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安公主杨杉滚着进来?
可见,伊莎五世对阳安公主杨杉是多么不待见,心中的恨意有多深吧。
阳安公主杨杉在门口听得清清楚楚,却丝毫不怕,更是冷哼一声,大步走了进去,而且是昂首挺胸。
伊莎五世看得清楚,大怒:“杨杉,朕的话你没听到吗?”
“朕是让你滚着进来,马上出去,重新进来,滚着进来。”
但是,阳安公主杨杉对伊莎五世的话充耳不闻,仍然是昂首挺胸地大步走着。
伊莎五世怒极,大喝一声:“来人,将杨杉给朕拖出去,杖责三十。”
阳安公主杨杉已经来到了大欧殿的中央位置。
阳安公主杨杉也大喝一声:“燕州使者杨杉,见过大欧国女皇陛下。”
燕州使者?
伊莎五世呆了呆,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这时,几个军士从外面冲进来,就要将阳安公主杨杉给拖出去。
但听到这几个字之后,这几个军士也突然停了一下,一起望向伊莎五世。
艾斯琳则是微微一叹,对那几个军士摆了摆手,让他们先出去。
事情的发展,似乎又出乎了伊莎五世的意料。
见伊莎五世没有回应,阳安公主杨杉再次大喊一声:“燕州使者杨杉,见过大欧国女皇陛下。”
这下子,伊莎五世算是反应过来了,不由秀眉微皱。
阳安公主杨杉竟然打上燕州使者的旗号,无疑就是扯起虎皮做大旗。
伊莎五世也不是那么好相与的,冷笑一声:“杨杉,你想糊弄朕,觉得可能吗?”
“虽说,你是燕王杨枫的妹妹,但你一直在大楚国生活,从未去过燕州吧。”
“你是楚皇杨钦钦点,来我大欧国和亲,是霍德华亲王的遗孀。”
“想跟燕州沾上关系,想当燕州的使者,也得看朕答不答应,认不认。”
阳安公主杨杉寸步不让,冷笑一声:“本宫是不是燕州的使者,还轮不到大欧国的女皇陛下认不认。”
“女皇陛下别忘了,如今的形势,是大欧国弱,燕州强。”
“燕州已经数败大欧国,又已经攻入欧地,不日就能兵临大欧城。”
“女皇陛下应该做的,是如何跟我燕州和谈,而不是妄想再硬抗我百万燕军吧。”
“当然,女皇陛下完全可以抱着宁死不屈的信念,将本宫斩首示众,首级送还给燕州,交到燕王哥哥的手中。”
“但是,燕王哥哥一定会替我报仇的。”
“到那时,大欧国中一定会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尤其是你们皇室,到底能不能有人活下来,怎么活着,恐怕我也不敢去想象。”
听阳安公主杨杉说到这里,不管是伊莎五世,还是艾斯琳,全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血流成河?
尸横遍野?
这就是伊莎五世最害怕发生的事情。
可一旦激怒了燕王杨枫,这种事情不是不会发生。
毕竟,大欧国对燕州而言,是异族。
一般情况下,对异族下手,都会相当狠心。
伊莎五世脸色数变,然后就冷笑一声:“杨杉,你这话骗骗别人还行,但若是想糊弄朕,绝无可能。”
“别忘了,你是随着大楚国的送亲团队来的。”
“到了大欧城之后,一直住在驿馆。”
“你说你是燕州的使者,你就是燕州的使者了吗,哼,痴心妄想。”
阳安公主杨杉也冷笑一声:“女皇陛下说对了,本宫说本宫是燕州的使者,本宫就是燕州的使者了。”
“若是女皇陛下不信,可以派人在大欧城打探一下,是不是大欧城的百姓都已经知道本宫就是燕州的使者。”
伊莎五世脸色一变,她似乎有些明白了。
阳安公主杨杉来大欧国皇宫之前,派人在大欧城散播消息,将她自己包装成了燕州的使者。
这么一来,哪怕阳安公主杨杉并非燕州的使者,燕王杨枫也会认的。
只要阳安公主杨杉是为了燕州的利益,是为了燕王杨枫。
而如果伊莎五世真敢把阳安公主杨杉给杀了,杨枫一定会为她报仇雪恨。
到那时,阳安公主杨杉所说的血流成河和尸横遍野,不是没有可能发生。
一旦燕军一路杀戮地进入大欧国,只怕大欧城中,大欧国内,反对伊莎五世的声音不知道会有多少。
因为,这种悲剧,就是因为伊莎五世杀了阳安公主杨杉,杀了燕州的使者。
艾斯琳不得不佩服阳安公主杨杉,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想出了自保之法,逼着伊莎五世不敢轻易对她举起屠刀,果然是聪慧之极。
伊莎五世现在确实很难受,有点骑虎难下的感觉。
艾斯琳见状,不能再沉默了,她必须要给伊莎五世一个台阶下。
艾斯琳说道:“启禀陛下,阳安公主是燕王的亲妹妹,私下受燕王之命出使我大欧国,也的有可能的。”
“既然如此,陛下不妨可以跟燕州的使者聊一聊,燕王殿下意欲何为。”
不得不说,艾斯琳也是极为聪明的。
你不是说是燕州的使者嘛。
可以啊,我们认了。
那就你说说,燕王杨枫让你出使大欧国,到底有什么条件和要求。
毕竟,两国已经交兵了嘛。
伊莎五世是当局者迷,一时有些心乱而已。
被艾斯琳提醒一下,伊莎五世就反应过来了,点了点头:“不错,杨杉,既然你代表燕王杨枫出使我大欧国,你就说说,燕王杨枫究竟何意吧。”
说一句谎话,就须得用一百句谎话去圆。
阳安公主杨杉飞快地转动大脑,快速分析她对燕州的了解,对杨枫的了解。
没办法,为了活命,阳安公主杨杉冒充燕州使者,是唯一的办法。
不然的话,就算伊莎五世不至于杀死她,但绝对会让她以后的生活非常痛苦。
阳安公主杨杉一边思考,一边朗声说道:“如今,大欧国已经从强国变成了弱国。”
“若女皇陛下执意对抗我燕州大军,日后灭国之后,死伤之多,只怕是不可想象。”
“本宫虽然初来大欧国不久,却也听说了女皇陛下勤政爱民的好名声。”
“所以,燕王哥哥对女皇陛下十分欣赏,便打算给大欧国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