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元五年,四月。
新郑一则突发消息传遍天下。
五世相韩的韩国丞相张平突然病故。
田秀听闻这个消息,很是诧异:“张平病故了?”
毛遂点头说:“是的,人是三天前没的。”
“他是怎么死的?”田秀觉得奇怪,张平虽说上了年纪,但身体一向很好,怎么会突然病故?
毛遂摇头说:“黄歇到韩,张平每日都和他会谈,听说是白天和黄歇谈了一天,劳累过度,夜里突发疾病去的。等第二天仆人发现的时候,身子都凉透了。”
田秀皱起眉头,心中隐隐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黄歇还在韩国吗?”
毛遂道:“听闻是还没有离开。”
田秀来回踱步,说道:“张平乃韩国肱骨之臣,突然病故,只怕韩国接下来的政局,会有大的变化。”
毛遂向前一步,试探的开口道:“丞相,您是想要干涉韩国新相的人选?”
田秀停下脚步,目光深邃的望着韩国的方向说道:“韩国位居天下之中,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我们不能让韩国倒向楚国,不然接下来我们会非常被动。”
“臣明白该怎么做了。”毛遂拱手说道。
新郑。
黄歇从张平家里出来,李园跟在身后。
“先生,张平死了,这韩相的位置就空出来了。”
李园点头说:“令尹,您是想扶植一个亲楚的丞相上台吧?”
黄歇转过身,对着李园悠然一笑:“我正是此意!我们必须要把韩国掌握在我们手里,楚国才有资本和赵国对抗。”
太仆许威家中。
黄歇与许威相对而坐。
“许公!”黄歇看着许威,对他说道:“张公病故,韩相的位置空出来了,不知许公可有意为韩相,若许公有意,我楚国愿助公一臂之力。”
许威欣然接受了楚国的帮助:“诚如是,老朽必定感激楚王的帮助。”
黄歇需要一个亲楚的韩相,许威也正好需要借助楚国的势力。
两人相视一笑,交易达成。
回到馆驿。
黄歇叫来李园,对他吩咐:“你马上带一车财宝去贿赂韩国的官员为许威造势。”
李园觉得不用这么急说道:“令尹,张相才刚刚病故,我们就急着为许威造势,恐怕不好吧?”
“你懂什么?”黄歇严厉的说道:“赵国那边一定会设法推一个亲赵的韩相,我们绝不能让韩国落到赵国手里,现在我们需要的时间,时间!”
李园见黄歇催的这么急,忙应了一声下去了。
次日,在黄歇的鼓动下。
韩国的三公九卿都到王宫去劝说韩王,以许威为相。
韩王然也觉得许威很适合这个职位。
张平家族虽然五世相韩,但他的幼子张良还很年幼,难挑大任。
韩国的官员中,有资格接替张平的,也就只有许威了。
于是,当天中午韩王召见许威。
两人在宫中畅谈一番后。
次日,韩王然下达诏书,正式拜许威为相。
消息传到咸阳。
毛遂第一时间去找田秀请罪:“主君恕罪,臣还没来得及行动,黄歇就已经先动手将许威推了上去。”
田秀听后并没有对毛遂多加责备,反而安慰他说:“黄歇这次出手这么快,是我们谁都没想到的。何况他本来就在韩国,出手比我们快是可以理解的,先生无需过多自责。”
毛遂闻言,感激对田秀长拜。
秦王宫。
成蟜听说许威做了韩相,兴奋的跳脚。“好,好啊!许威做了韩相,势必要和楚国联合。只要韩楚联合,齐魏也一定会响应,那时寡人看赵国如何应对!”
