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城内,贤德妃的宫里传来消息,贤德妃发动了,宫里的稳婆早就过去准备了。
宫廷的稳婆,是要经过严格选拔的,不止需要经验丰富,还要身家清白,家庭人口多,宫里的稳婆不能是单身,必须有完整的家庭,一旦犯错,全家遭殃。
御医也在贤德妃的寝宫外面准候着了。
宫女也做足准备工作,烧水的,炖汤,各司其职。
皇后娘娘也收到消息了,让夏守忠派人去盯着了。
太上皇也关注着这边,派了身边的老太监去贤德妃宫殿坐镇。
…………
行宫商议到第五个案宗,这是蜀王的人,大臣们也都一一表态了。
康元帝最后似笑非笑的望着贾环,道:“贾侍读,这个案宗,你又怎么看?”
不出意外,贾环又建议朝廷派巡查组下去,再复查一遍案子,待确认了,再决定如何处理。
康元帝嘲笑的道:“贾侍读,你就想如此糊弄过去?”
贾环躬身,神情严肃的道:“回皇上,如果诸位大臣都一致认定有罪,自然不用再查了,可是这几件案宗,朝廷大臣们的分歧较大,臣才建议派巡查组下去复检的。”
“事关重大,如若这五位官员是罪有应得,再查一次,他们也跑不掉。如果是冤枉的,也可以还他们清白,多审查一遍,更稳妥一些。”
陈耀祖与庄水儿满眼佩服的望着贾环的背影,跟定这种上司了。
面对着皇上的威压,贾环明明是在逃避问题,偏偏说得如此一本正经,义正言辞。
最后廷议结束,皇帝拍板,五个官员都重新审查一遍,派大理寺与刑部的人下去调查。
李青秋暗叹贾环运气好,皇帝本来就没打算马上严惩这五位官员,想低调处理,慢慢调离,再处置。
外面有侍卫来报,韩王回来了。
大臣们散了,小胖子韩王笑嘻嘻的走进来,一进殿就叫道:“父皇,我们打了很多猎物,儿臣让护卫送给御膳房的太监了。”
康元帝本来还想训小胖子几句,听到小胖子又道:“这些天,白日要行军,晚上,父皇您还处理朝政,您太操劳了,行军路上也吃不好,这些野味让御膳房炖煮了,好好改善伙食。”
康元帝的心又软了,没再训斥小胖子。
小胖子是带了一百多人去打猎的,什么野鸡,野兔,獐子,野猪,山羊打了一车的猎物。
献了一部分猎物给皇上,又给了楚王几只,李青秋虽然是先生,只是在行军中,李青秋也没办法开小灶,就没给他送了。
………
皇城贤德妃宫殿内,生产疼的嘶声裂肺的,元春熬的一身汗,终于顺利生下了孩子。
一位神情眼神冰冷的宫女,正要靠近元春的寝宫,听到里面说是公主,就退了回去,向夏守忠禀报。
夏守忠回到皇后娘娘宫殿,禀报贤德妃产下一女,母女平安。
皇后娘娘也如释重负,微笑的告诉夏守忠,准备收拾一些礼,明日送去给贤德妃。
贤德妃生的是女儿,各方就轻松了一些,如果是皇子,事情就多了。
宫里下黑手的办法很多,不一定要当场药死,伤了皇子的根本,让他身体虚弱,长不大,也很要命。
生的是公主,宫里就一片祥和了,一般情况,不会有人去做手脚。
…………
第二日早上,贾府也收到消息,贤德妃顺利产下一女。
贾府上下,是有些失望的,尤其是王夫人。
王夫人一心盼着,元春能生一个皇子,给贾政挣得一个侯爵,或者伯爵的爵位。
王夫人原来有多期盼,如今就有多失望,一个人坐在小佛堂里面,心里难过,早餐都吃不下。
赵太太倒是很高兴,去到贾环的院子,脸上的笑容都藏不住,黛玉、探春、史湘云正好在贾环那里看书。
探春忍不住,旁敲侧击的劝了几句赵太太,您老就是再开心,也别太上脸了,让贾母看见了,说不得会被训斥。
当今皇上的皇子少,获得封赏的机会,自然要高一些的。
失望归失望,礼物还是需要准备充足,贾政与贾琏亲自送礼物到宫门。
元春躺在床上,脸上不见失望,反而是很满足的神情。
屋里只有抱琴一人,拿着汤羹,扶起元春。
“娘娘,御医给公主检查了,很健康,五斤八两。”
元春小声叹道:“公主好,宫里诡谲难断,处处是险境,是个公主,只盼着她能健健康康长大就好了。”
康元帝已经四十多了,身子骨也不是很好,不像能长寿的样子,大皇子们都二十多了,现在生一个小皇子,别说大位,能健康长大就算运气好了。
(这里元春生的皇女,按照明朝的例叫吧。
明朝皇帝的女儿一出生就可以叫做公主,成年之后另有封号,例如寿宁公主、安庆公主什么的。
清朝皇帝女儿出生,先叫格格,册封才叫公主,分“固伦”和“和硕”
皇后的女儿是固伦公主,品级最高,其他妃子的公主,叫和硕公主,品级低一些。
也有例外的,如果妃嫔的女儿特别受皇帝宠爱的,也可以破格封为固伦公主。)
…………
今日,薛家烦恼了,收到夏家送来的消息,夏家对薛家很满意,薛家可以找大媒去谈婚事了。
薛姨妈、薛宝钗、薛蝌、薛宝琴都在想办法,只有薛蟠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薛宝琴道:“伯母,能不能说大哥在国子监读书,过几年再说?”
薛姨妈有些头痛,叹道:“这可说不通,是我们找人去问的夏家,人家现在答应了,咱们又说蟠儿要读书,这岂不是把人家当猴耍?”
薛蝌道:“母伯母,或许,先请人去对大哥与夏家千金的生辰八字?”
薛姨妈道:“蝌哥儿,你的意思是和夏家对了生辰八字,找算命先生,说不合?”
一时之间,薛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