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所率领的船队中,特意留下了一艘装满各类物资的补给船,这艘船暂时承担起帮助若开郡下海捕捞鱼类的重要任务。
如此一来,可以极大地提高若开郡的捕鱼速度与效率,解决若开郡的食物供给,只要有食物,这些野人王国就不闹腾。
不仅如此,离石还安排了一些技艺精湛的工匠们留在若开郡,协助当地野人修建一座简易,但实用的鱼肉加工厂以及一片宽敞的海盐晾晒场地。
然而,由于所需的蒸汽机器体积庞大且沉重无比,无法立刻送达,只能等待后续通过漫长的海路运输过来。
此刻,离石深知自己当前首要任务,乃是指挥着整个船队继续勇往直前。这不仅仅是因为行程紧迫,更关键的原因在于他们必须时刻警惕着紧邻若开郡,古曼尼普尔王国可能会采取的抵抗行动。
毕竟此时若开郡的兵力空虚,如果稍有不慎,古曼尼普尔王国很有可能会趁虚而入,将若开郡一举吞并。
就这样,时间匆匆而过,两天之后,船队终于再次抵达了那座正在紧张施工中的码头。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竟然偶遇了大秦行商队伍中的一名叫做曲洋洋的管事。
只见这位曲管事满脸堆笑,极尽谄媚之能事地向着春花禀报了一则惊人的消息:
“原来,古曼尼普尔王国已然遭到了韩礼将军的突然袭击,并最终惨遭覆灭!如今,那些投降的尼普尔王国军队也都已被韩礼将军尽数猿裹挟带走。”
而且,据公冶飞鸟夫人所言,苦苦寻觅已久的向问天和飞艇均已成功找到。
除此之外,令人感到无比震撼的事情发生了!当时,鹏迦楼罗王国的人们亲眼目睹一只巨大的大鹏鸟,如同一道闪电般从天而降,那壮观的景象令所有人瞠目结舌。
他们深信不疑地认为,这必定是至高神毗湿婆降下的旨意。面对如此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展示,鹏迦楼罗王国的统治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向韩礼将军投降,表示愿意归附于大秦帝国。
如今,南部天竺已然纳入了大秦帝国的版图之中,而这位曾经的国王则被任命为钦察郡的郡首。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决心要为这片新领地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以获取在大秦朝廷中保在财富地位。
为此,他决定在奇达城外大力兴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奇达码头。这座码头不仅能够容纳众多来自南海的大秦船只停靠休整,更能确保它们在这里得到充分的补给和维护,从而保障航行的安全与顺利位,获得大秦海军的认可。
春花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她一直坚信,即使是在内务府这样看似平凡的部门里,同样也能涌现出杰出的人才。曲洋洋此次出色地完成任务并带来如此振奋人心的成果,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听完曲洋洋详细的汇报之后,春花紧紧地盯着身旁的离石。离石瞬间明白了春花眼神中的深意,立刻采取行动,果断地将曲洋洋提拔扶正,使其从原本普通的行商身份一举跃升成为大秦帝国的中高级官员。
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对曲洋洋功绩的认可,更是对内务府所有人员的一种激励,任命曲洋洋为南天竺总督。
曲洋洋感激涕零之余,继续介绍起当地的情况:“从码头出发,如果沿着河流一路向南前行,便能够抵达鹏迦楼罗耶的王城——王舍城。
相比之下,王舍城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住宿条件,都远远优于吉达城。而且,那里还有一支精锐的海军陆战队驻扎守卫,为城市的安全提供安全保障。”
韩礼将军见到鹏迦楼罗耶国国王主动率众归降大秦,展现出极大的诚意和顺从之意,自然也不忍心将他们赶尽杀绝。毕竟,战争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同化融合后共同发展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韩礼站在营帐之中,眉头微皱,目光凝视着远方,心中暗自思忖着当前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如果他下令将那些极具影响力的贵族们全部诛杀殆尽,这无疑将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这些贵族在当地拥有深厚的根基和广泛的人脉关系,一旦将他们铲除干净,恐怕日后再没有哪个土王敢轻易向大秦朝廷投降了。
如此一来,虽然能够以铁血手段震慑住其他心怀不轨之人,但也可能导致更多的反抗与冲突,给大秦日后的统治埋下隐患,最好是让天竺人自己清除那些麻烦,而大秦不沾染因果,这种事盖世太保有成功经验。
可是,若就此放任这些贵族继续留居原处,他们必然会成为推行教化工作道路上的绊脚石。这些贵族们长期以来养尊处优、作威作福,对于新政策和新文化往往持抵触态度。
他们不仅自己不愿意接受改变,还会利用自身的权势去影响和煽动民众,使得教化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这样下去,要想真正实现这片土地的长治久安,让天竺人都能沐浴在文明之光下,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韩礼深知此事事关重大,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会带来一系列不可预估的后果。究竟该如何抉择呢?
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为此,韩礼将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将一座尚未遭受过劫掠的饮察郡交付于微臣,命微臣代为监管那帮已然投降的贵族,并伺机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借助钦察郡已被同化的达罗毗荼人之手,将投降的本地王族以及贵族一并铲除,从而使得投降的鹏迦楼罗耶王国,能够彻头彻尾地归化为大秦的一部分。
微臣接此重任后,苦思冥想许久,方才构思出一条妙计。那便是将那些国王与贵族统统驱赶至吉达城去修筑码头,同时安排那些已经归顺的达罗毗荼人充当劳工角色,而微臣则负责居中协调各方事务。
微臣所采取的策略仅仅是不断催促,那些投降的王公贵族们加快工程的修建进度而已。
怎料事与愿违,在王公贵族们一轮又一轮的紧迫催逼之下,众多达罗毗荼人不堪重负,竟有上百人因过度劳累或受伤而倒下死了。面对如此惨状,走投无路的达罗毗荼人,纷纷跑到微臣这里来求助诉苦。
微臣此次又慷慨地向达罗毗罗荼人,送去了一批精良的铁锹和铁铲。这些工具皆由精铁打造而成,刃口锐利无比,使用起来顺手且高效。
要知道,咱们大秦如今所配备的折叠工兵锹更是精妙绝伦,不仅能在劳动时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关键时刻还能够当作致命的武器来御敌,是甲级野战军的必备品。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这批珍贵的工具到了达罗毗荼人的手中后,他们却仅仅将其视为普通的劳动器具。
更让人惊讶的是,凭借着这些简单的工具以及顽强的毅力,达罗毗荼人竟然又有上百人因过度劳累而亡,但最终成功修建了吉达码头!这实在是一桩前所未闻的奇事怪事啊!
难道那些勤劳的达罗毗荼人没有血性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