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阴暗潮湿、光线昏暗的角落里,只有一丝微弱的光芒艰难地穿透破烂不堪的窗户,勉强照亮了三个人的面庞。师爷双膝跪地,卑微地伏身在冰冷的地面上,他那单薄瘦弱的背影在寂静的黑暗中显得无比孤独与凄凉。
他的双手紧握成拳,微微颤抖着,仿佛想要借此掩盖住内心深处极度的紧张与惶恐不安。然而,这种伪装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因为他脸上那谄媚奉承的笑容早已将一切暴露无遗。只是,那笑容看上去十分生硬且极不自然,宛如戴上了一张虚伪的面具。
他的目光不时地闪烁着充满希冀的光芒,犹如夜空中最微弱的星辰一般,默默地期待着眼前这位青年人能够给予他些许赞赏与肯定。毕竟,对他来说,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飞黄腾达的良机啊!如果不能牢牢抓住这次机会,那么之前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一想到这里,师爷心中便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取悦好这两位光王的亲信!否则,自己侄子岂不是白死了?于是乎,他脸上的笑容愈发谄媚起来,甚至带着几分令人作呕的阿谀奉承之态。
此时此刻,一旁冷眼旁观的林安终于深刻地领悟到了权力的魅力所在——它竟然能轻而易举地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就在短短数日之前,这个师爷还表现出一副对主公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模样;可如今呢?在权贵们面前,他却活脱脱像只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两个青年人笔挺地站立在师爷跟前,他们的面庞上洋溢着令人满意的笑容。两人衣着光鲜亮丽、一尘不染,举手投足间透露出无比的自信。尤其是那对眼眸,犹如利箭般坚毅且犀利,仿佛早已洞悉师爷心底深处的秘密。
只见那位身着白袍的青年——林安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你此番办事确实相当出色。”其嗓音低沉却充满力量感,师爷听闻后不禁心头一震。
此时一旁的王力开口道:“那就详细说说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吧?”要知道以往他也只是从旁人口中听说过有人会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子女。然而今日亲眼目睹这一幕,自然想要与当事者深入探讨一番。
难道王力当真不通晓为人处世之道吗?事实并非如此,他其实是有意在这位师爷面前表现出这般态度。原因打心眼里瞧不起这类卑鄙无耻之徒。
面对二人的询问,师爷连忙谄媚一笑,然后战战兢兢地将事情经过娓娓道来。
“小可明白,知县大人可谓是一方霸主,权倾一方。尽管平日里对我还算信任有加,但其真实品性如何,我心中也是了然。”师爷察言观色,眼见二人眉头微皱,似有不耐之意,连忙说道。
“原本呢,我只是略施小计,令他误以为有人暗中跟踪于他,只想借此试探一番罢了。岂料仅仅只是被那人看上一眼,竟然惨遭灭口!想我追随他多年,忠心耿耿,却换来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啊!(其实,我本就是存心想借他之手除掉我那侄子,好给自己制造一个晋升的机会。)”师爷说得情真意切,涕泪横流,摆出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样,只盼着眼前这两人能够体谅他的苦衷,并不是故意为之。
然而,这一切岂能瞒过林安的法眼?他一眼便看穿了师爷的伪装,只见师爷虽哭得伤心欲绝,可双手却是无比松弛,肌肤更是光滑润泽。
对于此类惺惺作态之人,林安心知肚明,见得太多了。但他表面上仍不动声色,依旧面色温和地倾听着师爷的哭诉。
“哈哈,你具体说不要装模作样的。”王力大大咧咧的说着,目光中闪过一丝狡猾。
“这是小可查获的罪状,请大人过目!求您别再追问了……”师爷哭得稀里哗啦、涕泪横流,满脸都是悲痛欲绝之色,仿佛遭受了巨大的冤屈一般。
有些人之所以高明,就在于他们能够成功地欺骗自己;而一个连自己都能骗过的人,自然也能够轻易地骗过其他人。
也许,他从未对自己撒过谎,所有的一切皆源自他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好了,既然如此,那你已经毫无用处,可以滚下去了。”王立豪毫不留情地说道。作为一名贵族,他之所以会对那些穷苦百姓心生怜悯,无非是因为这些百姓尚有可利用之处罢了。
真正掌握权力之人,无论是他还是他的主公,都只会去欺压那些无权无势之人。至于公卿大夫们,则更不可能全心全意为平民阶层着想。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由他们所处的阶级以及社会地位决定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明注定无法如几百年后的世界那般实现人人平等。
师爷狼狈不堪地爬出大堂,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滑落,仿佛将地面都冲洗得干干净净。王力看着这一幕,突然感到一阵恶心,差点忍不住当场呕吐出来。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师爷竟然真的会如此听话,让他滚就立刻乖乖地滚开了。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某些人的底线啊!
