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带找到了苏子,商议准备谋反推翻大哥周襄王,苏子询问如今咱们这点兵力是无法对抗周天子的。
王子带告诉他,你不要怕,我们以温地为大本营,联合戎狄进攻雒邑,到时候我做了周天子,赏赐你新的土地,封你做成周执政卿 ,苏子答应和王子带一起攻打册成周雒邑。
于是苏子和王子带去戎狄部落搬救兵,承诺将来分给戎狄财物和粮食布匹,让他们帮助自己攻打成周雒邑。
王子带召引了扬戎、拒戎、泉戎、皋戎和伊洛的戎人一起进攻成周雒邑,周襄王得到消息后大惊失色,于是赶紧求助郑国,秦国,晋国和卫国。
而王子带,苏子带着杨戎,拒戎,皋戎,洛戎进入都城雒邑之后,烧毁了都城东门。
卫国和郑国迟迟不出兵,那是因为齐桓公上次周公宰孔没有支持他封禅泰山,所以齐桓公暗示卫国和郑国,不去营救周襄王,让他知道知道没有齐国支持,他的王位随时都有丢掉的可能。
而秦穆公得知消息后,自己亲自率军前去雒邑营救周襄王。
而吕甥和郤芮劝谏晋惠公,得到周天子的支持,将会对晋国未来发展大有好处,不能让秦穆公独享勤王护驾的功劳,别忘了上次他老祖先秦襄公就是靠着勤王镐京,从一个士大夫一跃而起成为一方诸侯。
于是晋惠公让狐射,郤芮带兵前去雒邑营救周襄王,试图得到周襄王的拥护。
晋军和秦军一前一后来到雒邑,周襄王眼看顶不住了,看到秦国和晋国救兵来了,
于是高兴万分,于是里应外合三路夹击群戎,群戎一看秦国和晋国军队来了,于是大败而逃。
秦国军队立即派兵保护王城 ,而狐射和郤芮继续追杀群戎,而王子带和苏子一看晋国,秦国出动军队,立即逃回温地。
群戎一看打不过晋国军队,于是就和郤芮求和,狐射道。
这些戎狄和咱们中原人势同水火,不如将其赶尽杀绝,以绝后患,再说了这些戎狄紧挨着咱们晋国,早晚也是个祸害。
郤芮则不这么认为,他告诉狐射,你说的没错,但是站在晋国的利益上看,不如和群戎议和,留着戎狄在周襄王身边,周襄王就离不开咱们晋国。
齐桓公虽然厉害,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帮助周襄王调解他和戎狄关系,然后再去帮他讨伐王子带,今后周襄王定然对我们感恩戴德。
晋国只要能得到周襄王的重用,我们就可以逐渐代替齐国,成为未来的霸主。
狐射点头道:“大司马言之有理,狐射愿意听大司马吩咐”。
于是郤芮决定和杨戎,拒戎,泉戎,洛戎,皋戎和谈,郤芮告诉他们,只要你们听晋国的号令,暂且与周天子和解,尊王,我们晋国就不会将你们赶尽杀绝,五戎首领表示愿意和谈,今后听晋国号令。
公元前659年秋天,在晋惠公的斡旋下,五戎戎人与周襄王正式讲和,并且表示愿意尊姬郑为天下的王。
周襄王为了稳住局势,也表示愿意承认戎狄成为周朝的臣民,双方为了表示诚意,周襄王迎娶了狄皋戎公主隗氏为王后。
而戎狄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愿意和周襄王组成联军,前去温地讨伐王子带和苏子。
公元前648年夏,五戎再次组成联军,不过这次不是攻打雒邑,而是要帮助周襄王攻打王子带,周襄王派出大臣颓叔 ,桃子为王师主帅和副帅和戎狄兵分两路进攻温地,讨伐王子带。
王子带和苏子这下傻眼了,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帮手五戎,由于晋国和秦国干涉,转眼间变成了敌人。
