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虞翻不以为忤,说道:“请长史直言,为何不宜立国于江东?”

张纮略作停顿,调整了一下思路。正名的事,他早有准备,很快就要与杨彪面谈,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比较周全,可是孙策该在哪里立国,他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虽然之前也考虑过,却没有多想。毕竟在他来看,眼下谈立国也太远了些,以孙策占据的地盘,他还是应该以前线为主,或荆州,或豫州,哪怕是青徐都有可能,唯独不会驻扎在江东。

现在守成未免早了些。

“立都城首在地理。地理有三:一是山河险固,有地利可守;二是附近当有产粮之地,便于转运,尽可能减少粮秣的运输负担;三是居国之中,以利四方。有此三者,方可立都。江东水系发达,粮食运输问题倒是不大,可存而不论,但江东以平原为主,无险可守,偏安江东,居于天下一隅,即使以将军所控五州而论也未免过于偏僻。又有大江之隔,交通不便,万一有事,应变不及,非万全之策。”

张纮看向虞翻,又道:“仲翔,如果你没有充足的理由,恕我不能支持你的建议。”

“无妨,本来就是讨论嘛。将军也说了,各抒己见,对事不对人。”虞翻朗声笑道:“诸君还有其他意见吗?”

众人都摇摇头。张纮已经把理由说了,他们没有其他什么需要补充了。实际上这两个不利已经足够了。立都首先要考虑安全,无险可守,敌人会长驱而入,兵临城下。过于偏僻,不管是平时的政令联络还是危急时的军事增援,都会非常不方便。

虞翻点点头。“首先要说明一点,在江东立都,只是权宜之计。以天下而论,江东的确过于偏僻,不宜立国。若将军得天下,鼎立新朝,都城必然会在中原。”

张纮说道:“即使是权宜之计也不该在江东,合肥更适合一些。”

虞翻摇摇头,嘴角微挑。“长史,你是希望将军一直割据五州吗?”

张纮一时不解。“仲翔这是何意?”

“若以五州立国,从此保持战线不变,合肥的确比江东更适合,但这只是权宜之计,维持不了太久。快则三五年,慢则十余年,形势必有变化,或是将军席卷天下,或是将军退守江东。不管是哪种结果,合肥都不适合作为都城。”

“我不认为将军会退守江东。”

“没错,将军退守江东的可能『性』的确不大,甚至可以说微乎其微,但这不代表在江东立都就是浪费,也不代表从此就可以忽略对江东的经营。长史,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张纮皱起眉头。“你又想说什么?”

“你是广陵人,郡治广陵城即吴王夫差所筑之邗城,可知当时地理与如今有什么差异?”

张纮沉『吟』道:“你是沧海桑田,将来之江东也会变成内地吗?”

“然!”虞翻挑起大拇指,赞了一声:“不愧是将军倚重的名士,举一反三。”他转身看看众人,笑容灿烂。“在诸君眼中,江东是偏僻之地,但我要提醒诸君,易道所重,唯易不易,在立都这样的大事上,不仅不能拘泥于过去,甚至不能拘泥于当下,还要看到将来。依过去论,江东的确是偏僻之地。依当下论,江东不仅不偏,而且是将军所控区域的正中心。依将来论,江东固然不会成为天下之中,却是不可或缺之重镇,四方四隅,江东当得起一隅。”

虞翻顿了片刻,然后意味深长的说道:“诸君何不将眼量放远三十年?我再提醒一句,黄大匠这几年在吴郡造船,而且造的是海船。”

听到“海船”二字,孙策灵光一闪,突然明白了虞翻的用意所在,不禁羞愧不已。别说张纮等人,就连他这个穿越者的思维都是眼前局限住了,不如虞翻开阔,缺乏预见『性』。作为一个想引领华夏文明大方向的人来说,这未免有点丢脸。当然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即使是在重视海权的二十一世纪,很多人提及华夏疆域时也只记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常常无意间忽略了四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

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大陆意识,很多人甚至意识不到这种差异的存在。

黄月英在吴郡造船,用力最多的就是海船,能在大海里航行的大型船只。即使眼前的海船不过是近海航行的船只,可这却是一个方向。海船越造越大,抗风浪能力明显增强,海路已经成为南至交州,北至幽州的主要运输方式,获取的利润足以支持这个产业循环发展。不久的将来,这些海船就将承载着华夏精英走向四方,天竺、埃及、地中海、罗马,甚至有可能发现美洲大陆,大航海时代有可能提前到来,怎么还能把目光仅仅局限于陆地?

吴郡是边疆?对于纯粹的大陆来说,的确如此,可是如果算上海域,那吴郡就不能称为边疆了。虞翻说吴郡完全有资格作为四隅之一,这实在太谦虚了。在后世,长江三角洲可是全世界的经济中心。

张纮等人没有孙策这么深的感触,但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眼界不如虞翻开阔,不如虞翻深远。海船不是什么新鲜事,鱼梁洲旁就停着巨大的楼船,荆州也早就是海盐的销售地,来自辽东的貂皮、鹿茸、人参,为自交州的宝石、象牙,都是常见的礼物,周瑜、庞统成亲,他们收到的礼物中就有不少来自交州和幽州。但他们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海船将带来的变化,至少没有虞翻这么深刻。

张纮面『露』惭『色』。“仲翔的意思是说,将来天下太平,江东也可以作为陪都?”