新郑。
许威担任韩相后投桃报李,不断地游说韩王与楚国联合一同抗击赵国。
韩王最初还很犹豫,但是在许威的不断劝说下,韩王心里的天平也渐渐朝着楚国倾斜。
田秀听说这个消息以后,立即给韩非写信,让她拿着韩乐的亲笔信回新郑面见韩王。
田秀希望可以借助韩非姑侄,让韩国继续站到赵国这边。
即使不能让韩国再和赵国站在一起,也要让韩国保持中立。
五月初十,韩非到达新郑。
尽管韩非竭力游说韩王,但是在许威的挑唆下,韩王依旧决定与楚国联盟。
无奈,韩国只好返回。
不久,韩国正式与楚国结成同盟。
韩楚顺利结成同盟之后,黄歇将下一个拉拢的对象对准了齐国。
黄歇从韩国离开,经魏国,再次前往齐国准备游说齐国与楚国结盟。
田秀听说这个消息以后,马上给李斯传信,让他亲自走一趟齐国,务必说服齐国继续保持中立。
李斯收到信后不敢怠慢,立即动身去了临淄。
黄歇昼夜赶路,依旧是比李斯慢了一天到达临淄。
李斯利用这多出来的一天时间,去贿赂了齐国的众官员,特别是重贿了后胜。
后胜向李斯承诺,会说服齐王继续保持中立。
黄歇一行刚刚进城,就听说了这个噩耗。
“哎!”李园闻讯后哀叹道:“后胜是出了名的贪婪之徒,李斯抢在我们前面去贿赂了他,只怕他不会再为我们楚国说话了,看来我们是白跑一趟了。”
黄歇闻言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他花费了那么多的力气和代价,才让韩国和楚国站到了一起。
眼看事情正在向有利于楚国的方向发展,赵国就出手了。
齐国的态度对楚国至关重要。
如果它倒向楚国,楚国就能以齐韩两国的压力威逼魏国也加入联盟。
可是如果齐国站到赵国那边,只凭借楚国和韩国,最多也就只能自保……
齐国必须要争取到楚国这边!
“走,我们去见后胜!”黄歇目光坚定,既然赵国那边能花钱贿赂后胜,那他们也可以花更多钱让后胜改变主意。
后胜府邸。
黄歇和后胜分宾主落座。
“子歇,你可是稀客。不知道你来见我,是所为何事?”后胜又怎么会不知道黄歇的来意,但他故意装起了糊涂,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占据上风。
“胜公何必明知故问?”黄歇微笑着说:“赵国已经占据关中又吞并了燕国,如果我齐楚两国继续坐视,不用多久,赵国的矛头就会对准我们。”
后胜打断黄歇:“这些话令尹上次来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能不能说点新鲜的?”
黄歇被后胜打断了也不懊恼,依旧是满脸微笑的说:“胜公,你说楚国和齐国谁距离赵国更近呢?”
从地理上来看齐国和赵国是直接接壤的。
赵国吞并关中以后,楚国虽然也和赵国接壤,但终究是没有齐国近。
这等于就是告诉齐国,如果再不跟楚国联合,赵国下一个就要来打齐国。
后胜皱了皱眉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说:“我们齐国跟赵国是很多年的盟友,传统盟友!”
后胜强调齐国和赵国是传统盟友,也是在给自己打气。
我们齐国和赵国是很多年的盟友了,你楚国就别挑拨离间了。
黄歇呵呵一笑,说:“胜公,当年五国伐齐,谁打你们最狠?”
后胜的脸色变得难看。
五国伐齐,打齐国最狠的首先是燕国,其次就是赵国。
赵国当年从齐国手上抢了不少地,几乎把齐国在河北的土地都抢完了。
后胜终于是没心思喝茶了,他气愤的把茶杯摔在桌上,说:“当年五国伐齐,你楚国也有份!”
黄歇不慌不忙,拱手道:“胜公息怒,当年楚国参与,实是形势所迫。如今赵国势大,若齐楚不联合,唇亡齿寒。且楚国愿以淮北十五城之地相赠,只求齐国与楚结盟,共抗赵国。”
后胜被逗笑了:“你楚国在淮北的土地早丢光了,还有城池给我们齐国吗?”
黄歇同样一笑说道:“胜公所言不错,可是,齐国占据了我们淮北那么多的城池,就不怕有一天我们楚国抢回来?”
后胜脸色变得很僵硬。
黄歇继续说:“这样吧,只要胜公说服齐国,和我楚国结盟共抗赵国。作为交换,我楚国不再向齐国索求淮北之地,如何?”
