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监狱里被布吕歇尔顺道救出来后巴巴里斯理所当然的加入到了布吕歇尔所在的游击队当中,这支地方游击队意外得到了一名与布吕歇尔一样的职业军官,巴巴里斯和布吕歇尔是后勤军官不代表他俩就没有能力。
布吕歇尔负责为游击队出谋划策,制定各种计划,巴巴里斯进入到游击队后首先负责的任务就是帮助游击队练兵。
游击队的成员以未能及时撤走的士兵,溃兵以及当地百姓为主,他们中只有少部分人是正规军,剩下的都是民兵,还是没办法接受正规训练的民兵,巴巴里斯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训练这些民兵。
让他们变得可以和敌人一战。
至于巴巴里斯所期待的德军支援,布吕歇尔表示“我建议你去做梦。”
距离他们最近的德军驻地在几百公里开外,深居于后方的他们现在根本得不到友军的支援,一切只能靠自己。
巴巴里斯也从布吕歇尔那里了解到了眼下战线的具体情况,一句话概括就是:“一点都不好。”
多瑙联邦加入到了战争当中,但俄军已经联通了罗马尼亚,俄军增援罗马尼亚地区让多瑙联邦难以对罗马尼亚发动有效进攻。
帝约与多瑙联邦现在在东线的整体态势以防守为主,多瑙联邦的加入只是减轻了战线的压力。
因为冬天即将到来,所有未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战线上大概率不会再发生大规模的进攻,德国和多瑙联邦可以趁着这个冬天喘口气。
东线的局势是僵持了下来,气候原因与帝约防线已经稳固使得俄国没办法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西线的情况也是僵持了下来。
法国依旧保持着一种对科隆的进攻,还在进攻科隆的部队没有撤退在科隆市保存自己的战果,让德国无法在科隆恢复工业生产。
至于那个假金库,那个假金库让法国人气的要死。
死了上千人打了进去,结果发现里边是屁黄金都没有,全是假货。
然而法国人还要捏着鼻子说他们在里面发现了德帝国主义残留下来的黄金,不然这里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会对士气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西线整条战线上僵持在了这里,英国拿下了荷兰,但是未能对德国本土造成有效打击,英国的两次大规模进攻都被德国的荷北集团军群给拦了下来。
法国对德国的进攻起到了一定功效,但也只是一定功效。
莱茵兰工业区的大部分地区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工业实力仍存,英法空军的轰炸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产,无法对莱茵兰工业区的工业产能造成致命性打击。
对阿洛地区的维稳因为布卡德的抽象行为变得十分困难,这里的资源获取率大幅下降。
在莱茵兰攻势开始的时间里,法国试着在阿洛地区跨过莱茵河去进攻巴登与巴伐利亚,他们试着进攻莱茵河上的城市卡尔斯鲁厄并顺利占领了卡尔斯鲁厄。
在法军想要继续向东进攻的时候他们被巴登的山地部队好好教训了一番。
比利时方向法军已经在这里打了快半年的时间,他们打了半年比利时人撑了半年,布鲁塞尔已经变成了废墟,其他被作为战场的比利时城市与布鲁塞尔一样建筑物十不存一。
法德战场受挫,比利时战场也受挫,法国迟迟无法打通比利时连通低地国家,这件事情称不上太重要,只是法国在比利时碰壁让法军心中很不爽。
比利时人怎么这么顽强?
北海上英德两国依旧是只有小规模冲突,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海战,德国的潜艇部队因为不列颠找到了冰岛作为中转站以及舰队的护航而无法对第三国际与俄罗斯的北极航线造成太大的打击。
亚平宁半岛上法国人的突袭因为奥地利情报部门的强大而化为了泡影,提前被部署在斯洛文尼亚地区的多瑙联邦奥地利帝国军队给予了法国人迎头痛击。
斯洛文尼亚地区的山地比之奥意边境的山地要轻缓许多,尽管如此山地作战还是为法国人带来的些许麻烦。
不过法国人还是凭借着自己的装备和战斗意志在战场上打出了部分优势,可以继续向前推进。
多瑙联邦方面因为一次性要对付西南东三个方向的敌人而兵分四路(多瑙-意大利边境,多瑙-塞尔维亚边境,多瑙-罗马尼亚边境,东线战场),这造成了多瑙联邦军队的极大分散,让多瑙联邦的兵力稍显不足。
在亚平宁半岛上,法国对着斯洛文尼亚地区发动进攻之后没多久图哈切夫斯基带着意大利军队进攻奥地利与意大利边境,通过两个方向的进攻来牵制多瑙联邦的军队,第三国际的这一计策十分有用。
巴尔干半岛上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保加利亚重现了一年多以前的情况,不过与之不同的是这一次保加利亚的压力要小上一些。
塞尔维亚与罗马尼亚的主力部队在对付多瑙联邦,只有部分部队在对付保加利亚,希腊也有多瑙联邦的小弟阿尔巴尼亚要处理,在那里有多瑙联邦的部分部队。
所以保加利亚面对的情况比上次巴尔干战争好上许多,再加上他们有四个德国志愿军帮忙,保加利亚的压力并不大。
奥斯曼依旧是选择骑墙,凯末尔能看出来德国的西线已经没有压力了,第三国际已经从速胜转为持久,如果他们没办法在北海或者亚平宁半岛东北部打出来什么大胜利,那胜利会离他们越来越远。
凯末尔继续骑墙的原因也很简单,西线没有压力,东线的压力还大着呢,凯末尔希望看到一个德国必胜的局面,只有这样他才会站在德国那边。
协约国的俩难兄难弟考虑着何时加入到战争中。
贝当大元帅在等德国找他帮忙,地中海上仅靠德国的地中海舰队和多瑙联邦的舰队不一定能对付第三国际的舰队。
加拿大则是爱老八与流亡者们发生了分歧,爱老八主张加入战争,流亡者则是认为要继续和德国讨价还价一番。
看样子协约国要再等等才能加入到战争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