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债券的钱到位,这几年闽辽不断修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已经越来越多,铁路进一步铺开。除了已经修成的大连到瑷珲,齐齐哈尔到三江口的以尔滨为中心的十字铁路干线,立刻同时开工两条重要线路,一条奉天(沈阳)往南通往山海关,一条沿着黑龙江修建,西到兴安岭,东到三江口。
这两条都是上千公里长的大干线,修成之后,东北铁路将超过五千公里。
两条铁路各招募了三十万工人,多段同时施工,可以在两年内完工。这种人力储备,能把俄国人馋哭。
同时也让俄国很忌惮,反复提醒清政府,小心闽辽修建的铁路线,尤其是山海关铁路,这肯定是冲着大清去的。作为对冲,俄国希望能通过蒙古,修建恰克图铁路。
俄国人虽然没有先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但早就为这条铁路做好准备了,伊犁大铁路从莫斯科出发,往东先连通到车里雅宾斯克,然后才往东南进入哈萨克,显然是有准备的,一旦西伯利亚铁路修建,只需要从车里雅宾斯克往东延伸就是了。车里雅宾斯克到恰克图接上张库铁路,就能直达最大的内陆口岸张家口。
清政府这几年被铁路折腾的听到洋人要修铁路就头疼,这也是为什么提前十年开启了自办铁路的进程,否则左宗棠就是喊破喉咙也没人搭理。
东北大建骨干铁路的同时,也鼓励私人修建铁路,颁发了一条铁路法,私营铁路必须接受国家管理,采用与干线相同的轨距标准,运行相同的时刻表,政府有权在战争期间征用私营铁路。
东北全域开放支线给私人,一时间大量铁路开始招股。以前哈大铁路就有一批股东,国有化只是收购了他们的股份,而不是没收。这批人非但没有亏损,反而赚了一笔溢价,也吃了几年股息。他们了解铁路,知道铁路很赚钱。很多银行直接带头招股,股息最高甚至高达15%。基本流程是,缴纳一笔押金,然后得到政府批文,接着发布公司章程,接着筹集资本,开始动工。
短短几个月之内,东北甚至有十条铁路同时施工的盛况,被铁路公司雇佣的工人人数高达百万,很是缓解了救灾的压力,也在中国掀起第一次铁路修建狂潮。带动了大连造船厂的炼钢厂、施耐德公司的炼钢厂规模一再扩大,两大钢铁公司都不断新增炼钢高炉,一年时间兴建上百座高炉,年产钢量达到了20万吨,在全世界仅次于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竟然超过了俄国。
即便如此,短期内竟然还要进口大量钢轨,铁路构建。英国钢铁业再一次打开了闽辽市场,进口量激增。
所有领域都围绕救灾而动,却越来越有些吃力,濒临极限。
过完年的春天,每天涌入难民都在激增。长城以外,从大同、张家口和山海关出关的难民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向东北行军,队伍看不到尽头。每十里有一处救助站,在此只能喝上一碗热粥,领一个馒头,接着继续前行。饿死的很少,但病死的不少。灾民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有些人走着走着,坐着休息一下,就再也没有起来。
闽辽已经全部动员,新的军屯已经无法继续设立,因为最基层的军官已经不够用,总计已经设立了3万个军屯,囊括1000万人口。此时全部动员,老军屯效率极高,新的军屯只能将壮丁组织起来训练,开荒而已。
到了五月,施里芬紧急求见刘勇强,刘勇强现在就怕见他,却不敢不见。就怕他说整个管理系统崩了。
“必须开放老军屯,每个屯接受一倍的灾民。除此已经无法安置更多灾民了。”
灾民的渠道,一个是设置新的军屯,一个是发往铁路工地,但现在两个渠道都已经达到极限。
老军屯有1万个,一个军屯安置100户,翻一倍就能解决100万户难民。
“就按你说的办!”
