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怎么搞?”
弘治皇帝沉默半晌,最终叹气道。
这其实也是弘治皇帝想要退位让贤的原因之一,很多时候他即便看到了大明内部存在的许多问题也大多会忌惮于背后可能引起的乱子,忌惮那潭“深水”从而不敢轻举妄动选择维持现状不愿多生事端。
但朱厚照、朱厚炜面对这些事的时候,想的却是以雷霆手段将其解决,宁可壮士断腕承受一定后果代价也不愿放着不管。
从这种格局上,他这当父皇的其实就已经不如朱厚照、朱厚炜这俩孩子了。
“父皇,儿臣二人在西山利用当初捕回来那鲸鲲的皮制作了一个......”朱厚炜想了想说道。
“可以载人上天的孔明灯,儿臣们称它热气球。”
“载人上天?”
“热气球?”
“对,父皇,儿臣和厚炜打算借热气球将人送上天,对照目前的鱼鳞图册,对土地进行勘测。”朱厚照点点头。
“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在路上或许因为人生地不熟咱们派出的人会遗漏、难以探寻所有田亩,但是到了天上一切尽在眼底他们就算想掩饰都无处遁形。”
“除非,他们有能耐将那些田短时间全部变成荒野密林。”朱厚照笑道,在真正的上帝视角下,他们拿什么藏,又不是什么能随便搬离的物品,难不成他们还能改变地面吗?
“但飞上天你们的人也会暴露在众人的视野中吧?”弘治皇帝皱眉道。
天上可没什么掩体,想低调都难。
而一旦被发现,保不齐就会有疯狂的人会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来。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钦差被胆大的家伙干死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父皇说的在理。所以关于彻查田亩的事只能暗中来不能让过多的人知道,热气球派往各地以不同的名义进行。”
“比如说,新装备检验,或者是发现了邪教、乱党、通缉犯......”
“找理由嘛,或许有人心思比较敏锐察觉到了其中的问题,但只要小心一些咱们要整还是能整的。”
“儿臣还是那句话,即使再难,有些事该做也还是要做的。”
见到朱厚照、朱厚炜这般坚决的态度,弘治皇帝叹了一口气。
他还能怎么样,自己儿子自己要是都不支持谁支持呢?
罢了罢了,看在你们还没彻底长大成年的份上,这些压力朕就在位置上多替你们扛几年吧。
弘治皇帝摇摇头,虽然他也可以选择拒绝给他们把这件事打回压下等过几年他主动退下去不管不问享受退休生活了让他们自己来,但是......谁让他是当爹的呢......
“此时,到时候还是让眸斌带着锦衣卫干吧。”弘治皇帝想了想道。
锦衣卫本就是皇帝的鹰犬一把利刃,这件事交给他们干最是合适。
况且,人家最近练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改组后的主要方面也是这个,那干嘛不继续以任务代练呢?
“是。”
朱厚照、朱厚炜对视一眼,点点头道。
反正干这件事他们的选择也就是暗部和锦衣卫,目前暗部人员也不算是特别多,那种天赋型选手毕竟不可多得,交给锦衣卫也好。
毕竟也是暗部的学生算是专业对口,而且锦衣卫人数也多就算撒到大明各地也够用。
此时,正在处理此次联合行动后续收尾工作的牟斌感觉心中不由有些毛的慌。
怎么感觉......心里有些不得劲呢?
牟斌感觉莫名其妙,觉得怪怪的,但又找不到这种感觉的来源。无奈只能将它当作错觉抛之脑后。
御书房内,将大事商讨完的朱厚照、朱厚炜正准备拱手告退,但就在此时门外又是传报之声响起。
“陛下,乡试放榜了。”
“嗯哼?”
朱厚照、朱厚炜两人听闻萧敬的话后不由诧异地对视一眼。
乡试已经结束了?
不知道啊,你没了解?
本宫也不清楚啊,本宫这段时间不都在忙正事吗,没注意啊。你天天搁蔚王府躺着你也不知道?
我......
朱厚炜哑然,那他不是日理万机嘛,忽略了也......正常的吧......
主要是这个科举年他们这边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佬级别人物参战,他没必要过于关注吧。
再说了镇国书院都已经成立也这么些年了,要这种科举周期内最重要的事还要一直让他盯着,那书院的建设未免也太过失败了点。
当然,朱厚炜表示,自己这绝不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他真就是这么想的!
“咳咳,放榜名单有吗,镇国书院上榜了几个,有几个名次比较好的?”朱厚炜轻咳一声,问道。
“回殿下,此次书院上榜二十八人,前十共七人,前三两人。”萧敬早有准备,都不用思考直接就回应道。
“二十八个上榜?”朱厚炜咧嘴一笑,看嘛,不用他盯着的,他对书院的孩子们有信心,他们也没有让他失望呀~
“可惜,怎么才二十八个呢?”
“唉,都是王守仁,去西南行教化带走了一批精英学子,不然起码还能多几十个的。”朱厚照则是表现的遗憾万分,叹气道。
“你们这,够了。”弘治皇帝瞥了一眼二人,道。
知道你们书院本事高了,但也没有必要这么装!
不过,又一个科举周期又一次霸榜,确实了不起啊。
只不过......
这么多名额都被书院占了,跟科举初衷不符啊。
弘治皇帝头疼,科举除了招揽人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破局给天下众学子一个机会打破垄断的局面,现在被书院整的......
“难道到时候会试又要破格赐予相同数量的同举人?”
弘治皇帝有些头疼,书院给科举带来的冲击,真的很容易让天下学子跳脚崩心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