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进入尾声,大队长召集队里的汉子,开始了交公粮的工作。
用来交公粮的粮食要求很高,为避免被打回来,大队长特意吩咐,将干净的麦粒又晒了一天。
晒好的麦粒咬一下,觉着有点费劲,咬断的麦粒截面整齐就可以了。
到了交公粮的这一天,天还没亮,各个大队交公粮大部队就出发了。
离得远的甚至半夜就开始往粮站赶。
青山大队有拖拉机打头,后边跟着牛车,板车,速度自然快不少,再加上离得近,所以出发的就晚一些。
若是没有板车、牛车、拖拉机,只能靠肩挑了。
温书坐在拖拉机上,眼神复杂的看着前往镇上交公粮的长长的挑粮队伍。
有些大队挑粮的汉子人手不足,还有很多壮实的妇人。
这个时代的百姓是真的很苦!
到了粮站,前方已经有人在排队了。
温书叹了口气:“应该等不了多久吧?”
这才刚等,他就有些无聊了。
唉,他想念前世的手机了。
“得等会,”柳凌拿出两块点心递给温书一块,“要交的粮食需要一一检测,有些费时间,先吃点垫垫。”
“好,”温书接过尝了一小口,微不可察的皱了一下眉。
太腻!
见此,柳凌忙将温书的水壶递了过去。
交公粮的程序很复杂,到了粮站后,首先需要排队等着检测粮食的好坏、干湿程度,有时候要排一天的队才能交上公粮。
这也是很多大队天不亮就出发的原因,
第一道工序验收,温书看到粮站工作人员用一个中间带凹槽的长钢钎,在每个粮袋上插一下再抽出,钢钎上就会带出一些粮食。
他们只需放几粒粮食在嘴里咬一下,便知粮食的干燥度如何了。
各地的检测方式可以说是非常的统一。
“你去供销社买东西吧,交完公粮我去接你,”柳凌道。
这也是温书跟着来的原因。
虽然起的早了些,但是能跟着拖拉机来,再跟着拖拉机回去,比自己来回跑好太多,省老大劲了。
“好,”温书点了点头,“记得早点去接我。”
柳凌将一把钱票塞进温书手里:“先去国营饭店买点早点吃。”
“不用,”温书拒绝,“我有。”
“拿着吧,”柳凌道,“多买一些,接下来还有的忙一些时日呢。”
“好吧,”温书看了看手里的钱票,再想想自己的“存款”,觉得自己可以“肆意妄为”一次,毕竟回去的时候有人有车,不用自己背。
然而,温书并没能顺利到供销社,因为在经过邮局的时候,他被邮局的工作人员喊住了。
“你好,请问你是温书温知青吗?”
温书仔细打量了一下拦路的人,觉得有些眼熟:“我是温书,你是?”
“温知青你好,”拦路的人松了口气,道,“我是邮局的邮递员,前几天给你送过电报。”
温书想起来了,怪不得觉得有些面熟:“你喊我是我的包裹到了?”
“对对对,”邮寄员有些激动,“你今天不来,我也会去青山大队通知你。你的包裹昨个就到了,快跟我来取吧。”
邮寄员说完,往邮局走去。
温书只好跟上。
“邮局人手有限,所以包裹我们是不给送的,需要自己来邮局领。”
“电报上说让你多带些人手,你带了吗?”邮寄员问。
温书迟疑了一下,说了句:“······交完公粮,会有人来接。”
“那太好了,”邮寄员很是高兴,拿着单子来到柜台道,“李姐,取这个单子的包裹。”
李姐拿过单子看了一眼:“在仓库,你自己领着人去取吧。”
“成,”邮寄员点点头,看向温书,“温知青,这边。”
李姐打量着温书,像看什么稀奇宝贝似的。
温书觉得有些恶寒,便加快了脚步,不过很快,他就明白邮局的工作人员为什么那样看他了。
“这,这些都···都是我的?”温书指着包裹,语气有些颤抖。
“是,”邮寄员推了推自己的黑框眼镜,试探着问,“温知青,你看···今天能不能都领走,实在是太占地方了!”
他们的仓库本就不大,这些包裹“堆”在这,他们库存有点超负荷了。
他们主管已经下了命令,让他想办法今天必须把这些包裹送到它们的主人手上。
温书看着堆成小“山”的包裹,眨了眨眼睛,艰难的说出几个字:“你稍等,我去叫人。”
我的爹娘啊,你们是怎么想的,这么多东西,也不怕把你们的宝贝儿子累死在拿包裹回去的路上?