后胜心中一动,齐国占据原本属于楚国的淮北,淮北之地都是膏腴之地非常富庶,齐国一直担心楚国夺回。
如果楚国能保证再不侵犯淮北,对齐国来说,这诱惑确实是不小。
但是一想到昨天李斯给出的承诺,后胜还是摇了摇头。
“子歇,你提的条件很诱人。可我们齐国跟赵国是朋友,我很难答应你的要求。”
很难答应也就是说这事儿不是不能答应。
黄歇明白了后胜的意思,站起身来到他耳边沉声说道:“胜公,如果你能促成此事,楚王必有重礼相谢。”
后胜听后没有反应,淡定的喝茶,仿佛视金钱如粪土。
黄歇一怔,这后胜一向贪财如命,今天怎么转性了?
“楚王能给多少钱?”后胜终于是压制不住内心的贪婪。
黄歇伸出一根手指,随后觉得少又变成了两根:“两万金。”
“两万金!!”后胜语气都在颤抖,贪婪之色溢于言表。
黄歇又诱惑他说:“事成以后,寡君还有重谢。”
后胜听后,不断的喝茶来掩盖内心的激动。
黄歇以为事情稳了的时候,后胜却摇头说:“还是不行!”
“胜公,难道是赵国给的价钱比我楚国还多?”
后胜摇头说:“那倒不是。”
“那您为何……”黄歇想不通了,既然楚国给的钱比赵国多,后胜这厮怎么还不答应帮他们游说齐王?
后胜只好说出实情:“令尹,您知道,我在赵国那边有不少生意,李斯威胁我说,如果齐国跟赵国开战,以后赵国就不跟我做生意了。
你们给的钱是不少,可我不能为了你们这点钱,就把我的生意都断了。”
黄歇也知道赵国那边的生意做的很大,他其实也跟赵国有不少生意上的来往。
只是,如今事关国家,区区生意,怎么能凌驾于国家之上呢?
黄歇内心对后胜一顿鄙夷:“胜公,这样吧,楚国一次给你五万,不,十万,不十五万金!你说服齐国和我们楚国结盟,楚王以十五万金相谢!”
“十五万金!!”后胜大吃了一惊。
这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
他每年和赵国做生意,其实也就只能赚万金,毕竟他还得上交一部分给齐王。
十五万金,他得赚十多年!
黄歇继续诱惑他说:“胜公,你做生意赚来的钱,还要分给你的那些合伙人,可这十五万金都是你一个人的,你可要想好怎么选。”
后胜连喝了好几杯茶,终于是下了决心:“好,老夫这就进宫说服齐王和你们楚国联合!”
黄歇既然都答应给自己十五万金了,那赵顾那边的生意断了又如何?
十五万金,自己有这么大一笔钱,大不了用这笔钱和其他国家做生意就是了。
黄歇离开了后胜的府邸。
李园正等候在外面:“令尹,怎么样了?”
黄歇钻进马车,闭上眼睛说:“都谈妥了,十五万金,后胜帮我们说服齐王。”
“十五万金!”李园倒抽了一口冷气。
这可不是笔小数目!
“这可不是笔小数目!”李园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黄歇看了他一眼,说:“我们有命给,后胜也得有命花才是。”
李园一惊,令尹这是准备赖账?
“令尹,你……”
黄歇冷嘲道:“后胜这种贪婪的家伙永远不懂一个道理,叫人心不足蛇吞象。
他也不想想,如果我们楚国这次打胜了赵国,他齐国还值得我们拉拢吗?
齐国既然已经没了利用价值,我们楚国还会给他这笔钱?”
“可我们要是输了呢?”李园忐忑不安的问。
黄歇冷哼一声:“我们会输吗?不会,这次我们必胜!”
然而黄歇心里想的是,楚国这次如果输了,大概以后都没有楚国了。
楚国都不存在了,后胜只能去找阎王要这笔钱了。
后胜进宫面见齐王,一番花言巧语,力陈与楚国结盟对抗赵国之利,又隐瞒了收受楚国重金之事。
齐王本就摇摆不定,在他的劝说下,最终同意与楚国结盟。
李斯收到消息之后,知道事情已经无力回天,急忙回国将此事告知田秀。
田秀听说齐国也与楚国站到一起了,深知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他从关中离开,返回邯郸坐镇。
临走以前,他留下了杨端和镇守关中,又给了他五万兵马,以防不测。
安排好一切,田秀这才带着李牧等人关中回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