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智士谋局探虚实
夜色如墨,繁星点点。
诸葛志的书房内,灯火通明,将他清俊的面庞映照得更加深邃。
他手中紧握着一卷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来自许昌的情报,关于那个被曹操强掳去的女子——蔡文姬。
竹简上的文字如同蛛丝般在他脑海中交织,他缓缓放下竹简,深吸一口气。
蔡文姬,一个才情横溢的女子,如今却身陷曹操的掌控。
他很清楚,曹操的真正目的绝非一个弱女子,而是他背后所代表的价值,以及能够利用的棋子。
“看来,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诸葛志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清脆声响,“曹操,你以为将文姬囚禁在许昌就能安心?恐怕你做梦也没想到,我早就盯上了你!”
诸葛志眼中精光一闪,思绪如潮水般涌动,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他要以探望蔡文姬为名,亲自前往许昌,试探曹操的虚实,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探望,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博弈。
“来人!”他扬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名侍卫快步走进,躬身听令。
“备好车马,我要前往许昌!”诸葛志目光坚定,语气中充满了势在必得的自信,“此行不仅是为了文姬,更是为了试探曹操的底线!”
翌日清晨,旭日东升,阳光洒在诸葛志的身上,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他骑着快马,率领着一队精锐,踏上了前往许昌的征途。
马蹄声急促,在空旷的道路上回荡。
凛冽的风吹拂着他的衣袍,猎猎作响。
诸葛志眺望着远方,许昌,那个被曹操视为腹地的城池,即将成为他施展才华的舞台。
此刻的诸葛志,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他的内心早已做好准备,等待着与曹操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许昌,这个古老的城池,即将见证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他嘴角微微上扬,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每一步棋,如同一个棋盘上的高手,精心布局,等待着对手露出破绽。
他凝视着远方,那许昌的方向,仿佛能看到曹操那张深沉莫测的脸庞,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
兴奋。
他轻轻地拉紧缰绳,马儿嘶鸣一声,继续朝着前方飞驰。
他感觉到自己心中某种东西正在觉醒,仿佛古老的猎人,即将完成一场完美的狩猎。
许昌城内,一处幽静的庭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蔡文姬一袭素雅长裙,静坐于石桌旁,纤纤玉指轻抚琴弦,琴音悠扬,如泣如诉。
诸葛志踏入院中,脚步轻缓,仿佛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文姬小姐,别来无恙。”诸葛志温润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关切。
蔡文姬闻声抬头,看到诸葛志的身影,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诸葛先生,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两人相对而坐,寒暄过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诗词歌赋。
诸葛志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对诗词的理解深刻独到。
蔡文姬才情横溢,对答如流,两人你来我往,谈笑风生,气氛融洽和谐。
“先生之才华,令人叹服。”蔡文姬赞叹道,眼中流露出真诚的欣赏。
“文姬小姐过誉了,与小姐之才情相比,在下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诸葛志谦逊地回应,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谈话间,诸葛志看似不经意地将话题引向了曹操的近况。
“听闻丞相近日事务繁忙,不知身体可还安好?”
蔡文姬微微一怔,随即恢复了平静:“丞相日理万机,为国操劳,身体自然略有疲惫。”
诸葛志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蔡文姬的表情,继续试探:“丞相雄才大略,志在天下,不知对未来有何打算?”
蔡文姬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眼神飘忽不定:“先生问的是国事,文姬一介女流,不便置喙。”
诸葛志见蔡文姬有所防备,便不再追问,而是将话题转移到了人生哲理,两人谈古论今,从天地万物到人生百态,无所不谈。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庭院,给两人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
诸葛志起身告辞,蔡文姬起身相送,走到院门口,诸葛志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蔡文姬,意味深长地说道:“文姬小姐,珍重。”
蔡文姬看着诸葛志离去的背影,诸葛志的来访,看似是探望老友,实则意在试探曹操的虚实。
她如何不知?
这看似轻松的谈话,实则暗藏机锋,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颗试探的棋子,落在她心上,激起阵阵涟漪。
“丞相近日事务繁忙,不知身体可还安好?”诸葛志状似不经意地提起曹操,蔡文姬眼眸微垂,掩去眼底的精光,语气平静如水:“丞相日理万机,为国操劳,身体自然略有疲惫。” 她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香氤氲,却掩盖不住她内心的警惕。
诸葛志又问:“丞相雄才大略,志在天下,不知对未来有何打算?” 蔡文姬放下茶杯,指尖轻叩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这细微的动作,却透露出她内心的波澜。
她抬眸,目光清澈,却深不见底,语气淡然:“先生问的是国事,文姬一介女流,不便置喙。” 她巧妙地避开了诸葛志的试探,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淡然的表情,让人难以捉摸她的真实想法。
琴音再次响起,这次的曲调却不再悠扬,而是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如同她此刻的心情。
她轻叹一声,语气真诚恳切:“乱世之中,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文姬只盼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她没有正面回答诸葛志的问题,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这真诚的情感,让人动容,也让诸葛志难以继续追问。
夕阳西下,诸葛志起身告辞,蔡文姬起身相送,走到院门口,诸葛志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蔡文姬,目光深邃:“文姬小姐,珍重。” 蔡文姬福了福身,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先生此行,也请务必珍重……”
诸葛亮立于庭院一隅,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周围环境,一丝不苟。
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在他听来却如同潜伏的危机,让他神经紧绷。
他深知此行凶险,曹操绝非泛泛之辈,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可能万劫不复。
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佩剑,冰冷的触感让他保持清醒。
蔡文姬送走诸葛志后,转身欲回房,却被诸葛亮叫住。
“文姬小姐,请留步。”诸葛亮的声音低沉而严肃,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蔡文姬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诸葛先生还有何事?”
诸葛亮走到蔡文姬面前,目光如炬,直视着她:“恕在下冒昧,丞相待小姐如此优厚,是否另有目的?”
蔡文姬闻言,神色不变,语气平静:“丞相感念家父之才,敬重文姬之学识,并无其他意图。”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珠玉落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诸葛亮紧紧盯着蔡文姬的眼睛,试图从中找出任何一丝破绽,然而,蔡文姬的眼神清澈透明,毫无躲闪。
他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看不清方向。
庭院中的花香飘来,却无法让他放松警惕。
“小姐所言,在下铭记于心。”诸葛亮拱手一礼,语气依旧恭敬,但内心深处,疑虑却并未完全消除。
曹操的举动太过反常,让他难以相信这仅仅是出于对蔡文姬的尊重。
蔡文姬微微颔首,转身离去,身影逐渐消失在回廊深处。
诸葛亮望着她的背影,眉头紧锁,心中如同压着一块巨石,沉甸甸的。
他感觉到一股不安的情绪在蔓延,仿佛有什么重要的线索被他忽略了。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风吹过他的脸庞,带来一丝凉意,让他更加清醒。
他再次环顾四周,试图从环境中寻找答案。
突然,他目光落在庭院角落的一株梅花上,梅花傲然绽放,暗香浮动。
他心中一动,仿佛抓住了什么关键的线索,快步走向那株梅花……
“这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