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蓦然看着张表,猜不透张表这话里藏的是什么意思,他有些不悦但又夹杂着些许期待地说:“别跟老子掉书袋,我脑子没你们读书人转得快,直说吧,赵骥那小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表没回答魏延的话,反问道:“不知镇北将军以为此次陇西战事胜败如何?”
“这有什么可说的,张合输定了,上邽就是他的死穴,他不可能坐视上邽被攻破,丞相击其必救,如此张合便失去了战略机动的主动权,打硬仗的话他又不是我军的对手,只要丞相不再犯上次的糊涂,张合是一点儿机会也没有的”。
魏延在政治上几近白痴,能搞得身边人人都厌恶的他在这方面连普通人也不如,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魏延的战场嗅觉非常灵敏,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陇西战事的关键所在,其实在赵骥隔断关中的情况下,张合的失败就已经注定了,无非是看他还能多撑多久罢了。
张表走近一步低声道:“听说曹魏治理凉州不过是行羁绊之策而已,但求当地大族能在名义上服从朝廷就心满意足了,但丞相治民与曹魏大不同,绝不会容忍凉州人自行其是,到时定会委任官员把人力物力尽收朝廷掌中”。
汉末三国时期,各方势力的关注点都在传统汉地上,对河西走廊的掌控力非常薄弱,于凉州人而言,稍有不满就杀官造反乃是常事,曹魏要直到曹叡执政中期,出于抵御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才靠着仓慈等一批能臣加强了对当地的控制,但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凉州很快再次大乱,胡遵的儿子胡烈就是这时战死在凉州的。
魏延仍然不解:“丞相怎么治理凉州关我什么事?我可是个武将”。
张表进一步解释说:“无兵便无权,无权又如何治民,凉州一旦收复,丞相必会择重将镇守”。
魏延眼睛一亮,但随即就黯淡下去,有些自怨自艾地说:“唉,你不知道,轮不到我的,我之前数次请求自领一军与丞相异道会于陇西,但全被丞相驳回了,他又怎么可能……唉!”
“猛虎难制,丞相如此对待将军原属应当”,张表话音脱口刚落,就看见魏延已经处于即将暴走的边缘,吓得他连忙话头一转,“不过凉州非猛虎不能守也”。
“凉州民风彪悍且土地贫瘠,在供养不起太多驻军的前提下,那种打仗四平八稳的将领根本无力震慑地方,必须要有一个威名远着、擅长用奇、能以少胜多的勇将才镇得住那些不服王化的刁人”。
张表目光炯炯地盯着魏延反问:“试问满朝文武舍将军取谁”。
无论汉、唐、宋、明,能保得住边疆平安的名将一般都具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名气大,而且是那种心狠手辣的恶名,让你一想起他就止不住打哆嗦的那种恶名,二是用兵风格偏向于喜欢冒险,要具备玩千里奔袭、直入捣穴等战术的指挥能力。
边将一旦任人不善的话,轻则损兵折将,重则丧土失地,晋武帝司马炎对此是有切身体会的,他先后任命多位重将出镇凉州,后来连灭吴功臣杜预都派了过去,但最后无一例外全部失败,其实不是这些将领不能打,而是他们的指挥风格与凉州的战场环境天生就水土不服。
张表这通彩虹屁把魏延捧得极其舒服,魏延听完顿时就来了精神,他站起身大笑着猛拍张表的肩膀:“对,对,你说得对,除了老子,谁还能收拾得了凉州的那些羌氐,我这就去跟丞相请命”。
张表顾不得自己被魏延拍得生疼的肩膀,一把拉住他说:“将军且慢,丞相现在应该还没认识到凉州非将军不可守,镇东将军的意思是先让别的人去,等他们吃了苦口,才能念得起将军的好,才会主动来请将军出山,将军现在去请命只会自取其辱”。
魏延细细一回味,再想起自己之前的境遇,顿时就泄了气:“唉,罢了,就依你吧”。
魏延之所以收敛脾气接受张表的建议,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信任赵骥,毕竟两个人是有过一起密谋擅出关中的交情的,他相信赵骥不会害自己。
“快来拜见镇北将军”,张表唤来身后的两名中年人对魏延说,“这二位义士是永昌吕凯、蜀郡王伉,他们是镇东将军派给镇北将军的幕僚,将军以后出镇凉州时,他们可以帮手打理粮草辎重和留守后方”。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南中大乱时,身为永昌郡府丞的王伉和功曹吕凯坚守城池抗拒雍闿大军长达两年时间,以至于诸葛亮后来都亲自为他们向朝廷表功。
在如今的时空里,因为赵骥快速平定了南中叛乱,吕凯和王伉的功绩没有原本那么耀眼,被湮没在了赵骥的辉煌战绩下,开了天眼的赵骥当然不会放过招揽人才的机会,他在关中站稳脚跟后立即就派人去南中把二人招募了过来。
吕凯和王伉在南中任职多年,与少数民族打交道的经验非常丰富,又具备极强的忠义品德和一定的军事能力,所以赵骥特意把他们送到魏延这边,以便协助魏延平定凉州,同时暗中把自己的势力安插渗透到凉州去。
要是换成旁人,看赵骥在自己身边安插人手肯定会起疑,但魏延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且他就算意识到了也无所谓,对魏延来说,能让他痛痛快快地独立指挥作战比什么都强,只要赵骥能帮着他有仗打,安插再多人手那也是在帮他的忙。
就在赵骥把目光伸向凉州时,上邽城里的郭淮也同样开始了思考战后的布局,上邽现在肯定是守不住了,在汉军的绝对实力碾压下,即使巧变如张合也不可能再次扭转大局,毕竟不会再有马谡那样的蠢材了。
郭淮早抱了以死谢君恩的打算,但他可以死,太原郭家却不能凋敝,所以自己死之前必须做点什么,好让洛阳的天子能永远记得自己的忠义,并把这份感激转移到郭家的后世子孙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