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王(今河南沁阳)位于太行山南麓,地处河内地区(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的狭长平原)。
野王北靠太行山,偌大的太行山山脉为其提供了天然防御,尤其是太行陉(太行八陉之一)的南端在此附近,是连接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
野王城位于沁水下游沿岸,水源充沛,土壤肥沃,适合农耕,同时沁河也是军事运输的天然水道。
地处晋国东南,是控制通往周王室、郑地之间的交通枢纽,控制野王即可扼守太行陉南下之路,威胁中原。
野王周边为太行山前的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坦开阔,但西北方向靠近太行山处有丘陵起伏。
野王周边除沁河外,附近还有丹水等河流,形成密集的水网,既利于灌溉,也在战争中成为防御或阻敌的天然障碍。
黄河故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曾多次改道,河内地区部分低洼处可能存在沼泽湿地(如“荥泽”以东),但野王因地势较高,受洪水影响较小。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气候温暖湿润,野王周边植被茂密,山林资源丰富,太行山南麓的森林覆盖率较高,人马通行非常不便。
野王整体地貌以山前平原加沁河河谷为主,兼具了农耕潜力与军事险要,是晋豫之间的战略咽喉。
其地形特征(靠山临水、通道狭窄)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晋楚两国交恶,晋楚在东南的屏障郑国也被楚国覆灭之后,野王的地位更是突显。
野王周边有州邑,可以控制黄河渡口,连接郑、卫两地。
野王以东,黄河以北有怀邑(今河南武),是河内粮仓之一,是晋国南部战线的重要支撑点。
野王西北,太行山南麓有轵邑(今河南济源南) ,能扼守轵关陉(太行八陉之一),是晋国南下中原的要道。
在野王东南,黄河以北有温邑(今河南温县西南) ,如今也是晋楚双方直接对战的最前沿。
野王西北,太行陉北端是,高都(今山西晋城) 控制太行陉,连接上党与河内。
野王以北是泫氏(今山西高平) ,乃是党盆地中心,也是上党的门户。
野王东南,黄河南岸是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 ,天下咽喉所在,敖仓所在地,控制黄河漕运。
这荥阳本是郑国防备晋国的重镇,只是楚国攻破郑国的国都新郑之后,荥阳的郑军就直接归附了赶来支援郑国的晋军。
野王以东,黄河北岸是卷邑(今河南原阳西) 河内防线的重要一部分,是与楚军的对峙前沿。
野王以西,王屋山南麓是,原邑(今河南济源西北) 晋国早期扩张的重要据点,也是连接晋国武隧、河东之地的要道。
野王西南是向邑(今河南济源南) ,小型城邑,曾为周大夫封地,后被晋国所并。
野王以东,太行山南端有要塞孟门(今河南辉县西) ,可以扼守太行山东出要道,防御如今楚国卫地的屏障。
晋国河内核心区域以州、怀、温、轵、荥阳等城邑构成河内经济军事圈,以野王为中枢,构造如今的晋国南线战区。
晋国利用野王的周边山川形胜之地,再加上十二万大军构造了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挡住了楚国征北将军荆云麾下差不多二十万大军近一年之久。
州邑位于黄河北岸,是扼守黄河古渡口的关键所在。
在黄河对岸就是连绵不绝的楚军大营。
楚军已经采取过泅渡、羊皮筏子等渡河方式偷袭州邑,但都没有得手。
楚军大营帅帐之中,主将荆云端坐在帐内,副将芈复、李新,还有其他一百多位裨将都在帐中。
主将荆云此刻神情有些疲惫,今日对河对岸的州邑的攻势又失败了,荆云之前让人避开州邑,在其他地方利用羊皮筏子渡河,但最后都没有结果,数百楚军都被端急的河水吞噬,之后荆云也不敢随意尝试,黄河天险确实难以逾越。
“黄河战船建造进度怎么样了?”,主将荆云将目光看向芈复问道。
“回禀将军,还需要两个月”,芈复回答道。
晋国在这黄河上是有一支水军的,规模比不上楚国水军的规模,但楚国的水军却没有办法从江淮飞到黄河之中。
州邑附近的这段河水相对平缓一些,所以最适合登陆,只是因为有晋国水师存在,楚军始终只能调动小规模军队偷偷渡河,完全不能发挥出兵力优势,所以荆云就只能一边试探一边自己造船跟晋国水师打一场。
东线战场那边,上将军不仅已经攻下朝歌,如今对邯郸城已经发起了激烈的攻势,或许要不了多久,邯郸城也说不定能被他打下来。
东线战局,晋国主要是依托大城来抵御楚军,楚军只需要耐心的拔钉子,就能取得不错的战果。
但南线却不一样,这是水网密布,山脉云集,真是无处下口,所以看到东线那边凯歌高奏,荆云已经察觉到军中将领的心已经有些不安定了。
听到战船还需要两个月才能造好,荆云也没有催促。
造船容易,但合适的木头却不容易得,所以荆云只能从楚国本土运来造船的木头。
随着晋楚全面开战,黄河就成为楚国的重要阻碍,尤其是在他们南线这边十分突显,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以后的后勤不被晋军截断,楚军必须要拥有大河的制水权。
“将军,如今大军与晋军僵持快一年了,寸功未立,末将听闻朝堂之上已经出现不利于将军的声音出现,不如我们先集中力量拿下荥阳,也好给朝堂一个交待”,有将领出列对主将荆云说道。
听到朝堂议论,荆云脸上也是露出了难看的神色,虽然大王至今没有说什么,但他确实感受到了压力,也有对楚王熊章充分信任的愧疚。
荥阳就在黄河南岸,没有黄河的阻隔,楚军拿下荥阳并没有多大的困难,之前之所以放任荥阳在那里,主要是不想在荥阳城浪费兵力,荆云想要以最小的代价逼降已经成为孤城的荥阳。
这名将领的话得到了很多将领的支持。
数十万大军,一年的时间寸功未立,对于他们也是煎熬。
“将军,荥阳城内郑国残军加上晋国的军队不过两万人,城中没有粮草支援,如今城内的粮食也应该见底了,末将也觉得荥阳城是时候拿下了,”,副将李新对荆云说道。
荆云麾下有两个副将,一个是李新,一个是芈复。
“既然如此,那就命你明日带领四万大军拿下荥阳”,主将荆云对副将李新说道。
“末将领命”,李新恭敬的应道。
“芈复将军”,荆云看向沉默的芈复,命令道:“命你带领两万大军攻下成皋”。
“末将领命”,芈复躬身应道。
荥阳和成皋如今也算是瓜熟蒂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