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要你,你快起来。”林枝急切地说着,同时迅速起身将她拉起来,“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要自由身我就不去官府登记了,给你家的银子用工钱抵消。”
王小花这才如梦初醒,反应过来林枝话语中的含义,然而她对于自由身压根没有丝毫的渴望:“东家,我不要自由身,恳请您买下我吧。”
说完,王小花又试图跪下来,却被林枝眼疾手快地阻止了。
“东家,如果我不是自由身,我爹和我奶他们肯定会再卖我一次的,所以求求您......”话音未落,王小花已然哽咽起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她娘曾经打听过,知晓这位东家是个心地善良之人,叮嘱她要好好跟着东家做下人,这远比嫁给那些不知所谓的人要强得多。
林枝听了她这番言辞,不再继续劝说,只是神色温和地告诉她:“那好吧,给你一年的时间考虑,一年后倘若你后悔了,可以来找我。”
王小花连连点头,语气诚恳地说道:“谢谢东家。”
她表面上顺从地答应着,可内心却无比坚定地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自由身。
毕竟,在这个世间,正常人嫁人,生活都过得如此艰辛困苦,更何况她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陋,嫁人后的日子恐怕只会更加艰难险阻,充满磨难。
......
新店尚未开张,林枝一直都在那里培训员工。
在试工的三天时间里,有整整两天时间都在进行培训,只有能够坚持下来的人才能够成为正式员工。
幸运的是,这些员工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格外珍惜,培训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唱反调,一个个都听得聚精会神,极为认真。
虽然有好几个员工在学习进度上稍显滞后,但是他们态度良好,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努力,林枝也网开一面让他们过关了,只是反复叮嘱他们要在空闲的时间里将培训的内容好好补上来。
培训的第三天,崭新的家具陆续进场。
所有人都热火朝天地开始打扫卫生,为明天的首次营业做着全面的准备。
新店的空间相当宽敞,厨房设施完备,仓库里物资充足,就连水井林枝都让人来挖了一口。
一直到傍晚时分,该准备的事项都已筹备妥当。
接着,之前店铺里的锅具和小推车等物件,也都在员工们齐心协力之下顺利搬了过去。
从今往后,所有关于吃食的生意都将在新店中开展,至于那旧店铺,林枝计划改造一番,日后在这边售卖话本。
经过这一番精心的操作,新店终于迎来了即将营业的时刻。
在营业之前,林枝颇具心思地收买了一群小乞丐帮忙散布消息,以便让更多的人知晓小店开业的喜讯。
同时,林枝还让兄弟两个在学院里向大家宣告,即将有新话本发售以及之前话本的珍藏版发售的消息,让学子们也能及时获取到这一重要信息。
由于第二本话本的受众主要是女性,林枝特地邀请李芳华帮忙宣传,为此她特意给了李芳华《深闺趣事》的第二册让她提前阅读。
看过第一、第二册《深闺趣事》的李芳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她终于深刻地理解为何其他贵夫人每日都有倾诉不完的家事了,她们的生活真是充满了惊心动魄和艰难困苦。
和李芳华走得近的那些贵夫人,最近觉得李芳华怪怪的,她总是对她们流露出怜悯的目光。
----------二合一分割线---------------
“芳华,你最近怎么.......怪怪的?”
她们几个和李芳华走得近,平日里都是互称对方的闺名。
问李芳华的那个人正是女子抄书人员中的一个,当初因为家中有事,她并没有参与《深闺趣事》这本话本的摘抄工作。
不光是她,另外两人也是如此。自从江湖那本小说开始发行后,她们在婆家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顺利。
然而,这种顺心如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仿佛那段惬意的时光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
尽管她们依然有与婆家抗争的勇气,但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她们明白,道理并不站在自己这边,即便拼命争取,也无法改变现状。
李芳华看着她的眼神愈发复杂起来,连其他几个人也察觉到了异常。
\"去我家坐坐吧,大家一起。\"李芳华突然提议道。
众人环顾四周的环境和人群,立刻明白了李芳华的用意。
她担心在这里谈论的话题会被传播出去,所以选择邀请她们到冯家。
家人丁少,下人也少,相对应的是非就少,想安排个人去冯家探听消息挺有难度的。
她们去冯家,谈话可以更加私密和安全。
于是,一行人跟着李芳华来到了冯家。
李芳华热情地邀请着众人来到自己家的院子里,并将周围的丫鬟和婆子们都打发走后,终于要开始说正事了。
她一脸神秘兮兮地对其中一名女子说道:“阿俪,快打开这本《深闺趣事》的第二十页看看吧。”说着便将话本递给了她。
阿俪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听话地接过话本并仔细地翻看起来。
而其他几位夫人则好奇地看着这一幕,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过了一会儿,阿俪完全沉浸在了话本之中,看得十分入神。
其他几位夫人也不打扰她,转而开始低声交谈起来。
突然之间,传来一声巨响——“砰!”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把正在悄悄说话的夫人们吓得不轻,她们的身体都忍不住颤抖了一下。
接着,她们纷纷转过头去寻找声源,目光最后落在了阿俪身上。
只见刚才还在阿俪手中的话本此时已经掉落在地上,而阿俪则坐在那里,满脸怒气冲冲的样子。
很明显,刚刚那声巨响正是阿俪生气地摔书所致。
“阿俪,你没事吧?”其中一个夫人关切地问道,但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阿俪歇斯底里的哭泣声给打断了。
阿俪哭得伤心又气愤,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不停地流淌着,让人不禁感到心疼。
“呜呜呜......欺人太甚,他们欺人太甚!呜呜呜.......”