还好有办法,不是系统崩溃了。本地人口数倍的外来人口涌入,一旦失控,这将是一场浩劫。
按照施里芬的要求,刘勇强以最高统帅的名义,命令所有军屯打开门,按照总参谋部的命令,安置难民。每家每户相当于都要接纳难民,为难民提供食物,村官负责监督。
道理很简单,命令很粗暴,可如何高效的执行下去,这没有一个高效的总参谋部,根本不可能做到。没有一通到底的村官制度,同样无法做到,这是皇权不下乡永远无法企及的动员效率。
尽管闽辽敞开大门,疏散了数百万人口,可饥荒还在整个中国北方蔓延开来。光山西就有五六百万饥民,曾国荃是巡抚,他这次展现出了极强的管理能力,大概是带兵时候锻炼出来的。动员乡绅,编组团练,维护秩序的同时,通过曾世家族的人脉关系,从官方,从私人渠道筹集到了上千万两银子用于救灾,可钱总像是不够一样,总有杯水车薪的感觉。
刘勇强对曾国荃的反应速度却还不满意,终于给他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几乎是最后通牒一般,给曾国荃两个选择,要么主动组织人出关,要么闽辽发三十万大军入大同、宣化替他组织难民出关。并且告诉他,一旦山西出现人吃人现象,闽辽军即刻入关。
四五百万饥民,已经压垮了山西的组织能力,靠官府救灾已经无法保证不饿死人。
刘勇强的底线是人可以小规模饿死,但不能大规模的互相吞食。
曾国荃采取了行动,但这次给刘勇强回了一封信,措辞十分强硬,警告刘勇强,他能攻破南京,就能守住大同。还暗讽刘勇强,如果真心救人,就该给他粮食,而不是要人。
刘勇强解释了一番,粮食从陆路送去山西,十担出发,只能送达一担,饥民往辽东靠近一步,粮食就能节约一口,同时还是发了一百万担粮食给曾国荃,他再也不回信了。
闽辽接收人口的速度再一次加快,从一个月三五十万终于在六月份超过了百万。这个规模持续到10月终于开始下降,这说明灾民疏散的高峰过了。
最后通过政府有组织的安置的人口,竟然达到了1500万人,其中超过1000万都是今年一年内逃荒过来的。最高峰一个月就涌入300万人,几乎撑爆了闽辽的运输系统。
好在这一套军事化的管理系统经受住了考验,每一个老军屯都塞满了人,每一个家中都多了一口人。可人还在增多,村屯之外扎起帐篷安置,此时只能开放这些老军屯,新军屯自顾不暇,根本没有相应的组织能力。
撑过光绪三年,陕西、山东、河南、直隶等省.旱情趋于缓解,但山西依旧严重。依然有数以万计的百姓,拖家带口的走西口出关。饿死人的事情开始增多,几乎每个省都在饿死人。
逃荒还在继续,不过每个月涌入东北的人数明显下降,维持在三四十万水平,东北的安置能力已经足够应对。至于养活他们,不是什么大问题。政府自灾荒出现苗头,就禁止了粮食出口,储备了海量粮食,东北两亿亩肥沃土地,每年产出足够养活七八千万人,即便再来多一倍难民也养得起,关键是将人口带过来很困难。
铁路起到了巨大作用,河南至少通过铁路输送出来300万人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疏散了如此多的人之后,对灾区是巨大的压力缓解,自产加外运的粮食,总算是没有出现大面积饿死人情况,人口不大量饿死,就不会出现人吃人现象。
国际上,战争还在继续。俄国跟奥斯曼帝国一番恶战,终于在年底取得决定性胜利,俄国人打赢了普列文战役,这一仗老实说奥斯曼帝国打的更好,俄国采取了密集冲锋的方法强攻普列文要塞,奥斯曼帝国装备了进口美国的温彻斯特1866式步枪,这是一种靠下拉连杆上膛的多发步枪,装填速度比俄国的伯丹单发步枪快了好几倍,于是大量杀伤俄军,让这款步枪成为明星,瞬间畅销。
俄国因为攻击这座要塞,伤亡,几乎被打残。付出巨大牺牲打下这座要塞后,沙皇立刻集中兵力,命令冒雪翻越巴尔干山脉,向奥斯曼帝国发动全面进攻。俄军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但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俄国倾斜。俄国还得到了巴尔干各民族的支持,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民族武装都派来联军,跟俄军并肩作战。
英国人心急如焚,将舰队开进伊斯坦布尔,对俄国进行威慑。
迫于英国的压力,俄国人翻过年攻下了伊斯坦布尔北边最后一座重镇亚得里亚堡之后,在面对已经向自己敞开了腿的东正教圣地君士坦丁堡,也只能压制冲动,逼迫奥斯曼帝国签订了一份城下之盟,《圣斯特凡诺条约》。
奥斯曼帝国放弃了除伊斯坦布尔周边之外,几乎欧洲地区全部领土。而这些领土大部分被纳入一个即将建立的大保加利亚公国,这个公国的领土包括了马其顿,从黑海一直延伸到希腊北部,拥有了黑海沿岸和爱琴海沿岸的土地。几乎贯穿了整个巴尔干半岛,这样一个大保加利亚,名义上仍然属于奥斯曼帝国,但由一位大公统治,只是名义上臣服奥斯曼帝国。俄国将在这个公国驻军两年。
通过控制大保加利亚,俄国彻底打通了土耳其海峡,不再受制于海峡的约束。
可对这样一份条约,英国强烈不满,发出通牒,一场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