肃摇摇头道:“将军,有些事还是需铄公子他们领悟才行,虽说临湘一带的局势,没有像肃所想的发展,不过湘南一带的形势,却如肃所言的那样进行着。”
“现在对我军而言,需耐心等待汉升传回的消息。”
“只要攸县等地能被汉升率部悉数夺占,即便临湘城内的守军没有受到损失,我军还是能凭长沙郡以东、以南变故,趁乱夺占此地的。”
“那就按子敬所言来办吧。”
于禁也没多说别的。
湘南一带的形势变化,特别是庞统的表现,使于禁对鲁肃是敬佩不已,整体大局在鲁肃的预判下,对征伐长沙一战,于禁是有十足信心的。
还有在这前后,诸葛亮、司马懿的种种表现,通过领兵驻守罗县的文聘,还有按期运来的粮草辎重,各式军械补给等,让于禁更加的心安了。
当初诸葛亮、庞统、徐庶、司马懿他们被派过来时,因为他们太过年轻了,于禁这心底或多或少是有担忧的。
但由于这件事是曹昂决定的,所以于禁也不好说什么。
可今下随着局面打开,尤其是在一些具体的事上,诸葛亮、庞统他们有着各自的表现,这也征服了于禁。
在曹昂麾下没有论资排辈这一套,只要你有真本事,那是能赢得别人尊敬的,前提是你要表露出来才行。
你要不表露出来,玩什么藏拙那一套,谁有功夫理会这些啊,毕竟在曹昂节制的诸州各郡众县,是有着众多的事要解决的。
“将军,肃先回去写军报了。”
在于禁感慨之际,鲁肃看了眼前方战场,抬手对于禁一礼道。
“子敬请便。”
于禁伸手示意道。
在今下征伐长沙之战中,远在襄阳的曹昂没有插手或干涉前线作战,其做的是解决后勤补给,不过对于禁、鲁肃他们而言,必要的战情还是要上报的,要叫自家公子知晓前线是怎样的情况。
信任是相互的,这绝非单方面付出。
对于禁、鲁肃他们的表现,曹昂是满意的。
这也坚定曹昂所想。
荆南诸郡在被打下以后,叫于禁、鲁肃他们坐镇荆南,是今后一段时期要维系的文武配制。
“公子!!出城迎战吧!!”
与此同时,在临湘城上,一名将校难掩怒意,伸手指着城外曹军,瞪眼对克制情绪的张怿说道:“这帮家伙口出狂言,如若我等没有反应的话,那他们只会更嚣张啊!!”
“是啊公子!!”
“公子,出兵吧!”
“公子!”
一些将校听到后,反应也是很激烈的。
“公子不可啊!!”
“公子!断不可中了曹军奸计啊!”
“这就是曹军……”
而这些言论出现后,聚在张怿身边的一些文武,无不朝张怿作揖劝道。
这一劝,使得吵闹在城墙上出现。
“够了!!”
听到这些乱糟糟的争吵,张怿瞪眼怒喝道:“都给某闭嘴!!把各自职责肩负好,谁敢擅自出城,军法从事!!”
言罢,张怿一甩袍袖,转身就朝城下走去。
这地方,张怿是一刻都不想多待,他怕自己没有忍住下令,派遣将校出城迎战城外曹军。
做儿子的,或许对自家爹有很多意见,但那是自己的事儿,可要是敢有外人指摘自家爹,那没有一个能忍的!!
张怿在这几日能忍下去,完全是躺在病榻上的张羡得知城外变数,故而猜到有援军赶来了,所以聚在城外的曹军才会如此。
也恰是这般,张羡一再向张怿强调,不管城外曹军骂什么,都不可意气用事派兵出城与曹军交战,不然,他就不认张怿了。
即便是死,也不认的那种。
也正是这样,使得张怿尽管恼怒,但却一直在压制着怒意,甚至麾下一些将校,纷纷向他请战,张怿的态度也很明确。
对于张羡而言,想要破除今下的危局,必须要内外夹击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叫曹军损失惨重。
只要能想方设法叫曹军乱了阵脚,即便罗县、益阳等地被曹军夺占了,那他们还是有机会夺回来的。
在他死之前,必须给自家儿子一个完整的长沙郡才行,只有这样,他的儿子才能以长沙郡为根基,联合桂阳、零陵、武陵三郡抗衡曹昂!!
张羡不是没有考虑过顺势归降,但张羡太清楚自家长子的脾性了,那断不会屈居在曹昂麾下的。
这性格跟他太像了。
如果是在当初曹昂攻打荆北之地,他就率部归顺的话,或许境遇就不一样了,但他没有这样选择,这就使得有些路注定是走不了的。
……
当临湘一带的形势僵持之际,彼时的攸县一带却尽是嘈杂。
“杀啊!!”
“咻咻咻!!”
“砰砰砰!!”
