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的接风宴还没有开始,将士们带回来的那些宝物,都在皇宫摆放着,堆成了小山似的,还没有入国库,满朝文武都在围着参观,议论纷纷。
太后娘娘当初亲绘图纸,命工部建造宝船,并且建议皇上发布开海令,才有了此次为期一年的南下远航。
此次将士们顺利返航回到京城,皇上立即派人给太后娘娘送去了消息,让她老人家欣赏一下将士们带回来的众多宝物。
太后娘娘得到消息,马上乘着肩辇前来观看。
……
曦宝进了皇宫,一眼便看见大哥和三哥,正与四哥说话。
“四哥,你回来了!”曦宝开心的喊了一声,飞快的跑了过去。
秦时雨笑着抱起来曦宝转了一圈,“一年没见,妹妹长高了不少,想四哥没有?”
“想了想了!”曦宝忙不迭的点头,嘻嘻笑道,“四哥此次回来,像个远征的大将军一样,酷酷哒,帅帅哒!
曦宝惊讶的发现,一年不见,此次远航,四哥秦时雨又长高了许多,个子竟是超过了三哥,曾经的鲜衣怒马状元郎,皮肤晒成了健康的古铜色,眸光如炬,大气沉稳,俨然一位远征回来的铁腕将军!
秦时明和秦时风笑道,“老四,爹爹和娘亲都在家里等着你呢,接风宴结束之后,早点回家!”
“好!”秦时雨稍微有点歉疚,“爹爹和娘亲一定为我不少操心。”
父母在,不远游,而他此次出海远航有千万里,爹娘怎能不为他忧心!
曦宝笑吟吟问道,“四哥,你们此次出海远航,都去了哪里,有没有碰到什么稀奇的人和事?”
秦时雨将曦宝放在地上,从怀里拿出来几个册子,笑道,“妹妹,这是我写的航海日志,你可以拿去看一看,里面记录了我们所去过的国家和小岛的风土人情,以及遇见的一些奇人异事!”
“太好了!”曦宝将四哥写的航海日志都收了起来,大概翻看了几页之后,一脸好奇,“四哥,你每天都写航海日志吗?”
“嗯!”秦时雨笑着点头,“有记录详细的,也有粗略的,每天都有记录,免的时间一长给忘掉,我们去了许多的小国家,还有大大小小的岛屿,中间也遇到了许多波折,以后再出海远航就有经验了!”
曦宝翻看着四哥记录的几本航海日志,心里不禁慨叹,四哥果真是有大抱负的!
秦时明看着不远处围观的众人,微笑着对秦时雨说道,“老四,你们此次远航回来,听说带回来许多稀罕的物件,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带了些什么回来?”
秦时雨爽朗的笑了笑,“除了那些稀罕的物件,我们还带回来了一些种子,大哥,你作为司农寺的少卿,应该对那些种子更感兴趣!”
曦宝一听,她对那些种子倒是很感兴趣。
看到众人都在围观,她哒哒哒跑过去,一眼看到太后娘娘正拿着一块甘薯仔细观看,看上去神情有点激动!
“老祖宗!我来了!”
太后娘娘见曦宝来了,马上朝她招了招手,语气激动又开心,“乖宝,你看看哀家拿的是什么?”
曦宝眨眨眼睛,故意问了一句,“老祖宗,您拿的是什么呀?”
太后娘娘很快反应过来,她悄声对曦宝说道,“乖宝,哀家去一趟御书房,有件重要的事,哀家需跟皇上商量。”
太后娘娘没有想到,程海之和秦时雨他们此次返航,竟是带了几百斤的甘薯回来,她怎么能不激动!
甘薯也是一种高产的农作物,与土豆的亩产量差不多,也有四五千斤!
只不过甘薯与土豆的种植方法不同,甘薯需要用块茎提前育苗,土豆可以切芽块直接种植。
太后娘娘拿着两块甘薯,乘坐着肩辇,匆匆去了御书房。
皇上与太子,以及六位老尚书,正在听礼部侍郎程海之禀报此次航行所经过的国家和岛屿。
福公公进来禀报,“禀皇上,太后娘娘到了,说是有重要的事与您商量!”
皇上一听,微微一愣,不会是先皇又托梦了吧!
这几年,太后娘娘每次有重要的事情到御书房与他商量,大多是因为先皇托梦……
皇上忙站起身,亲自到门口相迎,一眼看到太后娘娘站在御书房门口,众嬷嬷宫女都在肩辇边站着。
“母后,您怎么来了,快请进,您是有什么事吗?”皇上扶着太后娘娘进了御书房。
太子萧琰璟,六位尚书,以及程海之,齐齐上前给太后娘娘见礼。
太后娘娘落坐之后,拿着两块甘薯给皇上看,不动声色的说道,“不瞒皇上,昨天晚上,先皇又给哀家托梦了,说是天佑启周,又有高产粮种出现,叫做甘薯,可亩产四五千斤!”
顿了顿,接着说道,“说也真巧,哀家刚才去看将士们此次远航带回来的物品,一眼就看到了这些甘薯,有几百斤呢,与先皇托梦说的一模一样!”
皇上精神一振,不由的向前探了一下身子,“母后能否说的详细一些!”
户部尚书钱大人,听说又有亩产四五千斤的高产粮种甘薯出现,他更是瞪大了一双老眼,伸长了脖子,支棱着耳朵仔细听。
其他人也都看着太后娘娘,想听一听先皇如何托梦。
太后娘娘却是看向了程海之,拿着那两块甘薯问道,“程侍郎,哀家听说,此次南下远航,你们去了许多的小国家和岛屿,可否还记得,这些甘薯是从哪个国家带回来的?”
程侍郎看着太后娘娘手中的两块甘薯,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来从哪个国家带回来的。
“禀太后娘娘,此次南下航行,经过的小国家有十几个,岛屿也有十几个,微臣失职,实在是想不起来,是从哪个国家带回来的。”
他顿了一下,又说道,“不过,翰林修撰秦时雨每天记录航海日志,他可能记得从哪个国家给带回来的!”
皇上一听,马上吩咐福公公,“传朕口谕,宣翰林修撰秦时雨到御书房!”
“是,皇上。”福公公应了一声,领旨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