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前说过,在你看来大明要是按照现在这个节奏保守的走下去,也就剩下一百来年的国祚了是吧?”
“对,这话我说过。”朱厚照一愣,点点头道。
“现在大明建立已经接近百五十年,再加上你的估计,大明的国祚大概是近三百年就会面临终结,没错吧?”
“是,按照本宫之前的预计,照大明之前的形势整下去,大概三百年就到头了。”朱厚照点点头。
“嗯,三百年......你不觉得,这个数字非常的玄吗?”
“怎么说?”
“大唐盛世冠绝古今,国祚289年;前宋呢,被拆成南北两段,加起来国祚大概是三百一二十年。”
“至于前元,更是只有百年不到的国祚,即便加上蒙古时期也不到两百年岁月。”
“两百到三百年,是一道坎。”
“停!”朱厚照打断道。
“本宫看不尽然吧,大汉四百年、殷商六百年,大周更是达到了八百年。”
“而且前宋虽然怂包君主成堆,但人家也算是迈过了三百年这条线了啊。”
“厚炜,你说的有点太绝对了。”
朱厚炜:......
“我怎么感觉你是为了杠而杠呢?”
看着朱厚照满脸认真的脸,朱厚炜满脸质疑。
虽然这家伙偶尔犯病,但智商高得一批,不可能是那种会整这死出的死脑筋啊。
“本宫说事实嘛,虽然历来大一统都在这附近出事,便是对大明本宫自己的估计也在这条线,但也并非绝对嘛。”朱厚照嘻嘻一笑,他确实有点杠,虽然这种事他一般是比较喜欢谈的,但今天都飞上天享受生活了结果在天上居然还要谈正事,这不插科打诨一下他着实有点不得劲。
“周先不说根本就不是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政权,就单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那近六百年基本都是吉祥物一般的状态,有什么拿出来的必要吗?”
“照你这么说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超过了三百年呢。”
“这件事主要是从大一统中央集权论好吧。”朱厚炜翻了个白眼,他就知道朱厚照是故意的!
“先说大汉,它是有四百年国祚没错,但它这四百年只能说是运气非常之好,因为中间除了一个王莽。”
“在汉朝两百年左右的时候问题其实就已经展露了很多,但还没有到一个全面爆发的时候,按照正常趋势其实也就最后几十年的时间。”
“但是,王莽在这时候冒出来了,他篡取了大汉政权整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改革,整的民怨滔天。”
“本来朝代的问题就已经积蓄到了一个峰值眼瞅着就要爆发,老百姓的抗压已经到极限要炸缸了,王莽这么一整,好嘞,黑锅全让他背了,百姓那是无不怀念大汉啊。”
“一场又一场的起义,直接给大汉整起死回生恢复了刘氏的统治。”
“而这一场‘新朝’之乱,直接搞没搞死了多少人,将许多原本凸出的问题打没了,这才让大汉又延续了百来年的安稳。最终达到四百年的国祚。”
“其实论起来,王莽还算是大汉的恩人呢。”
说道王莽,朱厚炜那是真想笑,后世营销号为了搞流量硬要给人安上一个穿越者的身份,说什么国有化、游标卡尺、人人平等什么的,把他的失败整成是历史纠错的修正。
拜托,人家那土地公有是周朝的井田制,所谓的青铜卡尺是领先西方千七百年没错,但华夏领先西方千年的技术还少了?照这么说都是穿越者呗?
还有平等思想,那在华夏的历史上想要溯源简直不要太简单,礼记》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韩愈在《原道》提出“博爱之谓仁”。张载在《西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华夏历朝历代被人惊叹的智慧简直不要太多,怎么到人老王就非得被按个穿越者的身份来凸显刘秀呢?
老天爷就算真有意识,看你那跟看地上的蚂蚁没啥区别好不好,还为了纠错干掉你,想啥呢。
人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那没有错,但特么也还没主角到整个世界都围绕你来都看着你的地步。
对于那些营销号为了流量瞎鲲儿故弄玄虚的东西,朱厚炜是厌恶的很,其中能质疑的点简直不要太多。
试想一下,一个能被己方势力共同看好并且寄予厚望相助他登上帝位的人,那要真是个穿越者穿越之前的学识能力绝对不低,妥妥的高级人才。
那这种级别的高级人才会不知道在古代强推现代的制度改革会闹出多大的乱子?
他朱厚炜都知道一切都得一步一个脚印、一口一口吃饭呢。
王莽要真是穿越者,那朱厚炜觉得作为同行自己真的可以好好鄙视他一通。
没能力瞎操作什么,躺着找大腿都不知道,这不纯小丑嘛。
“厚炜,你这讽刺的笑是啥意思?”
“本宫不就杠了一下吗?”朱厚照幽幽开口。
额......
“不好意思,思想开了会小差。”朱厚炜有些尴尬,这不能怪我,都怪王莽。
“再说说宋朝,其实也一样,一百多呢矛盾还没积聚到爆发点徽钦二帝就出国定居了,随后的南宋呢商业发达,有志之士的心则是在抗击外敌上,外患大过内忧,这才有了三百出头一点的国祚。”
“中央王朝一般的国祚界限在三百左右,建立初年,呈现兴盛局面,政权稳定时间一长,统治者变得自满而骄奢,底下臣子中蛀虫频生,一个王朝不断朝着衰落的方向走下去......”
“政权兴衰,循环复始。”
“我将它成为......”
“王朝周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