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豪华的都市公寓楼外,众多完颜家族的高层互相瞪眼,怒火在他们眼中熊熊燃烧,似乎要将对方彻底毁灭。
至于完颜阿骨打的生死,对他们来说已无关紧要!毕竟,权力的游戏里,情感又有何用?
“该死,按照常理,父死子继是天经地义的。父皇离世,当然应由我们兄弟中的一人继承,叔叔你就别插手了。”
完颜宗望冷酷地盯着完颜杲说。
完颜杲冷笑一声:“荒谬,大金何时有过这种规矩?皇兄驾崩,若无才无德的子嗣,自然该由我们这些弟弟接位。”
“你们有能力镇得住大金的势力吗?”
“混账,完颜杲,你真是该死!”
完颜宗弼脸色铁青,愤怒地咒骂。
接着,冲突爆发只需一句话的总结:
“你看什么看?”
“看你又怎样?”
“再看,试试看?”
“试试就试试!”
交易一清二楚,当完颜阿骨打去世的消息确认,双方立刻拔剑相向,展开了一场腥风血雨的争斗。
整个黄龙府,无数士兵自相残杀,城外的部队也纷纷涌入,两股势力在黄龙府中激战,誓要置对方于死地。
黄龙府陷入了血腥的屠杀场!
……
在京兆市,一家名叫“醉仙阁”的高级餐厅,两个身着名牌西装的富豪商人面对面坐着。
“华兄,你觉得我的提议怎么样?”
其中一人问道。
“戴兄,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好,不过《大秦半月刊》是政府主办的,他们会允许我们在上面做广告吗?”
华姓商人仍然有些疑虑,他的家族从事纺织业,拥有巨额财富。
“为什么不行?你看上一期的报纸,商业版块有不少广告呢。”
戴姓商人非常确定地说,他经营粮食生意,从江南运粮到大秦,赚了不少,家里在全国各地都有粮店,生意庞大。
“但那些都是政府产业,我们商人也能参与吗?”
“不试怎么知道,胆大者富贵,胆小者挨饿。只要我们的业务能在报纸上露面,知道我们的人岂不是越来越多?只要名声响亮,生意自然滚滚而来。”
戴姓商人自信满满地说。
华姓商人咬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好吧,戴兄,那我们一起去新闻审核出版署问问。”
……
两人一起来到了新闻审核出版署,大门敞开,表明可以自由进出。他们走进办公室,里面一片繁忙,官员们穿着制服忙碌着,对他们视而不见。
他们在办公室里转了许久,未能找到负责人。正当他们失望准备离开时,被人拦了下来。
拦住他们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穿着官员制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两位来我新闻审核出版署有何事?”
官员和气地问。
两个商人交换眼神,说出自己的来意。然而,他们话音刚落,就看见官员脸上瞬间洋溢出喜悦。
“哈哈,两位请跟我来,找个地方详谈。”
官员热情款待,但两个商人隐约感到不对劲,这位官员是否太过热情了?
官员带他们来到一间安静的会议室,泡了茶,坐在他们对面说:“两位,你们今天所求之事,我可以保证没问题,可以办理。”
“但在报纸上登广告,需要付费。毕竟,政府印制和分发报纸都需要成本。”
“这成本可不小!”
官员话锋一转,明确了要收费的意思。
对面,两个商人互看一眼,齐声答应:“那是当然,我们虽是商人,但也爱国,为政府捐献一些资金是应当的。”
“没错没错,我们每人出一万贯。”
官员摇摇头。两个商人的脸色微变,华姓商人有点不舍地说:“每人一万五千贯怎么样?”
官员仍摇头,两个商人的脸色已有些难看:“那么大人需要多少?”
戴姓商人开口,他已经做好被狠宰一刀的准备。
“不不不,两位误会了,我的意思是你们可以在报纸上做广告,但需要付费,不是我要你们的钱,是你们花钱做广告,这笔钱要交给国库。”
“收费标准不同,按字数和所需印刷的报纸份数计算,都有标准,我不能乱收费,乱收费是要丢饭碗的。”
官员见两人有误解,连忙解释。
华姓商人问:“不知这收费标准是如何计算的?”
官员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表格,递给两人:“收费标准在这里,你们自己看。”
两人接过表格仔细查看。
收费标准:
1. 十字以内,刊登一千张收费一千贯;两千张收费一千五百贯;三千张收费两千贯;四千张收费两千五百贯。(以此类推)
2. 二十字以内,刊登一千张收费两千贯;两千张收费三千贯;三千张收费四千贯。
3. 三十字以内......
收费虽然不算便宜,但明码实价。
华姓商人和戴姓商人开始认真考虑,在报纸上打广告的效果,他们心里没底。但报纸受欢迎的程度,他们看得很清楚。
经过短暂的思考,华姓商人咬咬牙说:“这位小哥,先给我来二十字以内的,刊登五千张那种。”
...
-----------
新闻审核出版署的官员笑容更加真诚。
戴姓商人见状,也咬咬牙说:“我和华兄一样,二十字以内,给我登五千张,钱不是问题。”
“好的,两位,请随我来这边缴费。”
官员带领两人去缴费。他们先登记了信息,然后吩咐助手回去取钱。
数千上万贯铜钱堆积如山,他们不可能随身携带。
不久,两人的管家赶着牛车,拉来一车车铜钱来到新闻审核出版署。缴费后,他们都得到了盖有大印的凭证,这是新闻审核出版署的收费证明。
等下一期报纸出版,如果发现登载的数量不符,他们可以凭此凭证去告状。没有这个凭证,就算被黑了钱,他们也无处申诉。
然而,有了凭证就不同了,在大秦,谁不知道锦衣卫的威名。他们号称“贪官克星”,只要提供充足的证据,锦衣卫不会介意多抓几个贪官。
两人付完钱,拿着凭证各自回家。
...
半个月后,《大半月刊》第二期如期发行,这次印刷了五万份,但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街头巷尾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一个识字的人读着报纸,周围围了一大群人,专心倾听。在城市以外的广大乡村,这样的画面也时常发生。
为了推进皇权下乡,陈言派出的基层官员除了正常工作外,还新增了为村里人读报纸的任务。
首批敢于尝试,在《大半月刊》上大手笔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