在振聋发聩的喊杀声下,遮天盖日的箭雨、石弹攻势交替不绝,黄忠所统曹军将士,悍不畏死的朝攸县城墙发动猛攻。
置身在此等氛围下,即便是心性再怎样沉稳,那也会为之动容的。
徐庶骑马而定,挥之不去的血腥味,让徐庶的眉头紧皱着。
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人潮,涌动着朝眼前的城墙聚集,一些架在城墙上的云梯,不时有将士从上面摔下来,甚至有些云梯在燃烧着,这一幕幕映入到徐庶眼帘时,徐庶的内心是久久无法平复。
这就是真实的战场啊!!
无时无刻都会有人死掉的战场啊!!
在见识到此战惨烈前,其实在徐庶的心底,对于曹昂能席卷荆北诸郡之地,是有一些想法的。
徐庶觉得曹昂能取得此等成就,离不开麾下有一帮悍不畏死的悍将猛将,恰恰是有他们的存在,才使得荆北会在这般短的时间就被曹昂打下来。
“来人啊!!”
而在徐庶感慨之际,黄忠的喝喊响起,让徐庶收敛心神,下意识看向了紧攥刀柄的黄忠。
“全军压上去!!”
黄忠举起长刀,厉声喝道:“给某一鼓作气拿下攸县!!”
“喏!!”
左右亲兵听后,立时便抱拳喝道。
“咴溜溜~”
在道道马鸣声响起后,这些亲兵便策马奔腾,朝所部兵阵各处驰骋,传达着自家将军的军令。
仗打到今日这份上,没什么好说的,除了压上去打以外,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
“将军!!”
见到此幕的徐庶,下意识想对黄忠说些什么。
“劝说的话,最好别提!”
黄忠眼神凌厉,冷冷道:“今日无论如何,必须要拿下攸县,对于我部来说,此番不仅要夺取攸县,更要横扫安城、茶陵、容陵等地,如果不能尽快夺取上述之地,则聚于临湘的主力势必会受到威胁!!”
对于黄忠而言,他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驰援临湘的援军汇聚在湘南一带。
而扼守临湘的守军,根本就龟缩不出。
如果不设法破局的话,战局一旦僵持下去,那先前所取优势就会丧失掉。
原以为此次统兵南下,兵至攸县一带时,势必能震慑到攸县守军,可让黄忠万没有想到啊,这攸县令居然如此死硬!!
这对黄忠的刺激极大。
对于攸县等地的形势,黄忠的确是很清楚,毕竟在过去,他常年待在刘磐麾下,协助刘磐固守攸县等地。
但是出身南阳小族的黄忠,尽管很是悍勇吧,不过在荆州主流间并不受欢迎,即便是在荆南这边,真正瞧得上黄忠也不多。
这就是门户之见。
反观在曹昂这边,曹昂对其是很尊重的,不止派人去寻名医,为其独子诊治,使得独子之病得到缓解,甚至还在襄阳城内安置一家老小,这也是黄忠为何在荆北清剿宗贼时格外卖力的原因。
士为知己者死啊。
在仕途上受到冷落与区别对待,突然间有人对其这般好,黄忠能做的,就是卖这身本事了。
而在这次征伐长沙之战中,作为主将的于禁,还有军师鲁肃,无比郑重的向其言明所部肩负的职责,甚至还询问其意见是否愿意前去,如若不愿的话,于禁将亲自统兵奔赴攸县等地,而他则坐镇临湘主持大局。
这叫黄忠能怎样做?
必然是下军令状啊!!
其实黄忠是能看出来的,这次征伐荆南之战,他虽屈居于禁之下,但作为降将,想在曹昂麾下确定自身地位,那是要有拿得出手的战绩才行,过去的清剿宗贼上,他是取得了不小战绩,但那终究是拿不出手的,所以在这次荆南之战中,他必须要有所表现才行!
既然选择了投效,就必须要有态度才行。
这道理,不止黄忠明白,文聘也明白。
“杀啊!!!”
喊杀声更大了,在黄忠的指挥下,攸县城外的曹军各部,乱而不破的向扼守城池的守军展开猛攻。
徐庶思绪万千的看着眼前一战,对于徐庶而言,他在此之前是修习过不少兵书,可书籍上的内容,跟现实中的排兵布阵,那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想要在现实中的战争下,取得对应的作用,就必须要懂得如何随机应变,毕竟你所遭遇的敌军不是死物,也是在根据战场的形势在变动的。
“杀上去了!!”
“箭雨压制!!”
“快点!!”
在徐庶的耳畔,不断回荡着各种喝喊,特别是黄忠的种种表现,那悉数都映入到徐庶的眼帘下。
直到这一刻,徐庶才算明白,为何曹昂会派他们南下,一起参与这场征伐荆南的战争下。
这是想叫他们知道,所谓的抱负与理想,需要建立在秩序安稳下,如果没有这些的话,那一切都是白费功夫。
“城破了!!”
“杀进去!!”
而在徐庶感慨之际,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徐庶抬头看向前方战场,就见原本紧闭的城门被撞开了,杀红眼的曹军将士,像疯了一般朝城内涌进去,而与此同时,城墙上,有越来越多的曹军将士在聚集,而原本据城而守的敌军却越来越少了。
见到此幕的徐庶,骑在马上不言,鼻尖环绕的血腥味更加刺鼻了,对他而言,眼前这一战是终身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