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今年已经36,正值壮年,胸中豪情壮志,正欲蓬勃而发,虽然对面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但绝不会无缘无故前来拜见,这小子肯定有目的。
袁崇焕:“若如此,袁某谢过公子。只是不知,公子因何助我?”
李延庚说道:“并非相助袁大人,而是助天下汉民百姓!”
袁崇焕心中一震,对李延庚有了几分信任,问道:“公子名讳,可否赐下?”
李延庚:“小子李缚苍。在张家口有商号,在福建有船队,在登州有工坊!”
袁崇焕被惊到了:这才十几岁的娃娃,居然有如此庞大的产业!到底是什么来头?
袁崇焕又问:“公子刚才说,要帮助天下百姓,为什么不是为朝廷效力?”
李延庚说道:“华夏自古存在,大好河山几千年来傲然屹立。而朝代频繁更替,出一个朝廷,就要让子民效忠它,这没道理!
国家是百姓的国家,因为有了百姓才有国家,没有了百姓,那就只是一块荒地。
铁打的国家,流水的朝廷!不变的是百姓!
因此,小子才说,要助天下百姓。
如今建奴南寇,残元死而不僵,贵州红苗、山东白莲、陕西流民皆有作乱迹象,敢问袁大人,因何如此啊?”
袁崇焕倒吸一口凉气,自己原来小瞧了这个小子!
袁崇焕顺着李延庚的思路,不确定地说:“难道是百姓出了问题?”
李延庚:“不是百姓出了问题,百姓永远不会出问题!出问题的是朝廷!是朝廷让百姓吃不上饭!”
袁崇焕问道:“建奴南寇,是什么原因?”
李延庚:“辽东的百姓吃不上饭!”
袁崇焕:“残元屡屡侵袭大明疆土,为何?”
李延庚:“残元的百姓吃不上饭!”
袁崇焕:“红苗、白莲作乱,为何?”
李延庚:“贵州和山东的百姓吃不上饭!”
袁崇焕:“陕西的百姓也吃不上饭!”
李延庚笑道:“恭喜你,都会抢答了!”
袁崇焕:“公子认为,所有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何处?”
李延庚:“在皇帝,在朱家!”
袁崇焕沉默了,这些问题他也有感觉,只是没有这么针对性的想过。
听到李延庚的一番话,袁崇焕仿佛顿悟了!
他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李延庚说的百姓,于是问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百姓就是皇帝的百姓,公子现在要救助百姓,是要与皇帝争抢百姓吗?”
李延庚哈哈大笑,这个袁崇焕,到底是青史留名的人物,这么快就想到了李延庚的想法。
李延庚说道:“救助百姓,是目的,而不是为了什么目的而使出的手段。
本公子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救助百姓!”
袁崇焕撇撇嘴:我信你个鬼!你这小子坏得很!
袁崇焕:“刚才听公子说,来自抚顺?”
李延庚:“小子祖上原来在辽东做生意,还能活得下去,但建奴攻陷了抚顺,小子就只能逃离家乡。
身处乱世,报国无门,也只好经商获利,多少帮助穷苦百姓一点。”
袁崇焕:“所有的症结都在皇帝一人,这个天下人谁也改变不了。但是,仅仅就建奴而言,公子有何建议,能除此害?”
李延庚:“给他们饭吃!”
袁崇焕:“大明的百姓都吃不上饭,哪有粮食给建奴?”
李延庚:“袁大人,你可听说高粱、玉米、土豆、红薯?”
袁崇焕:“略有耳闻!听说产量奇高,尤其是土豆,亩产居然有五六十石,简直无稽之谈!”
李延庚:“所以,袁大人就没有试一试,更没有推广?”
袁崇焕:“此等违背常理之事,岂有试一试的道理!不光是本官,朝廷上下,就没有人相信的。”
李延庚:“袁大人也没有去种植土豆的地方去看一看?”
袁崇焕:“妖言惑众,不值一去!”
李延庚:“小子有一把火铳,三息之间,可发九弹,袁大人可相信?”
袁崇焕:“妖言,啊哦,不是,这个,本官不信!”
李延庚说道:“请袁大人找一个清静无人之地,本公子可以让袁大人见识一下。
不是未经之事,都是妖言惑众。”
袁崇焕:“公子的意思,就是本官见识浅薄,乃井底之蛙?”
李延庚:“然也!”
袁崇焕到底还不是后来的袁督师,养性功夫还不到家,听到李延庚的话,当即脸上写满了生气两个字。
李延庚从带来的木盒子中,拿出三才杯,递给袁崇焕,说道:“袁大人且看,依你之见,此杯价值几何?”
袁崇焕接过三才杯,仔细端详,不禁呼吸急促!
这是水晶杯啊!还不得几百两银子?
袁崇焕不敢瞎猜了,问道:“莫非,此物甚是廉价?”
李延庚笑道:“售价百两,还是本公子的出货价,市面上,应该在三百两以上。
但是,本公子可以告知袁大人,此物的成本,买不到一钱银子!”
袁崇焕大惊,手上一抖,差点就损失了三百两银子。
袁崇焕:“公子的意思,高产的粮食不是谣言,如果全国种植,天下百姓就有吃不完的粮食。
而这些粮食,也可以给鞑子种植,他们有了饭吃,就不会侵扰大明?”
李延庚:“袁大人高见!”
袁崇焕有摇摇头,说道:“朝堂之上,有很多大儒,他们对没见过的东西,非常抵触,绝对不会相信天下会有如此高产的粮食。
即使相信了,也绝对不会同意让蛮夷番邦种植。
这可是他们的宝贝啊!”
李延庚:“皇帝不是一言九鼎吗,只要皇帝同意,一道诏书,颁布天下,谁敢不从?”
袁崇焕叹息道:“如今可不是洪武老皇爷的时候了。官吏们阳奉阴违,皇帝的诏令都出不了紫禁城!
还有,天下百姓都有了饭吃,谁给权贵做奴隶?”
说到此处,袁崇焕忽然明白,自己被李延庚绕进去了,自己被自己说服了!
袁崇焕终于明白,李延庚的话是对的,所有的问题都出在皇帝身上,而表现在百姓造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