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桃见娘将大伯娘说走,挑衅似的她看去,“有些人就跟狗一样,汪汪汪叫。”
“你们娘两个!哼!”蛮花婶气得嘴都歪了,心里不服气。
田桂香劝和道:“青柠,好歹说是你大嫂,怎么这么不客气?”
“你管的真够宽的,田桂香,要不要我去你家大嫂家说说,你要把你家的驴给她?”
“反正你大嫂家生了三个儿子,可比你一个不会下蛋的母鸡厉害多了。
你公婆肯定乐意,要不要我帮你去说,好像是在前头不远的位置吧。”
田桂香低沉着脸,“不用。”加快脚步走了。说不过,走还不成?
早知道不来搭腔,又被搓心窝子地说了一顿,谁人也不知道,田桂香最自卑的事情就是生了三个闺女才一个儿子的事情。
哪怕这个儿子还有点读书的天赋,那也照样自卑。
她讨厌青柠,也是因为当年与青柠这个来路不明的外乡人一同嫁到落石村,青柠一连生了三个儿子,自己却是三个女儿。
因着这事,被丈夫,婆家连番指责,说她不如一个外乡人,屁股不争气,直到周续宗出生后,境况才好点了。
因着这事,她也记恨上青柠。
青柠看过原着,知道田桂香最介意的就是生儿子这件事,利用这个来对付她。
见蛮花婶和田桂香走,勤娘等皆是松了口气。
以往这种场面,靠他们这些年轻人,指不定要吃点亏。
李燕桃难得笑得一脸灿烂,大伯娘总算是在他们家里没有得到一点好处。
以往即便是她凶凶的,大伯娘反而拿出长辈的身份来压她,又是叫一群人来围观,她为了自己那岌岌可危的名声,有时候也只能忍气吞声。
有娘在真不错!她看向青柠的目光变了。
青柠掀开竹篮子上的杂叶,里面赫然是一只野鸡。
她嗅到其他人家似乎也炖鸡,那她拿出来也不稀奇。
其余人家是因为家养的鸡快热死,不吃掉不行。
“这野鸡在山里猎的,毛已经处理过了。勤娘,你和纯妹,怀着孩子多吃点!”
反正那两个极品走了,不会再来逼逼赖赖,影响他们家的食欲。
说着熟练地把鸡放到陶罐内,加入水,干的山药片,还有一点野葱和空间的姜片。
空间保鲜功能很厉害,这野鸡很新鲜,不需要焯水也不会很腥。
勤娘眼睛瞪大,震惊得说不出话,“娘,这野鸡是好东西!还有山药!”
纯妹也觉得不好意思,细声细语道:“娘,这可是野鸡!”
“野鸡,也是畜生,你们两个怀着孩子。山药补脾胃,鸡肉有营养,吃了对孩子好。”
李铁牛和李华郎也震惊,李铁牛没想到娘这么舍本,核桃油,野鸡,都可以拿去换钱买粮食,“娘,这多浪费啊!能换好些粮食呢?”
“铁牛,娘知道你是心疼娘,真是个好孩子!
可是现如今粮食的价太高,这些也换不到什么粮。一家人把身体养好,可以省去看郎中的钱。”
李铁牛只听到了青柠说心疼的那句,是啊!他心疼他娘,是个孝顺的人。
“娘,你待会儿也多吃点!”
李华郎陷入沉思,看了眼认真检查车的三弟李泽虎,他好像知道很多的样子。
他觉得亲娘的身份恐怕不简单,他爹从来没有说过娘的来历,只说过识字。
鸡汤炖得香气扑鼻,混着山药的清香。
他们一家人在村里过得算是穷的,一只鸡仔都买不起。
等鸡汤好了,野鸡油不多,自然由她来分。
孩子们的留一点点,大部分留给两个儿媳妇。
于是,勤娘和纯妹见自己碗里的大块的鸡肉和山药,都傻眼了。
她闻着浓郁的香气,狠狠压下想吃的欲望,“娘,铁牛和二弟,三弟也多吃些,我吃不下这么多。”
“勤娘,铁牛那有呢,这也不是给你吃的,是给你肚子孩子吃。你吃不下,孩子还想吃。”
那两三斤的野鸡肉,这么多人分,勤娘和纯妹只是稍微多一点,真不算多。
平日,她们又不像现代的孕妇吃得营养丰富,吃不下可以理解。
这古代缺衣少粮,食物种类少,这么点鸡肉汤,她应该是能喝下去的。
听娘这么说,纯妹也不好开口,吃了麦糊糊,不饿,但是闻着这鲜嫩的鸡汤,感觉又饿了起来。
她拿竹筷夹起一点鸡肉,往嘴里放,真的是很鲜,鸡肉很弹滑,一点都不柴。
里面的山药浸了鸡汤,一抿就烂,还带着山药独有的味道。
她在娘家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鸡汤,娘手艺也太好了。
李燕桃更是小口小口品味鸡汤,看向青柠的眼神都亮了。
她娘当年老躺床上做什么,有这手艺,出去开酒楼都行。
柱儿喜儿还想再吃点。
青柠柔声警告道:“你们还小,看小肚子都鼓鼓的,不能再吃了!”
喜儿想闹腾来着,看青柠认真的眼神,害怕了。
柱儿倒是想得开,“奶,咱们夜里还有鸡汤吃吗?”
“没有,但有别的呢!”
两小孩也不跟着亲娘亲爹,喜欢跟着奶奶,觉得奶奶身上有股吸引力。
他们一家喝鸡汤,可把周围的人给眼馋坏了。
尤其是田桂香,她死死盯着青柠一家,又不敢上前去,刚刚已经被骂了一次,现在哪里还敢上去找存在感?
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原本的大太阳阴了一会儿,有些乌云从远方飘来了。
勤娘从来没吃过这么饱,原来肚子饱是这种感觉。
她和燕桃,纯妹去小溪那洗碗,她们喝鸡汤吃得晚,好些人已经收拾完了在歇息。
“勤娘,来这,这有位置。”
这是勤娘做姑娘时候相熟的人,名叫桃花。
“勤娘,你们听说里正要把五家人赶走的事情吗?”
燕桃好奇得很,“这位嫂子,怎么说啊?”
“他们五家人吵架来着,田里正说让他们自个儿逃荒去,不让跟着。那五家人同意,还劝其他人跟着他们一起回村里去。”
“回村里?”
“是啊!我公婆都在纠结,这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