“没错。将军造海船,开拓海外,虽然还不清楚海外究竟有什么,可是就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至少东南方向有不少土地,可通商,可征服,即使谨慎而言,再增一州是不成问题的。且扬州之南还有交州,欲征交州,固然可以从陆路,海路也是应该考虑的手段之一,吴郡完全可以作为水师集结之地。”

张纮沉『吟』片刻,微微颌首。“如此说来,在江东立都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即使将来天下太平,迁都中原,所造之城也可以作为东南陪都,成为迈向大海的出发点。”

“正是如此。”虞翻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在江东立都还有一个好处,可安朝廷之心,有助于正名。”

“哦?说来听听。”

“将军承天命,禀民意,占据五州,已成有进无退之势,但尚无席卷天下之力。长史刚才说荆州有兵五万七千人,豫州、青州呢?粗略估计,总兵力不下二十万,一年养兵之费少则二十亿,多则四十亿,一旦开战,则消耗更加惊人。更麻烦的是这二十万兵大半屯守各地,可调动的兵力不会超过十万,不管对哪一面,我们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两面受敌,则败少胜多,难以支撑太久。欲以武力平定天下,我们至少要准备五年,甚至十年,才有倾力一战的机会。在此之前,立都合肥,示天下以进取之心,与天下为敌,窃以为绝非上策。”

张纮若有所思,连连点头。“仲翔说得有理,三五年内,甚至十年以内,我们的确没有席卷天下的实力,立都合肥示强不如立国江东示弱,以合舜避丹朱故事。如此一来,正名也会少一些阻力,多一些可能。”

虞翻笑了。“长史,立都江东,示弱于朝廷还有可能让长史不战而胜。”

张纮一愣,随即明白了虞翻的意思,他展颜而笑,抚着胡须,淡淡地说道:“我与荀彧的胜负不足挂齿,但是让天下人有机会看清天命所在却是一件好事。若能不战而天下太平,免得将士流血,百姓流离,将来恢复起来也会快得多。此诚大功德也。”

张纮转向孙策,拱手道:“将军,纮虽年长,论才德见识皆不如仲翔远甚。将军能有仲翔为辅,何愁德业不就,大事不成?臣谨向将军贺。”

孙策一直在静静地听着,看着虞翻接连折服众人,连他觉得不太靠谱的立国江东都能说出这么多道理来,既高兴又有些惭愧。高兴的是虞翻的确是个人才,尤其是经过这三年反思,眼界大开,不仅达到了他的预期,而且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惭愧的是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虽然有外挂,论智商却还是远远不如虞翻,大有被碾压之势。

“先生不必谦虚,你与仲翔各有所长,皆是良辅。所谓遇强则强,若非诸君,虞仲翔也不会准备得如此周密。他最初提及此计时可没有这么多道理。”他笑了笑。“虞仲翔,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啊,随便说两句糊弄我?”

虞翻连忙拱手道:“将军言重了,臣岂敢。臣能知昨日之非,有今日之得,全赖将军点拨。立国江东这样的事对将军来说不言自明,何须臣多言?”

孙策摆摆手,哭笑不得。他看得出来,虞翻不是说客气话,他很可能是真的这么想的。不过这让他压力很大,这以后和虞翻说话要多留几个心眼了,要不然『露』破绽是迟早的事啊。

“行了,天命说过了,立国的事也顺便说了,正名的事交给你们去谈,现在该议议益州方略了吧?毕竟今天的正题是益州方略。你不会觉得这个问题也是不言自明吧?”

“不敢。”虞翻微微一笑,嘴上说不敢,眼神却没什么不敢的。“臣之所以说这么多,并非是说益州方略无足轻重,而是觉得不该就益州而益州,应将益州置于天下来考量。常言道,一引其纲,万目皆张。明白天下形势,则攻与不攻,皆可进退自如。”他转头看向周瑜三人。“我想,周将军此刻再考虑益州方略,一定会有不同的感觉,不知周将军对之前的方略可有修改之处?”

周瑜欠身施礼。“长史高屋建瓴,令人大开眼界,愚以为方略可大致保持不变,略作修改,以配合长史所建言之方略。”

虞翻撇撇嘴角。“将军不妨说得详细一些。”

“长史建言立都江东,有示弱天下,以便正名之意,然则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示强还是示弱当因时而变,不可偏废。愚以为立都江东示弱,陈兵南阳示强,朝廷果能明形势,为将军正名,则夺数县,略施惩戒,掩护襄阳。若朝廷不循天意,则直『逼』关中以耀兵威,示天下以形势。”

虞翻点头。“还有呢?”

周瑜有点犹豫,目光转身孙策。孙策笑道:“公瑾毋须顾虑,直言无妨。”

“喏。”周瑜躬身施礼。“臣以为,虽说示弱,却不能一味固守,养兵不战,必然懈怠,徒耗资粮。正名以后,臣希望能移兵江南,深入零陵、武陵,且战且练。将来不论将军取交州还是益州,臣皆可率偏师,或南下,或北上,以建微末之功。”

孙策笑了起来。“公瑾谦虚了,我怎么让你这样的大将闲着呢。不管能否正名,该打的还得打,区别只在于兵力多寡,目标大小。当然,那都是以后的事,现在先配合正名。公瑾,我去吴县,你且都督南阳,整兵备战。”

周瑜松了一口气,躬身领命。

“先生,仲翔,你们以为如何?”

张纮点头赞同。“臣以为将军安排甚妥。”

虞翻也点头赞同。“臣以为周将军所言甚善。不过,与其直『逼』关中,不如取汉中。关中有西凉人、有并州人,骑兵优势明显,一旦交战,我军取胜的机会不大。不如汉中,双方皆以步卒争锋,我军优势较明显,害少而利多。集三州之力,三十亿军费虽然不少,却还是拿得出的。即使战事不利,拖个一年半载也无妨。周将军说得对,养兵不战,必然懈怠,以战代练方是上策,届时将汉中战场当作讲武堂,诸部轮番上阵,用几年时间培养出一批精通山地战的将领,将来取交州、益州,可一鼓而下。”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穿越后我把娘子宠上天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我崇祯绝不上吊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