“好的好的,”邮寄员高兴的连连点头,“我叫张志华,你来了直接叫我就是,我今天上午都在。”
温书出了邮局,擦了擦头上的汗,往粮站走去。
算了,今天还是先不买东西了。
回去将包裹扒拉扒拉,省着点,说不定一个月的吃喝就有了。
温书空着手回来,青山大队的人都很疑惑。
“温知青,是不是供销社人挤人的,给吓到了?”大队长难得开玩笑。
并没有到达供销社,无缘见得人挤人场面的温书只能笑笑:“大队长,回去的时候能不能让拖拉机拐弯去趟邮局,家里寄了些东西过来,有点多。”
“成啊,”大队长很痛快的答应,“正好队里也没有什么事,你们难得来一趟公社,就好好逛逛吧。”
温书道谢,走到柳凌身旁。
柳凌看着神情有些沮丧的温书,问:“怎么回来了?是不是不舒服?”
温书叹了口气:“待会你就知道了。”
差不多过了一个小时,轮到青山大队交公粮。
交公粮的任务完场的很顺利,大队长很高兴,连平日舍不得抽的旱烟都拿出来卷了一支:“柳知青,温知青,你们去吧。”
“谢谢大队长,”温书道。
坐在拖拉机驾驶位置上的柳凌也向大队长点了点头。
听说温书要去邮局拿包裹,几个和柳凌关系好的年轻人也跟上了。
拖拉机在邮局门口停下,没用温书去喊,邮寄员张志华同志就跑了出来了。
可见,对于解决这个包裹问题有多么的急不可待。
“温知青,你来了,签了字,包裹就可以拿走了。”
“好,多谢,”温书感觉自己给邮局的同志添麻烦了。
温书签好字,对柳凌喊道:“凌哥,来帮忙。”
柳凌走了过来。
纵使柳凌“见多识广”,面对温书的包裹“山”,还是忍不住沉默一瞬。
“······这些都是?”
温书点头:“嗯。”
柳凌庆幸,有帮忙的跟来:“你去把他们几个都叫进来吧。”
“好的,”温书乖巧点头,去喊帮手。
几人把用麻袋装着的大包裹扛上车,赵磊擦了擦头上的汗,问:“温知青,这都是你家里人寄来的?”
其他几人也侧着耳朵听。
他们不是对东西好奇,而是对温书的家世好奇。
啥家庭啊,寄来这么多东西?
温书点头:“大部分都是一些厚棉衣棉被,我来的时候这些都没带,怕路上丢了,另外还有一些以前的旧衣服,鞋子什么的,在这边上工穿正好!”
几人点点头:“怪不得这么多东西,看来温知青你家过得还不错,他们还这么疼你。”
他们也知道,肯定还会有一些别的东西,但是再问,那就显得太没有分寸了。
虽然他们不识得几个字,道理还是懂的。
其实温书也不知道有什么,邮寄过来的东西比他想得多太多了。
没办法,他爷、爹娘,哥哥们就是这么疼他。
真真是甜蜜的烦恼!
拖拉机确实快多了,最主要的是,还不累。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颠。
拖拉机很顺利在知青院门口停下,想到上次大队长说拖拉机过不来,温书那还不明白,这是大队长给他们的下马威。
拖拉机停下后,正在屋里休息的知青们听到动静后出来瞧热闹。
知道车上拉的都是温书的包裹,有些人的眼睛羡慕嫉妒的都红了。
若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没有一个人的眼神是平静的。
特别是一些女知青,看温书的眼神都变了。
柳凌皱眉,微微侧身替温书挡住了大部分人“算计” 的眼神。
包裹勉强“塞”进屋里,温书松了口气,拿出一包点心分给了帮忙的几人。
几人没有拒绝,这么好看的点心他们别说吃了,见都没有见过,拿回去让孩子看一看、尝一尝,长长见识也好。
没用温书、柳凌送,他们就拿着点心,欢天喜地的走了。
知青院的其他知青眼神闪了闪。
碍事的终于走了。
正当他们想和温书搭话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啪——”的一声,关上的声音。
院子里传来愤愤不平,甚是是咒骂的声音。
人性丑恶的一面在这一刻毫不掩饰的暴露出来。
看着满屋子的包裹,温书感觉无从下手。
“先拆开看看都是什么吧,好分类存放,”柳凌道。
“只能这样了。”
两个人开始动手拆包裹。
厚棉衣棉被暂时先放在柳凌的床上。
其他衣服放在温书床上,鞋子被毫不客气的扔在床底下。
