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俊进入飞梭后,就对飞梭内部格外好奇。
自从上次前往混沌,林言就对飞梭进行过多次改良,材质上,原本黑石金属主要兼具高硬度,灵气通纳性,金属恢复性,承压性,韧性……
在通过对混沌的初步分析后,林言进一步调整了黑石金属的特性,并对混沌飞梭的结构作出了修改。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大提升了飞梭在混沌中的适应性,但相应的黑石金属的防御变得很一般。
当然,所谓的一般也不是随便来个生灵就能破开飞梭的防御,至少一般的太乙金仙如果想靠着蛮力是很难毁掉飞梭的。
(这里并非指肉身力量,而是指没有技巧的攻击手段。)
帝俊好奇的看着飞梭里排布有序且精密的结构,如此脆弱的东西排列起来,居然能有如此速度,而且它还能在混沌里飞行。
林言叫道:“帝俊前辈!”
“嗯?”帝俊别过头来,看向林言。
“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如此对我吗?”林言直接询问道。
帝俊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眨了眨那双丹凤眼。
一股道韵显现而出,紧接着散开金色的气息在空中浮跃,而后那气息朝着林言萦绕而来。
林言不由疑惑,神识时刻观测着周围,他看出来了这是一种显道手段,而这金色气息是帝俊的道物。
金色气息萦绕在林言的四周,像是在有规律的散发着某种频率。就在林言心中疑惑的时候,忽地感觉自己的身体有所异常。
身体的细胞接收到帝俊道物散发的频率,而后开始有规律的运动起来,一丝丝红色气息从细胞中跃起。
林言的周身逐渐散发出了赤红色的气息,其表现形式如同帝俊的金色气息一般无二。
随着赤红色和金色两种气息相互接触,林言观测到自身细胞此时正在疯狂的汲取灵气壮大着自身,自己肉身的能级也以极快的速度提高。
然而还没过多久,林言便察觉到自身身体升起一股无力感,而后身体的细胞重归于平静,赤红色的气息也逐渐消失。
无力感的涌来让林言下意识倒下,帝俊见状连忙伸手扶住。
“这是……?”林言出声问道。
“这是太阳星力。”帝俊解释道,“你身体的太阳气息并不多,想要单凭自己激活太阳星力,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积攒太阳气息。”
“不过有我的帮助,你很快就能自己激活太阳星力了。”帝俊开口说道,“我之本体是三足金乌,乃是大日金炎所化,而大日金炎与太阳星素有渊源,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以,当时在紫霄宫时,我便与道友相结识。”
林言一听,当即便明白了帝俊对自己释放善意的缘由,核聚变练武,太阳武者。
只是如此听帝俊的话,对方显然不打算和林言作普通道友,这是要吃定自己的样子。
林言似乎想到什么,连忙看向帝俊,问道:“不知前辈刚才激活我体内太阳星力的手段?”
“那是道韵,是道物的进一步演化。”帝俊解释道。
道物(道契物)作为太乙金仙道在世界的提现,如果进一步推演演化的话,那么岂不就是道在现实的延伸。
随着修炼者修为提升,生命层次的提升,修炼者之间的交合自然不再是肉体的交合。
换而言之,帝俊刚才算是霸王硬上弓了。
林言:“帝俊前辈。”
帝俊:“嗯。”
林言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我们刚才是不是……那个了?”
林言此时感觉很慌,生怕自己的这个问题惹恼了对方,对方把自己挫骨扬灰。
“欸。”帝俊先是一愣,随后很快就反应过来林言要表达的意思,连忙解释道,“没有那个,林道友你还没有成道。”
没有发生的关系,那也就是说只是接吻,那还好,还好个鬼啊,见面两次就被强吻,这简直离了大谱了好吧!
“帝俊前辈……”林言开口想要说什么,但却欲言又止。
虽然从道理来讲是自己吃亏了,但自己又不是帝俊的对手。
以洪荒现如今的情况,自己没有被对方敲闷棍拖回家已经很不错了,而且从长相来讲,被帝俊这般容貌的生灵强吻,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还占了便宜。
但是,林言很清楚,这里是洪荒世界。
无论自己所在的洪荒正经与不正经,量劫必然会出现,这种出现可仅仅只有世界内部所谓气运争夺,灵气消失等直接原因。
或许还有更为其它力量的影响。
其本身或许具有必然性与特定性,就像是漫威或是dc世界里的大事件一般,必然会发生,无法被改变。
就像是死牛皮糖一般,洪荒的出现,必然伴随着量劫,当然,前世记忆中,网友的评论并不缺少那些将量劫处理很好的洪荒。
单从名字就可以见得。
超脱洪荒,人均超脱的洪荒,量劫只不过是剧本,大家不过下场表演。
校园洪荒,量劫以某种诙谐搞笑的形式展现,所谓龙凤大劫,实际上只是高年级生龙祖凤祖打了一架,路过的麒麟同学受到了波及。
从表现看核心,要么以强大的实力无视量劫,要么改变量劫的形式,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有选择去消除量劫。
当然,也许是林言们见识浅薄,或许也有没有量劫的洪荒。
但可惜,风鸢林言所在的洪荒只能算是普通的洪荒,顶多加了个女性化的附值。尚且连量劫带来的影响都承受不了,更不要说消除量劫了。
而帝俊身为妖族天帝,其本身必然会被量劫直接影响,甚至于巫妖大劫的高潮就是鲲鹏反叛,帝俊死亡,而后东皇带着手下的妖圣和祖巫开启了最终对决。
换而言之,帝俊可以说是一脸死相,必然会成为巫妖大劫的灰灰。
林言思考着,长时间的不说话让帝俊以为担心,开口道:“林道友,我只是想激活你体内的太阳星力,情非得已,并不是有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