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是在1933年,法国利曼的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克莉丝汀和莉亚这对姐妹花,就在这样一座小镇上,度过了她们那比冬日还要冰冷的青春岁月。
她们的生活,就像是黑色喜剧里最阴暗的桥段,日复一日,目睹着暴力与骚扰的现场直播,老爹的拳脚相加,老妈的视若无睹,还有可怜的大姐艾米莉亚,遭受了难以启齿的伤害后,被扔进了修道院,从此人间蒸发,仿佛成了家族里的一个传说。
父母的婚姻最终也走到了分岔路,两姐妹顺理成章地住进了精神病院,开始了她们的“疗养”生涯。这不平凡的家庭背景,硬生生把她们塑造成了沉默寡言的异类,两人形影不离,却好似在玩无声版的“你画我猜”,心灵交流,胜过千言万语。
1926年,帕品姐妹从“人生修罗场”毕业,摇身一变成了镇上退休律师勒内太太家的女佣。豪宅里住着勒内太太和她的宝贝女儿,而男主人兰斯林则和他的另一个女儿另起炉灶,各过各的。
那时候的女佣,每天的工作时间堪比马拉松,14小时不间断,一周只有半天的喘息机会。但好在包吃包住,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所以,抱怨?不存在的。
帕品姐妹继续她们的“沉默是金”路线,埋头苦干,对周遭世界漠不关心,几年下来,主仆之间平静如水,连个涟漪都没有。
然而,平静在1933年2月2日被彻底打破。兰斯林先生回家找妻子共赴晚宴,却发现家里漆黑一片,唯有女佣房闪着微弱的烛火,像是在暗示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当他试图开门时,发现门竟上了锁,心里那叫一个忐忑,赶紧呼叫了警察叔叔。
警察叔叔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闯进了这个谜一样的空间。门开的一刹那,眼前的场景让见惯了大场面的他们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气,那画面,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后来用“血腥狂欢”来形容,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兰斯林先生眼见夫人和爱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残忍,那画面简直不忍直视:眼球散落一地,脸被打成了抽象派画作,而最令人发指的是,小姐的裙摆之下,是姐妹俩留下的疯狂印记——刀痕交错,血迹斑斑,仿佛在进行一场扭曲的艺术创作。这一幕,让人性的阴暗面暴露无遗,让人不寒而栗。
警方搜查现场,收获颇丰,就像找到了厨房变奏三重奏——一把家用菜刀、一把力大无比的锤子,还有一只无辜的锡锅,显然它们刚参与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演奏会”。接着,楼上一番探索,嘿,帕品姐妹正紧紧依偎在床上,像是两只受惊的小兔子,颤抖不已。你要是不提楼下那场“盛宴”,还真难想象她们就是刚才那对“厨房交响乐”的指挥家。面对审讯,两姐妹倒是爽快承认了自己的“杰作”,只是对于为啥动手,她们守口如瓶,脸上连一丝“哎呀,我错了”的表情都欠奉。
到了警局,帕品姐妹被迫“分居”,克莉丝汀对此可是一万个不愿意。好不容易盼来一次探监机会,克莉丝汀见到莉亚,眼泪比瀑布还来得汹涌,感情戏码十足,仿佛在诉说着千言万语。
几个月后,克莉丝汀似乎决定要模仿一下梵高,企图上演一场“自创独眼龙”大戏,吓得警方连忙给她来了个五花大绑,以防悲剧重演。她后来还透露,那天晚上自己也是“灵感爆发”,暗示那场惊世骇俗的行为,其实是脑袋里的小妖精在捣鬼。最终,克莉丝汀被判了终身“独居”,可惜只享受了四年的“单身牢房”,就提前去另一个世界报到了;而莉亚呢,由于智商不在线,被姐姐带偏了路,蹲了八年大狱后,竟然还拿到了“释放令”。
听说莉亚后来摇身一变,用新马甲混进了南特一家旅馆,开始了新生活,这保密工作做得,连詹姆斯·邦德都要竖大拇指。
时间跳转到2000年,有个导演claude Ventura跳出来,声称自己发现了莉亚的“藏身之所”,在一家临终关怀所里,还拍了个纪录片《寻找帕品姐妹》,打算揭秘。结果,镜头前的老奶奶已经瘫在床上,嘴巴比上了锁的保险箱还紧,莉亚的余生故事,就这样成了现代版的“达芬奇密码”,让人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