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脸色凝重,想着另立族谱之事久久无言。”
“另立族谱非同小可,是要背负骂名被人戳脊梁骨的,意味着背叛祖宗。”
“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若非必要谁敢谁会做。”
“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族人是什么德行二老很清楚。”
“老七刚才说的是对的,照这样发展下去肯定要出事。”
“正在二老犹豫不决之时,君海急匆匆的进了客厅。”
“见到爹娘眉头紧皱,君海还以为爹娘是担心自己的亲事。”
君海有些愧疚的问道:“爹娘,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老爷子瞥了儿子一眼,这才语气沉重的开口道:“老七建议另立族谱,你觉得该不该重新开?”
君海愣了一下随即大喜,单开族谱他早就想提了,想不到被老七抢了先。
“身为镇北军将士,将来注定要与镇北王府绑在一起。”
“娶了静姝进门,将来注定要与镇北王府共同进退。”
“镇北王府与那位迟早决裂,成则荣华富贵败则九族尽灭。”
无论将来成败与否,早些另立族谱对家里对族人都好,至少不会连累人。
“爹娘,儿子认为此事可行,族谱只记列祖列宗以及自家人。”
“各位叔伯兄弟一概不记,单独自成一脉与其他人毫无牵扯。”
“两个最出息的儿子都支持,二老此刻也偏向单开族谱。”
“老四刚才说的对,自成一脉,算下来也不算是悖逆祖宗。”
吃饭时老爷子脸色凝重的说道:我和你们娘商量过了,打算单开族谱。
“现在想问问你们的想法,若是大家都同意呢就单开,不同意就算了。”
“知道这事的只有君海和君陌,猛然听到要单开族谱,几人还有些懵。”
爹娘,儿子不同意,单开族谱意味着背弃祖宗,会被人笑话的。
爹娘,儿子也不同意,家里虽说日子好过了些,但也不能如此折腾。
爹娘,儿子和大哥二哥一样,单开族谱意味着从爹娘开始,怕是有些不妥。
“爹娘不在乎名声就罢了,难不成连子孙的前途都可以不顾。”
“几个孩子还在府学读书,此事若是传的人尽皆知,让他们怎么做人?”
“爹娘,儿媳也觉得此举不妥,能否再认真考虑下这件事。”
“三个儿子儿媳站出来反对,想维持现状不愿意折腾。”
“君瑶和君雅倒是无所谓,单不单开对她们来说其实都一样。”
“大半人反对这件事,二老有些为难的看向君陌,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二老的为难君陌看在眼里,这种事确实是有些令人难以接受。”
只不过为了自身小命着想,君陌还是开口说道:“单开族谱是我提的,目的是怕往后被族人牵连。”
“这种事确实是会被人说闲话,与一大家子的利益比起来,闲话算什么。”
村里几乎每家都有人读书,眼下只是在村里还好,往后的事谁知道呢。
“朝廷早有律令,商者三代不能科举也不得做官,隐匿实情重罚。”
“村里不少人都在做生意,说来也是有些好笑,本钱还是我给的。”
要不要和族人划清界限,你们自己考虑好就成,我个人是必须划分的。
“若是大家不想划分清楚,过段时间我去府衙把户籍迁走。”
君陌说完起身就走了,大家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老七饭都没吃就走了。
我和老七的态度一样,家里若是和族人划清界限,我的户籍留在家里。
“若是不和族人划清界限,回军营的时候我就把户籍改成军籍。”
“爹娘,大家慢慢吃我先走了,君海说完同样起身直接走了。”
“两兄弟的态度大家基本免疫,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二老是非常信任君陌的,当天就去找了族长和族老谈族谱的事。”
“族里本就不待见君陌,二老才开口老族长就同意了。”
“君陌的事好办,其他人想要和族人划清界限就不好办了。”
“老族长和族老们又不傻,怎么可能会把摇钱树往外推。”
“君老五是族里最有钱的人,大事小事都指望他出银子。”
“把他开除族谱这种蠢事,除非脑子有坑才会这样做。”
事实证明:“所有的原则底线在银子面前什么都不是!”
“二老拿出三千两银票,消了族谱上的名字还拿了户籍证明。”
“老族长和族老们承诺,此事只有在场众人知道绝不会传出去。”
“从今往后,族里的事君家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全凭老五心意。”
“二老当天就去了府衙,找到管理户籍的官员重新立了户头。”
“府衙官印盖上的那一刻,二老还有君瑶和君雅姐妹归君陌养。”
“君海的户籍本就是单独的,消了族谱上的名字就好。”
“其他三房户籍也是单独的,只是消了族谱上的名字。”
“从今往后,即使是村里那些族人闯下滔天大祸,也和自家无关。”
“二老改了户籍带走两个妹妹,君泽夫妇要说没有意见是假的。”
“赡养父母本就是大房的事,不知道的还以为大房亏待父母呢。”
“君瑶和君雅两人倒是无所谓,跟着大哥和老七没什么区别。”
“自从二老改了户籍后,大家聚餐的地方就变成了玉墨居。”
“二老也搬到玉墨居住,主院那边只有大房一家人住。”
“连续休养了三天后,老王妃这才提起静姝的亲事,顺带还问了君陌。”
“难得有个好机会,夏北自然是各种抹黑君陌,提醒岳母大人认真考量。”
“夏北甚至提出要换女婿,直言不讳的表示想要君海当姑爷。”
“夏北这种奇葩要求,老王妃和凌千芊自然不可能答应。”
凌千芊当着所有人的面表示,雨薇的夫君只能是君陌,换谁她都不会认。
“当晚夏北就跪了搓衣板,连续好几天都被夫人赶了出来。”
“认真了解了君家的情况后,老王妃随即决定拜访君家,敲定亲事。”
“为了表示尊重,李氏还提前给君家下了拜帖,免得仓促上门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