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要过年,这两天也没有下雪,而今年是一九七七年的春节。
宋宝玉忽然觉得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将一堆东西绑在自行车后座,然后慢悠悠的骑回家,没有下雪,回家路过的邻居不少人都开着大门。
已经开始进行大扫除。
空闲的时候宋宝玉也会和妈妈一点一点的进行扫除,至于赵温言,前两天就已经回村里。
说是家里的卫生也要打扫。
“宝玉下班了,你今年是要准备在娘家过年吗?”坐在门边烤炭火的老太太看见宋宝玉,好奇的询问。
而她家里,两个儿媳正在打扫卫生,她自己则是悠闲的坐在门边烤碳,嗑着瓜子,还和对门的老太太一起聊天说话。
还不时的对对门的老太太说什么:年纪这么大,这些活就让儿媳妇们干就好,都有儿媳妇了就该享福。
那老太太也只是笑笑,并没有说什么,可手上擦门的动作却是没有停。
看见她没有理会自己,这老太太不高兴的撇嘴,就看见宋宝玉骑着自行车,后面还绑着一堆东西回来。
于是就好奇的询问,这宋家的闺女,这都住在家里快三个月了,跟没嫁人似的。
哪个婆家这么给她住家里,连娘家都不懂一点规矩,哪有这么让出嫁的闺女一直住家里面。
这不知道的还以为男人没了呢。
宋宝玉笑道:“对啊,到时候和我爱人一起,家里也热闹一些,”然后一溜烟回自己家去。
她的可是上个月就和赵温良商量好的,反正在青山村他们也是自己过年。
娘家这边也就两人,他们还不如回来一起过年热闹呢。
而且就让爸妈两人孤单过年,她也不忍心,一家人们,过年就该团团圆圆的才是。
宋宝玉是现代的灵魂,可没有那种什么出嫁女不能回娘家过年的想法,想回去就回去。
谁管得着?
而赵温言那自然是嫂子说什么都是好的,赵温良自己是无所谓,这点小事听媳妇的话就好。
至于别人说什么,他不在意。
宋宝玉不见身影之后,王婆子表情一脸嫌弃,嘴上开始碎碎念:“当真是稀奇,这哪有出嫁女回娘家过年的,这婆家的脸面往哪里放?”
说完还瞥了一眼在勤勤恳恳干活的两个儿媳妇,故意高声道:“这出嫁的女人就是要在婆家好好侍候公婆,过年要回家,那也是公婆同意才能回去的。”
被王婆子故意点的两个妯娌默默的对视一眼,然后就垂眸继续干活。
这时候刚才对面的老太太终于说话了:“要我说,现在是咱们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我是不管那么多的。”
儿子儿媳的事管那么宽做什么,也不嫌累得慌。
要她说啊,只要儿子儿媳孝顺,那就是顶好的。
什么都管,这要是以后老了管不动,别人也不管自己了怎么办?
青山村,赵温言看着自家三哥在袋子里面不停的装着杂粮,有些好奇:“三哥,你装这么多杂粮做什么?”
今年已经分粮,虽说兄妹来那个人八月份才开始算自己的工分,单独分粮。
但两人干活都是卖力的,分到的也不少。
看着三哥装袋子里面的杂粮,少说也有几十斤,这也不是送去县城的啊,嫂子又那又不吃杂粮。
“先给那边送过去,”他口中说的那边,就是赵有福那边:“今年的粮咱们今年先给一些。”
“这也算给了过年礼,”将袋子绑好。
闻言赵温言连连点头:“嗯,就给这些杂粮就够了,那些都要留给嫂子吃的。”
她说的是两人偷偷熏干的野鸡和一些捕捞上来的大鱼腊肉,这样更容易保存。
“嗯,到时候都给你带过去,”赵温良笑着点头,这东西本来就是弄给媳妇吃的。
扛着这这袋杂粮就就去村里的会计家,他那里有村里的公称。
到了会计家里,将那一袋子的杂粮又反复称又分装,整整五十斤不多不少,就这么直接扛在肩上去往老赵家。
今天的赵温良穿的是一件老旧的军大衣,头上还戴着同款帽子,这是上回从岳丈家回来,宋书海给给他的。
在看见岳丈还有两件之后,赵温良就没有推脱。
虽然这衣服已经算是老旧,但在村里那也是头一份,众人在知道这是老丈人给他的,都羡慕不已。
这老丈人是将这个女婿当儿子啊,什么好吃的、好用的好穿的都给赵家,这真的就是娶了个祖宗回家。
“这媳妇,在我家我也得供着,”有人看着赵温良扛着粮食的背影念叨。
“那你也得有这个福气啊,”有人反驳。
赵家吃的时常食肉,住隔壁的邻居都知道,都以为这是他老丈人给女婿的。
他们也没有解释,就连赵温良也有时候都以为是老丈人给的……
所以空闲的时候他不光偷偷打猎,有时候还给老丈人家找柴火,都是趁着牛车上县城的时候,给运过去。
在县城里用柴火,可还是要花钱和别人买的。
虽然几次宋书海都让他不用自己去找,这来回得多累,但赵温良也只是笑笑说不累。
岳丈一家对自己好,他是一直记在心里的,总想着帮着做一些小事也是好的。
“呀,三弟来了,这带的是什么呀,快进来快进来,”叶小竹看见扛着东西走来的赵温良,一脸热情的打招呼。
连忙上去帮忙打开院子门,让他进来。
这要是以前,那都是爱理不理,哪像现在,看他就跟看个财神爷似的,虽然从来没有从赵温良手里拿到什么好处就是了。
赵温良也只是冲她点头,然后说道:“今年分了粮,粮食不多,我先送五十斤过来,剩下的等下次分粮再送来。”
赵温顺听见动静也从屋里走出来,上回从赵温良那里不愉快的离开,就没有再说一句话。
可媳妇之前的话提醒了他:这赵温良生活过得好现在,以后说不定越来越好,说不定以后咱们还能跟着沾光。
赵温顺是听进去了,可他一时也没有台阶下啊。
今天赵温良过来,倒是一个台阶。
可不等赵温顺开口,赵温良就先说道:“这是五十斤杂粮,直接给你还是给他?”
赵温顺的脸瞬间就不怎么好看了:你生活过得这么好,天天有肉吃,这大过年的你就好意思只给五十斤杂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