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1977年最难忘的事,大概就是恢复高考了吧。
那天,大家像往常一样,早起,吃饭,然后领了工具去上工。
疲惫不堪之时,广播响起。
原本大家还不以为意,懒洋洋的听着,然而,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仿佛听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消息。
他们急忙拉着周围的人询问,想要确认自己听到的是不是真的。
每个人脸上布满的惊讶、疑惑,在确定自己听到的消息是真的,高考真的要恢复了,才转变为惊喜、激动。
大家伙才敢相信,中断了十年的高考,竟然真的要恢复了。
还来不及高兴,又听到广播里传来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以及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参加高考时,大家伙都疯了。
知青们直接在田里抱头痛哭,他们有了回城的希望,这十年中,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和挫折,无时无刻不在盼着这一日。
而其他人则是高兴坏了,他们开始欢呼雀跃,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这个消息意味着他们或他们的孩子有了重新选择自己人生道路,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他们要抓住它,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和代价。
温书和柳凌相视一笑,即便他们心里早有准备,可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他们还是激动不已,内心的喜悦怎么也遮不住。
可是高兴过后,很多人又有些茫然无措,他们不是温书,不知道时代局势的转变,本以为高考无望,早就扔下课本很多年。
如今恢复高考,他们手边空无一物,如何考?
很多人都想到这一点,工也不上了,扔下手里的工具就往家跑,聪明的,则直接跑往镇上的书店。
书店里买不到书,就到处去借,借不到就想办法抄,废品收购站都不知道被翻了多少遍。
也有不少人向温书和柳凌借书,温书和柳凌没有借,却是弄了一些题,让他们带回去抄了做。
时间只有一个月,想要从头复习一遍根本不可能,还不如弄些题做,掌握一些做题的方法,顺便找找做题的感觉。
这个道理温书懂,大家伙也懂。
好在温书也知道大家的水平,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弄的题目是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不是温书大方,而是这些来求学的,大多是青山大队的孩子们,也就是曾经跟着温书读过书的,他们的品性都还不错,温书自然愿意帮他们一把。
至于那些知青,只是顺带罢了。
若是态度好人品还行,温书就帮一把,若是找事,温书也不会客气。
好在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他们全靠温书指点一二,自然是老实的不能再老实。
更何况,温书的手里,还有从京市寄过来的试题,他们正眼红,小心翼翼的巴结还来不及,自然是不敢找事。
不过,根据大家做出来的题,温书大概就能猜到,谁谁谁有可能考上,谁谁谁再努力也无望,有些人真的是一点基础都没有,也不知道当初这个初中高中是怎么上的。
就这,报考的志愿竟然填写的是bJ大学,真真是心比天高。
也不知道这些知青是怎么想的。
不过,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也不管他们能不能考上,知青们填报志愿这事,温书没插手。
就算有人来问,温书也说,让他们以自己的意愿为主。
不过,青山大队的孩子们不一样,他们很多都是温书的学生,温书根据他们的实力,替他们择优选择了学校专业。
程度好一些的,第一志愿就选择的是京市的院校,程度差一些的,就选的黑省的或其他地方的院校,还让他们都服从调剂,这样才能增加录取的机会,争取让他们都能考上。
日子一天天的临近,大家都在紧张的备考,那些知青更是连工都不上了,就期望这一次能一举回城。
见他们这么努力,青山大队报名参加高考的人也都跟着拼命的学,每天早早起床,晚上很晚才睡觉,努力地背诵、默写、做练习题。
他们也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不想让自己的梦想再次破灭。
好在现在不忙,地里也没有什么活,大队长也就随他们去了。
考虑到高考的时间是在十一月,时间是两天,温书提醒大家,记得早点准备好住的地方,最好是提前几天去,免得到时候下雪,封村封路出不去耽误了考试就太可惜了。
至于他和柳凌,自然是有住的地方。
这次的考试地点是木兰中学和隔壁的木兰高中,他们的小院还在呢,随时可以过去住。
其实温书不在木兰中学教书了,这个小院原本没必要留着,可是考虑到高考还要用,温书便没有卖。
不过,大队长找他们商量,说是赵雪一个姑娘家天天早出晚归的上班不安全,便提出想租小院,等温书不需要小院了,他们家便买下来。
以后无论是赵雪工作住还是其他孩子上学用,都合适。
温书想了想,同意了。
不过,赵雪这个姑娘并没有住温书和柳凌他们住的那一间,而是住了另一间,那一间同样有炕有灶,也宽敞,赵雪和两个同样参加高考的女生便有了住的地方。
这两个女生同是青山大队的,和赵雪一起长大,关系要好,平时偶尔也会一起睡,如今一起住两天,赵雪自然是愿意的。
至于其他人,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温书还收到了孙宏孙越兄弟的来信,这俩人也参加高考,并说到报考的是京市的大学,到时候让温书尽地主之谊。
这自然是没有问题,不过这俩人回城后结婚,孩子都两三岁了,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带孩子一起上学?
这很正常,毕竟年龄摆在这,有一些别说当爹了,估计儿子都快娶媳妇了,像温书和柳凌这样在外人眼里依旧单着的,还真不多。
温书预测的不错,高考的前一天,果然是下雪了,还下的很大,纷纷扬扬的下了一整夜,第二天起来看,一脚下去,直逼膝盖。
这时,大家伙都很庆幸,听了温书的话,早早的在考场附近找到了住的地方,不然,还真有可能耽误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