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送队伍一路上并没有遇到状况,只不过中间下了一天的小雨,饶是如此蓝春也没冒雨前行,而是选择在就近的驿站休息,人不怕雨,但是火药怕水。
如今大明各行省之间的道路已经全部修成了水泥路,所以走起来非常方便,只用了八天时间就从应天赶到了北平。
朱雄英虽然贪玩,但是办起正事来还是非常靠谱的,带领着一众皇子走在队伍最前面,仪态举止丝毫不弱于朱标。
“蓝春哥哥,听说北平的皇宫比应天皇宫足足大了一倍,里面除了坤宁宫和皇爷爷经常住的地方没变以外都变了,我还有点小期待呢。”
跟着后面的蓝玉听到这个称呼想撞墙的心都有了,这都什么辈分呀,朱雄英本应叫蓝春叔叔,结果现在一口一个哥哥叫着,不过他也插不上嘴,毕竟就连朱元璋和朱标都没意见,自己瞎操心啥。
蓝春正在思念远在应天的闺女,突然被打断心情还有点不高兴。
“雄英呀,这皇宫修的再好也不是你的。现在是你皇爷爷的,未来是你父王的,然后才是你的,你跟着兴奋什么?”
“在我看来你还不如想办法把应天的皇宫修缮一下呢,那地方养老特别适合。你呢也加把劲,争取早点把你父王从皇位上赶下来让他回应天养老,这样一来你就能霸占北平皇宫了。”
蓝春聊的就是平常百姓家中很常见的玩笑话,希望后辈子孙有出息,长江后浪推前浪,争取早点让老一辈人休息。
但是这话放在皇室就不一样了,在皇室这就是谋权篡位,大逆不道之事,也就蓝春敢开这样的玩笑,旁边其他人一个个双目看向天空,好像什么也没听见似的。
“蓝春哥哥,你就不怕这话被皇爷爷和父王听见治你的罪吗?”
“切,你皇爷爷和父王如果知道你有这种志向指不定多开心呢。这种话在其他朝代是禁忌,但是在你皇爷爷和你父王心里就是对他们的夸赞。”
“你本来就是大明第三任皇帝,你皇爷爷和父王也对你寄予厚望,所以他们巴不得你超越他们呢。”
“等你什么时候能独当一面了,然后一拍桌子对你父王说:朱标,我朱雄英要这皇位,你可以回应天养老伺候皇爷爷了。”
“相信你父王听到这话后绝对会屁颠屁颠收拾东西跑回应天,然后不再过问朝中之事乐个清闲,根本就不用你送,跑的比兔子都要快。”
朱雄英听后没有反驳,因为他清楚蓝春说的是实话。历史上祖孙三代能有此信任的皇室也就朱元璋和朱标这一脉,可能政务上会有分歧,但是感情绝对比其他皇室要强不止一星半点。
聊着聊着一行人就走到了北平,李景隆带着一应人等在城门口迎接,这种事他熟,办的非常体面。
“恭迎太孙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如今朱雄英身份是太孙,没有一个人敢怠慢。
“平身,诸位修建皇城辛苦了,等一切安定下来后本宫会为你们在皇爷爷面前请功的。”
“谢殿下!”
朱雄英画饼也是一套一套的,掌权者惯用说辞。
“走吧,先进城,六部官员还要安置东西。”
没有在城门口当显眼包,朱雄英直接下令进城。
“进城!”
蓝玉一声令下队伍有序进城,这次不仅运送六部重要文书,而且还带了大量内侍来打扫皇城卫生。
朱雄英一行人就住在燕王府,没有去住新皇城,毕竟朱元璋还没来呢。刚刚安顿好后朱雄英就迫不及待想要去皇城看看,于是在蓝春带领下一行人来到皇城。
“哇塞,这就是传说中的昆仑奴吗?好黑呀他们,而且身上一股什么味道,好刺鼻。”
刚到皇城朱雄英就见到一群黑奴正在搬运东西,这还是他第一次见,所以没忍住发出感叹。
“殿下,这些都是从海外带回来的劳力,目前正在做最后清理,等到皇爷驾临时一定能完工,我这就去让他们滚远点。”
这些不用李景隆说蓝春都知道,内城已经彻底完工,只有外城还有一部分没完成,不影响大局。
“不用,让他们继续干活吧,我去内城看看。”
朱雄英没有给李景隆拍马屁的机会,一行人来到内城后蓝春朝后一招手。
“朴公公,这里就交给你了,我要皇爷和娘娘来这里的时候一尘不染,并且直接就能入住,需要什么你尽管去采买,一切花销记账。”
“奴才遵命!”
朴无道是王景洪的干儿子,所以这次才被提前派来打扫皇宫。
“还有,我不希望你带来的人手脚不干净,如果发现直接打进锦衣卫诏狱,相信你也明白诏狱是什么地方,不要让你干爹丢人。”
“奴才明白,谨记公子教诲!”
安排完内侍后蓝春又看向蓝玉。
“爹,你带兵先行接管皇城防卫,等禁军过来后再换防。”
之前都是徐允恭带兵护卫皇城,现在蓝玉来了他就解放了。
“好,我这就让人过来。”
“还有,进去后再对皇城里面全部搜查一遍,确认已经完工的地方是否空无一人或者被做手脚。”
先一步到北平可不是来享福的,而是要保证皇城的安全和正常运转,等皇帝到后直接就能入住。
随着蓝春一声声令下大量士兵涌入皇城,这里以后就不再是可以随意走动的地方,去哪里做工都需要带领。
“蓝春哥哥,我们两个到处转转吧,我想先参观参观。”
朱雄英也有自己的责任,他要负责检验皇城是否合格。
“走吧,毕竟以后这里可是你要住几十年的地方,哈哈。”
没有带太多人,因为皇城地形不能被太多人知道,就连修建的工匠都是分开做活,不会知道全部地形。除了仅有的几个人外没人知道皇城全部地形。
一行人就这样漫无目走在皇城中,奉天殿,坤宁宫,御书房这些都是朱雄英巡视的地方,他最有发言权,毕竟那是人家从小长大的地方。
远在应天的朱元璋也在打包收拾东西准备搬家,这一次的队伍可比蓝春他们庞大多了,满朝文武,后宫嫔妃,勋贵国公,还有他们的家眷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