这群交好的夫人们一时之间面面相觑,她们不知道阿俪为什么会突然这样,于是纷纷转头看向李芳华,希望从她那里得到答案。
李芳华无奈地耸了耸肩,她指了指地上的话本,示意大家看看。
答案就在里面。
其中一个人捡起了地上的话本,翻到了第二十页。其他夫人也伸头过来一看究竟。
阿俪还在哭,李芳华也没有安慰她。
既然哭出来了,倒不如让她大哭一场把心中的郁气都发泄出来。
阿丽只是抽抽搭搭地哭了一小会儿就止住了哭声。
嫁人这么久以来,婆家人究竟是怎样的秉性,她心里早就有了清晰的底数。刚刚之所以哭得那般凄惨,主要还是因为心中的气愤占据了大头。
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后,阿丽静静地坐在一旁,耐心地等待着其他人将话本看完。
她们几人平日里关系十分要好,自己家中发生的那些纷纷扰扰之事她们也都知晓得清清楚楚,阿丽自然也不怕将家丑外扬。
毕竟她们自己平日里也总是吐槽家里人的种种不是,她们知晓自己家的情况,阿丽同样也清楚她们各自家里的那些是非。在彼此面前丢脸,也不过是她们之间的互相知晓罢了。
“阿丽.......”
不一会儿,她们几人便将话本那几页的内容匆匆看完了,她们满含同情的目光纷纷投向阿丽,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安慰她才好。
这话本的名字叫做《深闺趣事》,单看这书名,还以为是记录闺阁女子们生活中那些令人愉悦的有趣之事。
只有真正翻阅过话本的人才会明白,那里面所书写的根本不是什么充满欢声笑语的趣事,而是各种各样令人心惊胆战、甚至要人性命的糟心事。
与书名截然相反的内容,里面的种种事件没有丝毫的趣味可言。
“别喊阿丽,你们在翻开第三十二页、五十一页、七十........”李芳华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淡淡地扫视了一遍众人。
闻言,几位夫人,包括阿丽在内,再次把头深深地埋进了话本里面。
阅读总归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李芳华趁着她们专心看话本的间隙,自己则拿出了第二册的内容认真地看了起来。
她嫁得颇为顺遂,家里没有如同话本里面所写的那些乌七八糟的腌臜事,也从未想过后宅女人之间的明争暗斗竟然会比战场上的厮杀还要厉害。
“嘶!”
“哇!”
“........”
李芳华的耳边时不时传来众人的抽气声以及连连的感叹声。
“这这这........”
其中一人颤抖着手指着话本,一时间瞠目结舌,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好。
原来,里面女主身上所发生的那些事情居然和她们现实中所经历的有着七成相似。
有三成不一样的地方,只是因为话本里的主人公总能凭借着自身的聪慧化险为夷,处理事情恰到好处。
而她们却深陷泥潭之中,难以自拔,最终惹了一身的麻烦与不堪。
“这林娘子不会在我们家安插了眼线吧?里面的内容怎么和我们发生的事情那么像?”阿丽喃喃自语道。
她说话的声音虽然细小,但她们所在的院子人少,只有她们几个紧紧地靠在一起,所以大家都清楚地听到了。
其中一位夫人因为内心的恐惧而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两步:“这林娘子的手段也太......”
李芳华不禁嗤笑一声,轻轻地摇了摇头:“这话本什么时候开始写的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几人听了,顿时陷入了沉默之中。
虽然她们几个没有参与这个话本的抄写工作,但是李芳华却早早就参与其中了。她们参与的具体时间,彼此都是心知肚明的。
那时候她们家还没发生这些令人烦恼的事情。
也不对,其中有些事情其实已经是发生过的了。
当初抄录这本话本的时候,时间已经快接近年关了,她们家可不似李芳华家那样人丁稀少。
年关之际,需要准备繁多的东西,还有复杂的人情世故需要往来应酬,根本没有多余的闲暇时间,于是她们就没有参与新话本的抄写。
想不到就因为自己没去抄书,从而错过了这精彩的剧情,也让自己在过往的日子里受了那么多的委屈。
“你都知道书里面的内容了,怎么不提前提醒我一句。”阿丽埋怨地看向李芳华,眼神中满是嗔怪。
李芳华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你年后才来我家走动,我哪能清楚你年前发生了什么事?”
阿俪:“.......”
这个还真的是自己的错。
过年期间亲朋好友之间走动花费了她太多的时间,原本打算年初就来冯家拜访的。因为在婆家受了委屈,她年后在娘家住了好几天而耽搁了。
“我错了!”阿俪捂着眼,不好意思急了:“芳华,你能不能先把书借给我几天。”
毕竟是一起玩耍的人,平时相处起来就挺不要脸的,所以她不好意思也就一瞬间的事。
她脑子没有话本中女主的好使,遇到这些腌臜事情除了让自己委屈外,解决方法她只想着和离一条路。
可能也是因为她一直强调和离的事,即使在宅斗中处于不利于自己的地位,她婆家的人没敢闹得太过。
阿俪开口讨要话本,另外几个也纷纷开口讨要。
她们只是小县城的贵夫人,从未有过如此激烈的后宅争斗。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除了冯家的后宅安阳无恙外,县城里的其他贵人的后宅都起火了,个个都闹得不甚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