只剩下最后两个包裹,温书猜测,差不多应该都是吃的。
打开一看果然不出所料。
各式点心、饼干、坚果、糖果、奶粉、麦乳精······
别的不说,柳凌看到还有奶粉时,看向温书的眼神里满是诧异。
温书讪笑:“没办法,在我家里人看来,我永远长不大。”
柳凌明白了。
这还是个小娇宝宝呢。
最让温书满意的,是两只被细细包装的烤鸭。
没错,就是烤鸭。
温书拿着烤鸭向柳凌炫耀,表情甚至得意:“终于可以大吃一顿了。”
柳凌看着温书亮晶晶的眼睛,忍不住想要去摸摸温书的头,可看到自己手上的灰尘,就放弃了。
温书没有看到柳凌“未完成”的小动作,他打开包裹烤鸭的油纸,迫不及待的想要撕一个鸭腿吃。
柳凌拦住了他:“洗手。”
“好吧好吧,”温书撇嘴,乖乖的去洗手了。
洗手后,温书一边啃鸭腿,一边毫无心里负担的看着柳凌帮自己收拾东西。
棉衣棉被重新折好装进麻袋放在墙角,这些现在暂时还用不上。
为避免受潮,柳凌还在麻袋下方放了几根比较粗的棍子,让麻袋与地面留有空隙。
柳凌还把温书的衣服重新整理好放在床下的木箱里,原本半空的木箱直接装满。
鞋子也在床下摆放好,看着满当当的屋子,柳凌微微皱眉,狭窄的空间让他有些不适。
温书也觉得不习惯,想了想自己的存款,试探着提议:“凌哥,咱们找个大点的地方住怎么样?”
柳凌也有此意,只不过:“知青院和队里都没有空余的房子了。”
“那···要不,咱们重新建一个的?”
其实温书早就在想这个问题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提出来。
现在是70年,要在这待好几年呢,温书自然想要住的舒服一点。
温小少爷可不会是亏待自己的人。
最主要的是,温书有预感,以他家哥哥们“宠弟狂魔”的属性,很有可能会来看他。
概率很大!
总不能他们来了,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吧。
“重建?”柳凌思索了一下,看了看拥挤的房间,觉得可行,“回头我去大队长那问问。”
温书来了兴致,放下烤鸭腿,随意的擦擦手,拿出纸笔,坐到柳凌身侧,边说边话:“你看,我觉得我们建三间正屋,两间侧屋就可以了。”
“正屋右边这间弄一个大大的炕,可以和侧屋厨房相连,这样我们做饭就可以把炕烧的暖呼呼的,左边这间我们可以用来放东西······”
说着,温书指了指墙角的包裹堆,然后继续道:“这边我们还可以建一个侧间,放粮食什么的······”
温书兴致勃勃的规划新屋,不知道柳凌看向他的眼里,有他自己没有觉察的温柔。
当然啦,这一抹温柔,柳凌自己也没有觉察到。
温书说完,期待的看着柳凌。
柳凌接过纸笔:“看来,你有这个想法很久了。”
“嗯嗯,”温书连连点头,“来的时候我就想过,若是和其他知青相处不到一块去,就自己分出来住。”
“没想到能遇到凌哥。”
柳凌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很显然,温书的最后一句话说在了点上。
“厨房这边的侧屋可以建两间,”柳凌修改温书的图纸,“外间做厨房,里间做仓库,存放粮食。”
“好,”温书点了点头。
“厨房对面这间侧屋,可以做柴房,我们要存的柴很多!”
“听你的,”温书拿起鸭腿继续啃。
柳凌放下纸笔:“待会还吃饭吗?”
温书摇摇头:“可以不吃的。”
话是这么说,吃饭的时候,温书还是干了一大碗。
晚上,温书和柳凌带着一包点心去了大队长家,说了想要建房的事。
大队长沉默了一会,自从这个温知青来了,他受到的“惊吓”越来越多了。
先是那么多得包裹,现在又是盖房子,他们青山大队知青住的院子在整个公社可以说是最好的。
不过有人想建,他们也不反对,反正建了,房子也是属于他们大队的。
“想建房子可以,但你们的情况特殊,咱们大队有的材料可以提供,没有的材料就只能你们自己掏钱买了,”大队长道。
温书和柳凌相互看了一眼,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