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打开一看,杨鸣瞬间惊骇在原地。
只感觉眼前一黑,有些头昏眼花。
青衣人见状,连忙一把搀扶住杨鸣。
“国公,您没事吧?”
杨鸣此时已是不知该说什么话,摆了摆手。
“扶我进密室,重新确认这个消息!”
“还有,内部封锁这个消息,任何人不得知晓。”
杨鸣显得有些语无伦次。
无他,报文上的内容太过于震撼。
简直出乎了杨鸣的想象。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是!”
侍卫统领也知事态严重,急忙搀扶着杨鸣,向着密室方向走去。
密室中。
一台古怪的机器前,数名青衣人手指不停,频繁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若有后世之人来此,便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机器正是电报。
乃是杨鸣这些年,通过手机里的内容,研制出来,性能比较稳定的电报机。
这玩意儿虽然原理看着复杂,但实际上也比较简单。
只要有相应的资料,制作起来也是很简单的。
但是因为工艺的原因,使得产量很小。
目前也就西域诸国,每个国家安置着一台。
而后东入大明,每个行省,都有一台二十四小时工作的中央机器。
各县府虽然也有,但因为发电的问题,平日里这样的发报是不可能的。
各县府只有每当发生紧急情况,才会向上汇报。
而后省中心得到情报后,会立即筛选入档,向杨鸣所在的地方汇报。
也是因此,杨鸣才能掌握遥控着疆域辽阔的西方诸国。
发报分等级启动电报,分一到五级,分别代表紧急程度。
之前杨鸣吩咐西南诸省的二级明码,便是一日一报,一旦有消息,立即汇报不必在意次数损耗。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
电报之中竟然会传来这样令人惋痛的消息。
这让杨鸣陷入了深深的怀疑,和自责之中。
不多时,
一个青衣人拿起电报本,起身对杨鸣道,
“国公,已经,确认了!”
杨鸣颤抖着手接过电报本,翻开看了一眼。
而后紧紧闭着眼睛,重重叹息一声。
电报本‘吧嗒’一下掉在地上,正好正面朝上。
只见上面写着:
六月十三,太子标,抵白古城,染风寒,一病不起。
驻军诺瓦底江畔,然军中戒严,音讯绝。
……
八月初四,为振前线军心,标骑行前往戛里,不慎落入河中。
八月初六,……
八月初八,夜,太子标,薨!
八月初九,西平侯、新明侯,率军收缩防御,连夜抵达营地。
初十,今早扶太子灵柩撤军,音讯得复……
……
杨鸣低头看着地上的电报本,
简短的几行字,却是那么扎眼。
虽然与朱标相处时算起来并不是很多,
但是这位比自己还小上几岁的大哥,始终温文尔雅的形象,一直烙印在他心里。
杨鸣没理会地上的电报本,起身对着一众青衣人吩咐道,
“下令,严查自太子离开应天之时起,沿途至今所有的事情!”
“各地所有的分队,全部动起来,查查此事,蛛丝马迹也不得放过!”
“是。”
这时,侍卫统领上前问道,
“国公,否启动应急预案,让我等护送您与夫人们撤离应天?”
杨鸣眼神微微眯起,略意思忖,深深吸了一口气,
叹道:“我不能让我的兄弟,死的不明不白,其中必然是有着什么隐情!”
“待等他回来,我送他最后一程,再做决定吧!”
“不过,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好。”
“是!”侍卫统领郑重应道。
杨鸣也知道,一旦太子薨了。
等到消息传入应天之时,应天城必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旋涡。
会有无数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丢掉身家性命。
眼下此消息,必然是飞马自西南诸省传来。
但杨鸣手里的电报可以快人一步,趁着宫中不知此事,他们还有时间撤离。
不过现在,他却不愿这么做。
历史中,朱标本应在洪武二十五年才会薨的,
可是如今才洪武十五年,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杨鸣很是费解。
他不明白,朱标好好的,为什么会一下船便一病不起?
究竟是什么病?是那瘴气湿热?亦或是,人为?
而且,朱标临行前,不是已经接种了自己的疫苗,增强了免疫力吗?
只是一个风寒,却让他卧床数月?
即便是军前无法医治。
可从六月十三到迄今为止,一个多月的时间,足以让他折返回应天。
可是,他为什么没回来?
而且,八月初四,他又为什么要连夜骑行,前往前线振奋军心?
彻底一病不起,病逝诺瓦底江江畔。
杨鸣脑海瞬间回想起,那晚突然出现在自己房中的身影。
那日,正是八月初四!
再回想起当日朱雄英的话。
杨鸣只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光怪陆离,却又合情合理。
突然,他心中猛地生起一个念头,
大明虽然短短数年强大了起来,然而身为太子的朱标,却是比历史中早亡了十年。
莫非,这世间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杨鸣下意识感到一种发自骨髓的寒意。
相较于此,他更愿意相信这是一场人为的阴谋!
然而,心中种种一切疑惑,无人能给他回答。
杨鸣有些失魂落魄的走到,先前刘伯温的房中。
自刘伯温离开之后,这间房间杨鸣一直保留着。
每当他心中有郁结之时,便会来此静坐。
如今再想起,昔日刘伯温的遗言,还有他那些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话。
这让杨鸣心中疑问的同时,心中也是泛起了无尽的伤感。
现在,他连一个真正可以为他分忧解愁的人,都没有了。
面对这样的事情,自己该怎么做呢?
直接用既得利益者排除法。
若是这一切都是阴谋,那么谁会是最后的利益获得者呢?
忽然,杨鸣猛地想起历史中的,最后接过老朱皇位的朱允炆,甚至是燕王朱棣!
眼神不由微微眯起。
吕氏身后那是江南士族,这些年虽然大明向外,但老朱也丝毫没有放松对内的管束。
而朱棣,这些年一直在北平等地积蓄力量,就是杨鸣知道的,明面之外,朱棣暗中的势力也不小。
若说他对皇位没有想法,杨鸣是不相信的。
可是,会是他们之中的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