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新一直苦于家业无人继承,他在官场经营了一辈子,没想到老了后继无人,本来已经做好扶持学生的准备,朝中也有数个出类拔萃的门生,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个一直养在深闺里的女儿拔得头筹。
他心情非常复杂,以至于几个儿子回来的时候,一个好脸色都没有给他们。
“你们看看你们妹妹,再看看你们。你们什么时候,有你妹妹一半的风采。”
“父亲,你不是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吗?”大儿子反驳。
刘明新当即瞪眼,吓的赶紧左右看。见没有外人,这才严厉的斥责儿子。
“这话是能说的吗?天子耳目遍布朝野,你想咱们家都去东川种地吗?”
几个儿子全都吓的不吱声,直到刘娴回来,这才缓息凝滞的气氛。
“娴儿怎么现在才回来?”
“妹妹,你高中了,怎么现在才回来?”
比起他们的兴奋,刘娴淡定而沉稳。
“三甲而已,有什么好激动的。我在书院饱读圣贤之书,勤恳学习,闲暇时间都用来研读律法,这个成绩对得起我的学习。”
刘明新以及儿子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家中的女娘。
这还是那个说说一句就红脸的小女子吗?
转眼到了殿试这天。
沈斓曦出题亲自点出三甲,出的不是别的题,而是关于津门形势。
“周如渊为了盘踞津门,在津门扎根,娶了周栖梧之女,接掌了津门水师,对此你们怎么看?”
“打还是不打!”
这个问题,即便是百官都不好回答,沈斓曦却用来试探三甲,可见其野心。
几个老臣从中窥探到了沈斓曦的意图,互相交换了眼神,目光放到三甲身上。
三甲另外的两个男子,一个来自东川,一个来自西北啊!
唯一杀出的野马,就是刘明新之女。
东川跟西北曾经是沈斓曦的辖地,细想下来,深思极恐!
西北学子章如常:“陛下,学生觉得周如渊跟周栖梧早有勾结,陛下不可再念旧情,要昭告天下,褫夺两人封号。”
“津门不过弹丸之地,怎能跟我泱泱大周相提并论,自然是打。”
东川孙道林:“陛下,学生跟章如常想的一样,周如渊倒行逆施,害死先帝,与外族勾结谋反。陛下还优待他的家人,已经是对他仁至义尽。”
“我大周在陛下的执掌下,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兵强马壮,自然是要打!”
沈斓曦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对刘娴发问。
“刘娴,你觉得呢?”
刘娴的回答,就比较偏向保守派。
“陛下,两位学子回答的没错,但是臣有不一样的见解。”
沈斓曦挑眉,似乎非常有兴趣一样,道:“你说。”
“学生觉得数年前,我大周战乱,天灾人祸,还需要数年才能休养生息,现在兴兵,是把好不容易养回来的精气神打掉,学生觉得这样做太不值了。”
沈斓曦来了兴致:“你觉得还有其他办法?”
刘娴不卑不亢,侃侃而谈。
“臣觉得可以徐徐图之。”
沈斓曦:“怎么个图法?”
刘娴思路清晰,眼神明亮,显然不是胡言乱语,而是心中已经有了设想。
“进门不过弹丸之地,我大周想要拿回来,不过是抬手的事,但是只要兴兵,就会损兵折将,劳民伤财,最后伤及的还是我大周子民。“
“臣觉得可以用分解法,慢慢的分化周的势力。“
“现在我大周四海臣服,民心所向,外族都抢着结交。这些天下百姓都看在眼里,津门的百姓自然也看在眼里。”
“那边靠海,虽然海上贸易昌盛,耕种的土地却很少。他们吃用的粮食布匹,很多都是从周边换购,如果切断交易,即便他们是从海上购买粮食,也是杯水车薪,得不偿失!”
“时间长了,津门百姓自然出逃,那边经济也会日渐衰败,慢慢的自己就会走向消亡,压根不用我大周军出手,咱们大周就能不战而胜!”
刘娴一番精彩绝艳的论断,响彻殿堂,打了不少官员的脸,也让很多官员震惊。
刘明新同样震惊,他眼神复杂的看着滔滔不绝的女儿。
这还是他女儿吗?
已经不用再比,一甲第一状元郎已经定下来了。
这个时候要是有哪个不长眼的跳出来阻拦,不说陛下,单单刘明新就会跳出来与之厮打。
沈斓曦目光明亮的看着刘娴,言语间大加赞赏。
“你倒是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刘大人教女有方,以后朝廷上,有了刘爱卿这对父女兵,朕定能安枕无忧!”
刘明新再次眼神复杂的看向女儿。
都说上阵父子兵,到他这里,成了父女兵了。
“传朕旨意,刘明新之女刘娴,为一甲第一,状元郎!”
内侍高声吟唱,传遍朝野。
刘明新激动的领着女儿跪下,高呼:“叩谢皇恩。”
沈斓曦沉吟片刻后,对刘明新父女道:“朕这里有两个合适的安排,一个是户部任职,一个是去东川任职,你们两父女回家以后,好好想一想吧!”
“臣遵旨。”
沈斓曦说完以后,目光看向朝臣:“众卿对此可有异议?”
谁有?
谁敢有?
谁要是敢有,就是得罪了陛下跟刘明新两座大山。要不是这次科举由老太师任主考官,其余考官全都是选取的身家清白,跟朝中势力没有一点牵连,且是由陛下亲自监考,他们肯定以为后面有暗箱操作。
“臣等无异议!”怪只怪刘明新太鸡贼了,表面上跟他们同仇敌忾贬低女子科举,没想到背地里捅了他们一刀,把自己女儿扶上一甲了。
计谋,绝对是刘明新的计谋!
~
之后就是探花跟榜眼。
“你们两人文采不分高下,朕如果按照长相给你们定探花榜眼,也是对你们的敷衍,你们自己定吧!”
从古到今,还从未有君王让学子自己选。
沈斓曦又开创了古今先河。
孙道林:“自古以来,探花多是容貌出色者,学生自知容貌平庸,就不抢探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