两人轻轻推开木质窗门,倚在窗边静静地看着楼下不远处的路边茶摊。只见茶摊上坐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或品茶闲聊,或高谈阔论,好不热闹。行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各自诉说着嘴边的话语。然而,由于距离较远,尽管两人努力倾听,但还是无法听清下方人群具体谈论的内容。他们只能隐约感受到这群老人围坐在一起,谈古论今,仿佛天下事尽收眼底,看上去十分有趣。
这时,茶摊上的一位身着白色长袍、面容慈祥的老者微微抚着胡须,面带微笑地说道:“吾友啊,近日我研读史书时颇有感触。想当年,明朝之政治也曾有过繁荣昌盛之时,呈现出一片盛世之景;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弊病呐。”
坐在他身旁的另一位身披黑色袍子的老者听后频频点头,表示认同道:“所言极是呀!明朝的政治确实如此,虽然前期有洪武之治这样的辉煌时期,但到了后期却逐渐走向衰落。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官僚体系过于庞大臃肿,办事效率低下;而科举制度也变得僵化刻板,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这些都是导致明朝衰败的重要原因啊。”
黑袍老者稍稍沉默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地接着说:“再看看那时的宦官专权现象日益严重,他们仗着皇帝的宠信,胆大妄为,肆意干涉朝廷政务,使得国家政局越发混乱不堪。”
白衣老者顿时义愤填膺,愤怒地拍案而起:“这实在是太可恶了!宦官们本来只是负责侍奉皇室的角色,怎能摇身一变成为掌握大权的权臣呢?他们干预国事,弄得朝政乌烟瘴气,简直就是败坏朝纲的罪魁祸首!”
黑袍老者(一边摇头一边叹息):“就像那令人痛心疾首的土地兼并问题啊!农民们本就生活艰难、困苦不堪,如今更是流离失所、无处安身立命。”
白袍老者(义愤填膺地说道):“这都是因为制度存在缺陷啊!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导致无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呐!”
黑袍老者(沉默半晌后,语调渐渐变得低沉):“虽然明朝时期的政治确实存在许多弊病,但不可否认它也曾有过辉煌时刻。我们应当以史为鉴,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并为此付出实际行动,才能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呀!”
白衣老者(频频点头表示认同,言辞间透露出无比的坚定):“您说得太对了!我们理应勤奋好学,积极参加科举考试,争取金榜题名,从而为国家的前途奉献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力量才行呐!”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比的,他们已步入中年,人生过大半,想要再去考取功名谈何容易?更何况身处这偏僻荒凉之地,既无充足的书籍可读,也无法接触到那些名门望族所研习的经典着作。他们手头仅有的几本书,也是费尽千辛万苦从别人那里手抄得来的罢了。
在三位老者身旁,还站立着三位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他们正如曾经的自己一般,怀揣着对美好未来无限憧憬和期待。心中充满了雄心壮志,渴望能够出人头地、飞黄腾达,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理想。毕竟这位新来的藩王特别重视人才培养,为此专门举办了这场小考选拔活动。
那位身着青衫的翩翩公子手持一把折扇,一边轻轻晃动,一边感慨道:“哎,你们说说看,这大明朝为何会存在如此之多的弊病呢?”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忧虑。
另一名身穿白袍的清秀少年则手托着下巴,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说道:“是啊,如今这官场上的官员冗余现象实在太严重了,而科举取士制度更是变得僵化死板,真正有真才实学之人难以脱颖而出啊。”
站在一旁的黑袍少年轻轻撇了撇嘴,一脸厌恶地抱怨道:“还有那些可恶的太监们仗着皇帝宠信胡作非为、专横跋扈,真是令人深恶痛绝!不过幸好有咱们英明神武的大王来到此地治理!”
白袍少年连连点头表示赞同,眼中闪烁着坚定光芒,信心满满地说道:“说得极是!这宦官当权乱政,简直就是祸国殃民呐。相信只要大王来到我们这里后广纳贤才,并与本地德才兼备之人齐心协力,必定能够扭转乾坤,彻底改变当前这种混乱不堪局势!”
青衣少年深深地叹了口气,脸上满是忧虑:“可是如今土地兼并这般严重,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简直苦不堪言呐!大王他……真的能改变这一切吗?”
黑袍少年闻言,顿时愤愤不平起来,语气激昂地道:“哼,这全都是那万恶的制度所带来的弊病!若换作咱们大王来治理,必定能够大力推行改革,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青衣少年听后,微微一笑,似乎并不抱太大希望,但还是鼓励道:“改革?说起来倒是轻巧,可又谈何容易呢。不过,既然无力改变大局,那我们不妨就从自身做起吧。努力用功读书,或许将来有那么一天,我们真的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一切。”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白袍少年突然眼睛一亮,兴奋地附和道:“对啊,青衣大哥说得极是!我们应当发愤图强,刻苦攻读诗书,待到学有所成之时,便能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啦。到那时,定要全力以赴报效王上知遇之恩!”
黑袍少年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嘴角含笑道:“嗯嗯,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务必要坚信,只要不懈努力,终有一日我们必定能够成为王上的得力干将!”
(三人异口同声,紧紧握起拳头)“没错,让我们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定能达成心中理想,实现匡扶大明、造福苍生的宏伟目标!”
朱光进入这里仅仅几年时间,便将这片地处偏远、曾经荒芜破败的土地治理得如同钢铁般坚固。无论是饱读诗书的学者,还是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乃至当地手握实权的土司们,无一不对他充满信任与敬仰——不夸张地说,至少有 80%的人们心甘情愿地追随着这位王者归来。
如此深得民心,实乃一方百姓之福。假以时日,必能成就一番霸业,君临天下也并非遥不可及之事。此时此刻,朱光已然具备了称霸的根基。
几十年后有人评价过朱光一副天子气,过江由龙飞。
游走之龙,归于田地,是地之王。
正大光明,洪朋万里,此来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