温地原本就是是个小城,根本经不起两路大军围攻,王子带一看情景不对,立即和苏子放弃温地出逃。
王子带和苏子一路狂奔,流亡齐国,齐桓公得知王子带失败逃到齐国,于是和管仲商议,如何处置王子带。
管仲如今年龄大了,身体不好,齐桓公来见他时候,管仲重病在床。
管仲听闻王室内乱,王子带逃亡齐国,于是告诉齐桓公,既然王子带流亡齐国,咱们不能杀了他。
主要原因是这次齐国并没有去帮助周襄王平乱,主要功臣是秦穆公和晋惠公,而且在晋惠公的斡旋下,周襄王才能和戎狄讲和,借着戎狄军队打败了王子带。
所以今后周襄王一定会重用晋国和秦国,这样一来,对我们齐国极为不利,所以要留着王子带,好给周襄王一个警告,齐国随时都能让王子带继位,要挟住周襄王,就看周襄王如何对待齐国。
齐桓公道:“那要是周襄王让我们诛杀逆贼王子带,我们如何应对”。
管仲道:“那就告诉他,即便王子带有错,咱们中原有点是诸侯,齐国一向支持周王室,但是周襄王却和中原死敌戎狄坑壑一气,并且还娶了戎狄之女为王后。
周天子带头违反礼法,所以周襄王和王子带都有错误,既然王子带已经知错,天子应该仁厚,放他一条生路”。
果不其然,周襄王得知王子带逃到齐国,于是派使者前来齐国,要求齐桓公维护周礼,诛杀逆贼王子带。
齐桓公就那管仲那套说辞,明确表示不会杀了王子带,相反还劝谏周襄王要仁德治天下,兄弟和睦,天下才能太平。
消息传回雒邑,给周襄王气得半死,但是他也不敢说些什么,因为齐桓公手里有个王子带,自己要是和齐国闹翻,齐国立王子带为王,自己肯定会被齐桓公弄死。
周襄王心中暗自思忖道:“哼!反正本王尚且年轻力壮,有的是时间与精力跟你齐桓公慢慢周旋。
我就不信耗不死你这老家伙,等时机一到,再将那可恶的王子带除掉,如此一来,这档子事儿便能轻松了结啦!”
在此之后,齐桓公派遣大夫仲孙湫专程前往雒邑朝拜周襄王。仲孙湫此行肩负着重要使命,既要当面向周襄王解释有关王子带的一系列事宜,还要竭力从中调解周襄王与王子带之间剑拔弩张的矛盾,并恳请周襄王宽宏大量,饶恕王子带所犯下的过错,让他们兄弟二人能够摒弃前嫌、重归于好。
倘若此次调解能够顺利达成目的,那么晋国势必会再次被边缘化,难以插手王室事务,这对于齐国至为重要。
然而,事与愿违。当仲孙湫抵达雒邑后,他敏锐地察觉到,此时此刻的周襄王对齐桓公之前的种种行为已然怒不可遏,根本不愿意给齐桓公丝毫面子。
面对周襄王如此强硬且毫不妥协的态度,仲孙湫深知此时若贸然在其面前提及王子带之事,无异于火上浇油,非但无法完成使命,反而可能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仲孙湫决定暂时避而不谈王子带相关话题,匆匆返回齐国,如实地向齐桓公禀报了在雒邑的所见所闻。
听完仲孙湫的叙述,齐桓公明白想要在短期内得到周襄王的谅解几乎是痴人说梦。
经过权衡利弊,齐桓公最终决定暂且将王子带扣押在齐国,以此作为日后与周襄王谈判的筹码,以防万一。
就这样,随着齐桓公的这一决策,齐国与周王室之间曾经甜蜜的合作关系宣告结束,双方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起来,不再像从前那般和睦融洽。
欢迎阅读下一章,楚成王灭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