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带来一匹马,贾环骑马跟着小胖子韩王。
大雍朝皇帝出行的御用马车,通常是四匹马或者六匹马,看长途还是短途,马路的宽窄决定的。
需要符合“天子六驾”,或“四马”的古代礼制。
选用蒙古马或者新疆马,马不能用杂色的,必须是毛色统一的,多为枣红色、雪白或者黑色。
马身披挂黄绸鞍具,马头佩戴红缨铜铃,马颈系鎏金圈。
车厢的材质,外部框架选紫檀或者楠木,外包明黄缎,绣九龙纹或者十二章纹。
皇帝的马车礼制宽大,长方形,顶部穹窿式,仿造宫殿造型。
门窗开合雕花木门,两侧开镂空的木窗或者玻璃(当时靠进口)。
车轮很大,朱红色轮毂,轴承外包铜片,刻云龙纹。
车厢底部垫了藤编或毛毡,以减轻颠簸。
车的内部,设软榻,铺貂皮、锦缎,内设小案几,可放书籍、茶具。角落固定铜制暖壶香薰,现在天气,不用放暖壶了。
车厢内部两边还有小抽屉,可放干果、牛肉干、小点心等充饥食物。
皇帝马车四周侍卫、旌旗,有的侍卫还带着猎犬。
小胖子带着贾环与朱康,策马来到皇上的马车旁边,大声叫道:“父皇,父皇,今日天气可真好啊!”
皇上马车旁边的内侍卫大臣左镇,瞪了一眼小胖子身边的朱康与贾环,示意两人不能太靠近皇帝的马车。
内侍卫大臣左镇,身负重任,负责保护皇上,他不敢瞪小胖子韩王,还不敢瞪你们俩吗?
朱康讪笑一声,勒马慢慢延后。
贾环微笑着跟左镇指了一指自己的官服,胸前的补子,示意自己是文官,威胁不到皇上。
左镇策马来到贾环身边,小声的嘲笑道:“贾侍读,你以为左某人是聋子,去年四个大内侍卫跟雁总管出宫,去抓蒙古刺客,听说贾侍读你当时躲在树上,偷袭了金刀刺客,可够阴的。”
贾环脸皮很厚,面对左镇的嘲笑,全当他是在夸赞自己,摆摆手,谦虚的道:“左将军,这些都是小事,收拾一两个蒙古人,为朝廷立下一些小功劳,不足挂齿,贾某也没有你说得这么厉害,左将军不用崇拜在下。”
左镇听了翻了个白眼,对贾环这种的厚脸皮,一点办法都没有,也不打算跟他斗嘴,武将与文官斗嘴,是很难占便宜,况且这小子还是文官里面的状元郎。
马车里面,康元帝的声音传出来,道:“小六子,给你的文章看完了,可改好?”
小胖子道:“父皇,您故意捉弄儿臣吧,在路上行军,也没办法改文章啊?您就是不想给我去打猎。”
马车打开左边的、木窗,康元帝哈哈大笑,对左镇道:“左爱卿,派人去将朕的御马牵过来。”
小胖子韩王大喜,骑马快,午时就能到山庄。
康元帝也坐了八天马车,静极思动,最后一日,也想骑马透透气了。
康元帝望着骑马的贾环,道:“六科给事中负责的邸报,以后,朕让侍读学士王乾负责指导,贾家小子,你来协办邸报吧,省得你一天无所事事,和小六子到处跑。”
贾环暗叫冤枉啊,自己考完科举,也只得休了三日,去翰林院办差事,一直忙到现在,只跟小胖子韩王骑一两次马。
皇上打一棒,也给一粒甜枣,道:“六科给事中需要年轻的文人来做,脑子活泛一些,给朕做好宣扬、教化的差事。贾家小子,以后邸报由你来协办,出了问题,朕就找你,这六科给事中的位置,你心里可有合适的人选?”
康元帝的本意,是觉得贾环最适合做六科给事中的,想让他兼着,可是他身上差事也不少,就让他看着就行了。
贾环毕竟已是正六品侍读,再去负责正七品六科给事中,也有点不合适,给王乾这侍读学士负责指导,贾环有空协办一下六科给事中,也就可以了。
贾环心中惊喜,这六科给事中可是好位置,品级不高,权力不小。
这官职,可以经常见到皇上,又是六科的主要负责人,整个邸报部门说了算。
贾环道:“皇上,臣举荐今科二甲进士郑玄。”
“今科二甲郑玄?是不是户部侍郎郑道泉的孙子?整日也跟着小六子胡闹的?”
小胖子委屈的道:“父皇,儿臣已经为您办了很多差事了,很久没惹事了。”
小胖子办差,完全不提朝廷,只说是为了皇上办差,皇上心里很受用,这个皇子还是很有孝心的。
贾环道:“回皇上,正是他。”
康元帝想起郑玄的父母是为国尽忠,守城牺牲了,而且郑道泉也算是自己信得过的臣子,给一个机会郑玄,倒也是可以的。
…………
贾母问鸳鸯道:“薛姨妈派人来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鸳鸯道,当时贾母在午睡,薛姨妈派丫头过来说是有户人家,拜访了她们,是探问宝玉的亲事。
嗯?
有人家看上了宝玉,请薛家帮忙递话?
薛家与王夫人,以前在下面,没少传宝玉与宝钗“金玉良缘”的事,如今竟然肯递这种话?
薛家是怎么了?
薛家为何绝了宝钗与宝玉联姻的念头了?
这让贾母很是惊讶,贾母觉得薛宝钗的人品相貌,还是不错的,只是门第稍低了,对宝玉助力不大。
在豪门大族之间的联姻中,相貌往往并非首要考量的因素,家族背景、社会地位,显得更为重要。
一个拥有显赫家族的传承,需要整合各方面人脉、资源、财富,通过与有实力的家族联姻,提升自身家族的实力,两个家族互相扶持与协助,能为后代带来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鸳鸯,让二丫头通知后厨准备晚宴,既然有事要说,不能让亲戚饿肚子,琥珀,你去请薛姨妈过来早点,一起用个晚饭,咱们一边饮酒一边说话。”
“鸳鸯,让小丫头们去请老大媳妇、政儿媳妇、姑娘们都请过来。”
鸳鸯应了下来,老太太这是想薛家没退路,薛家如果当众递这话,以后宝钗与宝二爷,算是彻底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