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
“少年之事,若不是这天幕内容的出现,朕都快要忘记了!”
“像当年朕每日苦练,这才练出了这么一身武艺出来,若没有这一身武艺,朕也没机会去打天下!”
“可到了我大宋后世子孙的身上,怎么就软弱无能到了这种地步?”
赵匡胤在看到天幕上自己的少年模样时,眼中满满的感慨和怀念,其中还有一丝困惑。
少年时的赵匡胤对于练武一事乐此不疲,认为自己总有一天,可以靠这一身武艺闯出一片天!
而事实证明,赵匡胤他也确实是实现了少年时的梦想,硬生生打出了一个大宋。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匡胤他内心也有一个疑惑。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为什么后世的大宋皇帝跟自己却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与敌人割地赔款,杀害忠臣这种事情,赵匡胤他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出来的!
就算要做也没有脸面,如此光明正大地做,生怕后世之人不知道一样!
那一个个胆小懦弱的样子,你哪怕跟赵匡胤说这些人不是自己亲生的,赵匡胤他内心也会相信!
一旁的赵匡义看到天幕中的兄长年少模样时,眼中带着对其的钦佩。
赵匡义小的的时候,常常能看到赵匡胤练武的样子。
那真的是每天都在习武,没有一天是停下的。
他也曾尝试过去练武,但没过多久就被其中的累给放弃了
当时的赵匡义又岂能想到,自己的兄长真的能凭借打出一片天。
…………………………………………………………………
【好习武的赵匡胤,在少年时期自然不是一个安分的主,个性强悍,好赌,爱打抱不平,嫉恶如仇,平日里也没有少给家中惹上麻烦!】
【公元944年,18岁的赵匡胤和贺氏成婚,赵匡胤为了寻求建功立业的机遇,选择离家出走前往他地!】
【公元949年,赵匡胤遇到了当时在河中平叛的后汉枢密使郭威,这郭威就是赵匡胤人生中的第一个恩人!】
【郭威见赵匡胤为人相貌不凡,风貌雄伟气度过人,内心便起了好才之心,直接将赵匡胤招到了他的帐下!】
【从这一刻开始,赵匡胤他的人生正式进入了全新的篇章!】
【公元951年,郭威在推翻后汉隐帝的统治之后,夺取帝位建立后周,赵匡胤他这一下子就成为了从龙之臣!】
【郭威在称帝之后,任命赵匡胤禁军将领,东西班行首,属“殿前诸班”,命令其负责皇都内外的安全事宜!】
【只要是一块金子,无论到哪里都有发光的地方,赵匡胤他也是一样!】
【郭威的义子柴荣非常欣赏赵匡胤,直接就将赵匡胤调到了他的麾下,转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公元954年郭威去世,因其膝下无子,便由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而赵匡胤则继续执掌禁军,从作为一个从龙之臣,一下子就变成了柴荣这个新帝的心腹!】
…………………………………………………………………
大汉
“这郭威和柴荣都是识才之人啊!”
“若不是这二人的赏识,这赵匡胤估计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磨砺,也不会这么快的就成为禁军统领!”
“就如臣一样,要是没有陛下您的赏识,臣现在估计还是一个养马奴而已,哪里来的机会领兵实现理想!”
卫青看着赵匡胤的经历,感慨着对方的好运,也认可这郭威和柴荣二人的眼光。
那赵匡义要是没有这二人的赏识,怎么可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成为禁军统领?
要知道能够成为禁军统领的人,无一不是皇帝最为亲信的人。
要不然怎么可能会将皇都安全,就这样交在对方的手中。
“卫青,此言差矣!”
“正如着天幕上的内容所说,是金子无论什么地方都能发光,若没有这郭威和柴荣二人的赏识,这赵匡胤靠自身本领也会得到重用!”
“再说了,那赵匡胤若不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他又怎么会得到这二人的赏识,到头来还得是靠自己!”
“若没有卫青你的才能和军事能力在,朕怎么可能打得赢与匈奴的大战?”
“你不要说这种妄自菲薄的话,你可是朕的大将军!”
对于卫青所说的这番话,刘彻在听到后则是持反对意见。
又或者说在刘彻看来,卫青所言太过于绝对,把自己看得太低了!
如果不是自身有才,就算有再多人的赏识又有什么用?那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
那卫青要是没有自己的话,那可能还是一个养马奴。
可自己要是没有卫青的话,自己也没有任何把握能打赢与匈奴人的大战。
…………
宋朝
“太祖,世宗…………”
“这二人也是何等的英雄豪杰啊!特别是世宗柴荣!”
“要是世宗柴荣人还在的话,以世宗的威望和能力,这天下估计已经让其实现一统了!”
“若世宗还在,朕就绝对不会有机会成为这大宋皇帝!”
“可惜了,天有不测风云………”
在看到柴荣和郭威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上的时候,赵匡胤的言语中明显是有感激和愧疚存在的!
当年若不是因为他们二人的赏识,赵匡胤他也不可能升的这么快,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一跃成为一个统领禁军之人!
自己的人生,也是在遇到他们之后才正式开始的!
但在看到周世宗柴荣的名字时,赵匡胤身上是出现了丝丝愧疚的!
无论如何,赵匡胤他在柴荣死后都是做了对不起对方的事情!
这些年来,能够让赵匡胤愧疚的人和事情几乎没有,而这柴荣则是其中之一!
正是因为内心的这份愧疚。
赵匡胤他在建立大宋后,才会想方设法的去弥补那对孤儿寡母,他想要用这种办法来减少自己内心的愧疚和歉意!
不管怎么样,自己能够建立大宋,那也是占了这一对孤儿寡母的大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