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妃服毒自尽后不久,皇帝萧稷正式下旨昭告天下,贵妃王氏因突染重疾不幸香消玉殒,以妃嫔之礼下葬。
同时,萧稷严令麒麟卫彻查,凡官民若是再有造谣王贵妃毒害孙皇后者,一律收监问罪,严惩不怠。
经过麒麟卫一番铁血弹压,上至朝中官员下至平民百姓,无人再敢议论此事,算是勉强堵住了天下悠悠众口。
正如王贵妃预想的那般,她一死一切都一了百了,皇帝萧稷不再怨恨她,孙皇后也宽恕了她,主动劝说萧稷给了她死后最大的体面。
有些事情会因为她的死烟消云散,但有些事并不会。
比如说,立储之事,兹事体大,事关国体。
至少,没有一个大臣再上书给萧稷进言请求册立萧玠为太子,甚至不少大臣恨不得收回原来的奏折。
丑闻就是丑闻,污点就是污点,不会因为王贵妃的死而立即消散不见,虽说无人可以再用此事来抹黑和攻讦萧玠,但这终究还是文武百官心中的一根刺。
大宁以孝治天下,王贵妃涉嫌犯下如此恶行,没有一个大臣会认为身为儿子的萧玠是清白的,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因此,很多大臣选择远离萧玠,更有甚者选择远离苏家,似乎是担心走得太近会惹来一身骚。
不久之后,萧稷下旨,齐王萧玠因为扑灭蝗灾和平定交趾之乱有功,改授交州大都督,即刻赴任。
朝中很多官员似乎也明白了皇上的意思,这是皇上彻底放弃齐王了,因而将他贬去了交州那化外之地。
如果这还不够明显的话,就在萧玠被改授交州大都督的当天,萧稷同时下旨免去萧玠的岳父苏敬御史中丞一职,改封为国子监司业。
翁婿二人同一天被贬职,也算是大宁王朝的一大奇闻。
每一个人都很清楚,齐王的失宠和失势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还被打发去了化外之地交州,恐怕这辈子他都是没机会翻身了。
很多原本有心攀附萧玠的人或家族就要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了,比如说陶家。
今夜,陶家各房的主要人物都齐聚一堂,商讨陶家今后的出路,说直白点,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讨论陶家要不要跟齐王萧玠一刀两断。
陶家不少重要家族成员是要求跟萧玠一刀两断的,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如今萧玠丑闻缠身,不仅失去圣宠,还被贬到化外之地的交州,不仅不能再给王家提供任何助力,甚至还会拖累到陶家。陶家与其跟萧玠休戚与共,倒不如当机立断改换阵营,另寻明主。
这些支持与萧玠一刀两断的家族成员中,陶松的想法最为强烈,他是陶晗的父亲,他实在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跟着萧玠一起沉沦。
更重要的是,秦王萧璜已经派人告知他,表示可以纳陶晗为秦王侧妃,与陶家结亲。
陶松心动了,与失势的齐王萧玠相比,如今的秦王萧璜可谓是如日中天,又有王家和王党的支持,是最有机会入主东宫的皇子,陶晗嫁给他不会吃亏。
但是也有人坚决反对脱离齐王萧玠的,陶林就是其中意见最强烈的,在他看来,萧玠对陶家可谓是仁至义尽,不仅从未做过亏待陶家之事,还帮陶家拿回了关内侯的爵位,若是此时因为齐王失势,陶家就离他而去,甚至是对他落井下石,陶家人还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间。
意见相左的两派人就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身为家主的陶闾只是在一旁默默看着,静静听着,任凭双方各抒己见,也没有丝毫制止的意思,只是神色多少有些捉摸不透。
纵是支持脱离萧玠一派人多势众,众口一词,陶林等人的声势一下子弱了下去,局面完全被压制。
“你们实在是太过分了!”
一个声音从屏风后面传来,随即陶晗的身影缓缓从屏风后面走出来,一张俏脸却是冷若冰霜。
众人闻言先是一怔,见说话者是陶晗,却一下炸开了锅,七嘴八舌纷纷指责起陶晗目无尊长,此乃是家族各房长辈议事,哪里有她一个后辈女娃子说话的份。
陶松也是面色一沉,厉声呵斥道:“晗儿,不得如此无礼,还不速速赔罪退下。”
陶晗却没有理会自己父亲,反而直接走到众人面前,怒视着那些口口声声说要与萧玠一刀两断的家族长辈,娇声斥责道:“你们不觉得自己太无耻了吗?当初齐王受宠得势的时候,你们一个个想着怎么去讨好他,巴结他,现在看他失势了,一个个都在想着怎么跟他断绝关系,另外去攀附别的皇子。”
“我问你们,齐王有亏待过我们陶家吗?我们陶家攀附他那么久,他有问过我们陶家要一文钱吗?有做过一件对不起陶家的事吗?没有他的帮忙,我们陶家如何能够恢复关内侯的爵位,现在他失势了,你们就想跟他脱离关系,划清界限,你们的良心就不会痛吗!”
陶晗一番话振聋发聩,不少支持脱离萧玠的陶家成员都有些羞愧低下了头。
陶松被女儿一顿抢白,脸上更加挂不住,不由厉声呵斥道:“晗儿,休得无礼,还不快快退下。”
陶晗却用一种决绝的眼神看着自己父亲,冷声道:“父亲,我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你不就是想把我嫁给秦王萧璜,好让陶家去攀附秦王,巴结王家吗,我告诉你,这绝不可能,谁想嫁秦王谁嫁,我陶晗今生只认齐王萧玠一个夫君,生是齐王的人,死是齐王的鬼!”
厅内众人瞬间一片哗然,一个个脸色都有些不可思议,毕竟陶晗一个女孩子家家说出这么一番话,多少有些惊世骇俗,耸人听闻。
陶松只感觉颜面丧尽,一时怒上心头,高高扬起自己的手,暴怒道:“气死我了,我打死你个不知廉耻的不孝女。”
陶晗却不闪不躲,只是昂着头冷冷看着自己的父亲,目光满是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