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起来吧!
学院里,朕曾经说过,不需要行跪拜之礼。
你们都是朕的学生,将来也会成为大明的将军,朕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看着眼前这个名叫夏允彝的人,崇祯心中暗自叹息。
他知道,想要仅凭自己的三言两语来说服这样一个已经三十多岁、人生观和价值观早已定型且学识渊博的文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为何夏允彝没有参加文科举,反而选择了武科举,崇祯并没有过多追问。
尽管他一直努力提高武科举的地位和影响力,但在世人眼中,能够在东华门外夸街游行的必定是饱读诗书之人。
罢了!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
相信终有一天,这些忠臣良将们会明白,只有朕所坚持的道路才是真正能够拯救大明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正途。
崇祯转身离去时,留下了一句话,既是对夏允彝说的,也是对在场所有师生说的。
“夏允彝,你是读书人,朕说不过你。
可朕告诉你一句话,朕强大了,朕的新军强大了,建立了赫赫武功,自有大儒为朕辩经。”
这场纷争过后,崇祯皇帝虽然鼓励学生兵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但被人当面顶撞,指出不像明君,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虽然他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但这种事情发生还是让他感到些许不适。
于是,在接下来的学生兵战术演练和体能训练中,崇祯皇帝并没有亲自前往观看,而是带着随从离开了大明皇家军事学院,草草地结束了这次参观指导活动。
第二天,崇祯皇帝在紫禁城中,原本打算去后宫消遣一番。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原来,崇祯皇帝的义子郑成功这几日一直住在乾清宫的偏殿懋勤殿,这里也是崇祯皇帝未当信王前在宫中居住的地方。
宫廷中的太监和宫女们看到皇帝如此安排,都明白崇祯皇帝对郑成功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否则一个前海盗的儿子,怎么可能住在皇宫,还住在皇帝潜邸之处?
好在这位小主年纪很小,却不是那种得志猖狂的轻薄之辈,对待下面的小黄门和宫女都是很和善。
这些天来,周皇后已经多次接见了郑成功。
这个孩子长得粉雕玉琢般可爱,而且非常懂事、安稳和老成,让周皇后特别喜欢。
这一世的崇祯并不刻意要求简朴,可周皇后她还是在宫中自己织布做衣,她赐给郑成功一身自己织布做的衣服。
此时此刻,崇祯心里正想着带着郑成功一同前往坤宁宫。
即将成为父亲的崇祯非常希望能够做好胎教工作,与自己未出生的孩子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崇祯还是很希望那个注定叫朱慈琅的孩子,是个开朗可爱聪明的孩子。
然而,就在这时,杨嗣昌递上了条子 请求觐见。
崇祯在乾清宫南书房里接见了杨嗣昌。
原本以为这次会面是因为有什么军国大事需要商讨,但出乎意料的是,杨嗣昌所带来的却是关于荷兰使团的事情。
据荷兰使团反映,他们在大明京城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并强烈要求在明交会之前尽快拜见伟大英明的大明大皇帝陛下。
崇祯坐在太师椅上,听着杨嗣昌的汇报,而他身后的曹静照则小心翼翼地为他捶打着肩膀。
“朕有点好奇,这扯皮的官司为何会打到杨爱卿这里。
内阁那边不管这些事吗?”
崇祯皇帝一脸疑惑地问道。
杨嗣昌苦笑着,心中也是无奈至极。要知道,军机处大臣负责帮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接待外国使团这样的事宜理应由礼部和鸿胪寺来承担。
然而,问题却出在礼部和鸿胪寺这两个衙门身上。
他们自恃清高,端着架子,以荷兰人并非天朝上国封贡体系中的藩属国为由,断然拒绝让荷兰使团入住四方馆,甚至不愿接待这个使团。
结果呢,以普特斯曼为首的荷兰使团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宛如一群无头苍蝇般在京城的大街上四处游荡。
这次荷兰人未曾带上巴达维亚当地的汉人充当向导,可谓是自讨苦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光想着如何防汉人,连已经归化过来,和他们信仰一样的汉商都不带,却不想想他们来的明国都是汉人,想给他们这群异国蛮夷穿个小鞋,那是很容易的事情。
崇祯皇帝听完杨嗣昌的汇报后,立刻明白了其中缘由。
显然,这件事的背后隐藏着内阁和六部一部分人的不满情绪,而根源的确在于军机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兴的军机处逐渐侵蚀了内阁的大部分权力。
在明朝,皇帝与谁关系密切,谁就能掌握大明政权的决策权。
由于大多数明朝皇帝都想尽办法偷懒,他们会想尽办法把日常政务的权利交给自己的亲信去执行,无论是内阁还是中官,崇祯这位特立独行的皇帝也不例外。
军机处原本仅负责接收军情急报,并协助皇帝处理紧急军情,仅仅侵犯了兵部的职权,但后来却演变成为崇祯皇帝偷懒的工具。
所有其他地方送来的奏折都要先在军机处商议,如果遇到无法决断的事情,则由李邦华、杨嗣昌、侯洵和倪元璐四位军机处大臣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这样一来,产生了一个结果:内阁逐渐变得像通政司一样,只是起到上传下达、过渡一下的作用,失去了实际权力。
相反,军机处则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明朝最具权势的机构。
对于崇祯而言,如此巨大的变革,其背后唯一的客观原因便是离家近些罢了。
不错,和旧时空一个叫流川枫的帅哥的想法是一样的单纯。
的确如此啊!
从乾清宫前往内阁需要穿越三座大殿,中间曲里拐弯的要有四里路。
但若是去往军机处,则仅需走出乾清宫大门,出门右拐,在天街上溜达几步,拐弯进了养心殿,也就到地方了,要是崇祯敢上墙,也就是一堵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