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仪没想到永乐皇帝会如此曲解这首民谣的本意。
看来,永乐皇帝已经知道这首民谣是经过萧仪修改过的,现在永乐皇帝便要将“歪曲事实、侮辱君父”的帽子扣到他的头上了。
朱高炽也没想到,自己只是提到了民谣,却被永乐皇帝拿来作文章,要治萧仪的罪。
“父皇,民谣本就有,萧大人只是略加改动,并无侮辱圣上的意思...”
“高炽、高希,你们一路北上,看到了什么?说!”永乐皇帝声色俱厉,一下子打断了朱高炽的话。
“陛下息怒,”高希立即回话,避免朱高炽被永乐皇帝训斥,“臣等北上,先是看到山东地界各处大树几无所存,邹县内外饥民遍地,普通的大青居然一万两一斤,到了顺天还碰到了强拆致死、官民对峙的事,桩桩件件都与新都城营建有关。”
高希平静地述说着所见所闻,都是事实,都是他亲历,不夸大、也不粉饰。
“如此说来,高希你也改了主意,反对迁都北平吗?”永乐皇帝直视高希,而之前高希是明确支持北迁的。
“不,臣支持北迁。”
“高大人,既然百姓的苦你都看到了,你为何还要支持北迁?你在外城搞的新城区开发工程,确实效果好,百姓得了好处,但皇城里的那些宫殿没法用你的法子。太监、官吏上下其手,借机搜刮民脂民膏。若不停止迁都,百姓的苦什么时候是个头...是个头啊?”说到此,萧仪哽咽了。
“高希,本宫和萧大人一样要问你,你既然看到百姓的苦,为何还要坚持北迁?”朱高炽问道。
朱高炽之前从未在“都城北迁”这件事上明确表态,但经历了北巡,亲身所见所闻这些事,足以令他的看法向“反对北迁”倾斜。
这也是太子朱高炽第一次在国家大事上,与高希观点相左。
“其一,都城北迁,朝廷的军事力量和财货资源便可以向顺天集中,再加上天子守边的气势,大明才能长久地保持对北边蒙古人的优势。”
“其二,太监官员腐败,并不是因为迁都才发生,朝廷应想办法惩治腐败,而不是停止迁都。”
“其三,新都营建的配套工程远未结束,应该推行新城区营建办法,让百姓从迁都中获益。特别是接下来的搬迁工程,不应广泛征用民夫,以减轻百姓负担。”
“高希所说,甚合朕意。”永乐皇帝说道。
“陛下,臣也赞同高大人的意见。”众人一看,原来是礼部尚书吕震。
这货向来媚上,毫无原则、操守可言,他本就是永乐皇帝的宠臣,就算没有高希说这一番话,他也会无条件支持皇帝的决定,众人不屑地瞥了他一眼。
“臣...臣不能认同高大人说法,陛下恕罪。”说话的是工部尚书宋礼。
高希此前曾任工部侍郎,是他的手下。
高希在任时,为工部争取到了今天六部中排行第二的实力地位。
在情感上,宋礼十分看重高希。在才干上,他也十分钦佩高希。
可是,他是一个实心眼的人,眼见的是新都营建耗费巨大。
他是工部尚书,再没人比他更知道工程的规模到底有多宏大,用了多少物力、民夫、畜力、材料了。
“臣附议宋大人的意见。”夏元吉再次表态,这是他的一贯态度,并不让永乐皇帝意外。
“父皇,如此多的臣工反对北迁,北迁令民力疲乏、财货耗尽,儿臣以为应该暂停都城北迁。”朱高炽恳求道。
“高炽,你是太子啊!你若不能以一国之君的眼光看待北迁,只是人云亦云,朕颇感失望。咳咳咳...”永乐皇帝用手帕捂住了嘴,咳了好一会儿才止住。
“陛下,应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太祖起事后,攻取应天方可雄踞一方,打下万世基业,应天为我大明龙兴之地。太祖定都于此,至今已开国五十一年,大明国势日盛。舍应天,而迁顺天。恕臣直言,是背弃太祖之英明决断,实不可为,实不应为啊!”萧仪又是一通直来直去的训话。
这回了不得,搬出了明太祖朱元璋。
你爸爸当初做的决定,在这里安家。你这个做儿子的,说搬家就搬家,你眼里还有你爸爸吗?
这下可彻底惹恼了永乐皇帝:“来人,将萧仪的官袍剥了,推出去......”
“陛下!”高希和朱高炽都大声叫了起来,阻止永乐皇帝将“推出去斩了”这句话说出口。
“陛下,萧仪赤胆忠心,是为社稷言事,直来直去,陛下是千古圣君,不应冲动行事。”高希劝解道。
“父皇,儿臣以为高希所言甚是。”
“咳咳咳...”永乐皇帝被萧仪气得不轻,喘了半天气,又咳了一会儿,才说道:“将萧仪押送刑部,严加议处。”
“你们还都反对北迁吗?”永乐皇帝身体虽然衰老了,眼神却依旧犀利。
他来回扫了眼前的这些臣子好几眼,除了高希和吕震明确表态支持北迁,其他人仍旧一声不吭。
“好好好...咳咳咳...朕明白你们的意思了。”永乐皇帝很失望。
“吕震,拟旨。”
吕震走到一边的案桌坐定,提起笔,只听永乐皇帝说道:“自永乐十八年起,改应天府为南京,是为留都。改顺天府为北京,国都迁北京,称京师。钦此。”
这条圣旨一下,迁都将成事实,再无悔改的余地,反对也没用了。
众人一惊,永乐皇帝又说出下一道圣旨。
“朕自即位以来,殚精竭虑、夙兴夜寐,谋图社稷至治。然,佞臣宵小当道,二于朕心,致国是不彰。今朕决意,设东缉事厂,有巡察缉捕内外之权,由朕统御,法司无涉。钦此。”
什么意思?我永乐皇帝勤奋治国,可是有人与我不同心,许多事办不了,现在设东厂,直属于我,司法系统管不着。
“啊!”
永乐皇帝说完,众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说,永乐皇帝要再设一个类似“锦衣卫”的直属自己领导的特务机构,说白了就是用来对付“不听话”的内外官员。
高希当然知道“东缉事厂”就是历史上臭名昭着的“东厂”。
锦衣卫是设在宫外的特务机构,名义上是亲军卫,属于卫所系统的一支。
可是东厂就不同了。历史上,它是设在宫内的,由皇帝宠信的太监担任“厂督”。
不过此时,永乐皇帝只是下诏要设立东厂,到底将东厂设在哪里,由谁来当“厂督”,还没想得这么细。
永乐皇帝只是下了狠心,要对付与他“对着干”的臣子。
众人还处在“新设东厂”的震惊之中,没想到高希站出来大声说道:“陛下,臣毛遂自荐,奏请任东厂指挥使。”
“啊!”众人这回惊得下巴全都要掉下来了。
原来你高希不仅仅是谄媚之臣,你还想当皇帝的狗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