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八月下旬。
地点,伦敦市区二十英里外,小镇温莎,泰晤士河畔,温莎共对岸,伊顿公学。
一位白发苍苍但衣冠楚楚的老者坐在红木质地的办公桌后,戴着一个金丝框眼镜,嘴角带着若有所思的笑容,正阅读着一份********。
这是自伊顿公学去年起开始招收女学生来,威廉姆斯第一次对一个单独的女生这么上心的时候。
爱丽丝-王,这个美籍华裔的少女从民族身份来看,可以说是和伊顿公学的风格毫不匹配的。事实上,纵观伊顿公学的历史,风格的不匹配已经发生了至少两次,而每一个伊顿人都很清楚它的过程。
伊顿公学是一座古老的学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素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而闻名世界,也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它的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异,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更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
这所学校,名为公学,但实际上却是一所私立中学。亨利六世将之命名为公学的原意,是为了给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让贫穷孩子也能进入该校读书,进而作为进入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的预备学校。可以说,这便是最初的伊顿,也是最纯粹的伊顿。
然而短短两百年后,等到了十七世纪时,伊顿公学反而逐渐成为英国最著名的贵族学校。因为贵族子弟都以能够进入这所学校为荣,争相入学,形成一种高贵气氛,平民子弟反而可望不可即,致使该校逐渐变成一所等级森严、面向贵族子弟开放的学校。
这可以说是第一次改变,也是符合历史进程的改变,对于早年的先人背弃创立者宗旨的行为,每一个伊顿人都是抱以坦然面对的态度。因为,也正是因为这种坦然的态度,当时代发展的脚步愈发迅疾时,伊顿也顺势地做出最恰当的改变,从而使自己不会迷失在时代的潮流中。
伊顿过去是贵族学校,世家子弟出生后即要注册。但现在,尤其是在二战结束后,学校里的贵族所剩无几,所谓“贵族”实际已变成“昂贵一族”的代称。若说在过去的时代,贵族的入学是依靠贵族自身的优势,而平民对之可望不可即,但在全国乃是世界的经济都蓬勃发展的当代,每年两万英磅的学费实在算不得什么。
虽然世人往往将英国贵族视作冥顽不灵、老顽固般固守传统的典型,但其实在很多方面,他们一直都在悄然无形地顺应着时代。就好比王室的存在,从大宪章到君主立宪,虽然在纯粹民主的国家看来,这可能仍旧是落后与固守传统的代表。但既然能以一方强国的身份屹立于世,自然不会使庸人所想的那般。
所以,当时间走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伊顿公学的第三轮改变就顺势而生了。
“爱丽丝……”
就在威廉姆斯呢喃着这个名字的时候,敲门声响起,他抬起头来,扶了下眼镜:“请进。”
校长室的门开了,一个金发黑眼的男子走进屋里。
其实说是男子,多少让人有些疑虑,因为他虽然有喉结,但面部轮廓却实在太平滑圆润了些,身材也并非多么强健,而具备着一种偏向于女性化的柔和。
进了屋来,他彬彬有礼道:“校长,您找我。”
威廉姆斯微微一笑,向男子递上爱丽丝的********:“伊文,你看看这个孩子的档案。”
伊文不疑有他,直接接了过来。
“爱丽丝-王。”
他微微挑起眉毛。
明年初便将年满十五周岁的少女,正是开始上高中的年纪,虽然执教不过三年,但伊文-德洛夫早已看过了太多的********。对于一个将上高中的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档案,他早就做到举一反三,倒背如流的程度了。
比如,初级中学时期担任过校报记者,或在辩论大会上表现卓越,有些家长也会把运动会单项第一的事迹腾上去。当然,见的最多的还是普通的社团活动表现,再还有非惩罚性质的社区义工,以及一些十三四岁少年力所能及的打工,比如给邻居家割草坪这种事。
但爱丽丝-王却一点没写这些东西。
事实上,她写下的内容非常简练,比起许多家长教导孩子的那样,将表述自己事迹的篇章描写得更加精彩,她的句子简直就是单纯的陈述句而已。
比如第一条。
“1980年12月12日,向家人推介苹果公司股票,购买价值五万美元的原始股,当天收盘赚取收益三十五万美元。”
再比如第二条。
“1984年5月10日,成功研发互联网硬件产品——路由器。”
再然后跟着个思科系统公司的注册日期,然后是第四条,有关写下一本叫《侏罗纪公园》的小说的事情。
当然,windows1.0的编撰事宜,也不出意料地出现在列表下方。
以纪录片的客观视角,以陈述句的表达方式,以辞海定义般精炼的用词,长长的名单一眼望去,密密麻麻。
伊文沉默着,然后开口了:“原来是这位小姐要来我们学校读书了,倒也在情理之中,像她这种天才,是不会放过来伊顿公学念书的机会的。”
说完,他恭敬地将档案放回到办公桌前:“那么校长先生,您找我的目的是?”
“这孩子选择了你的病毒学作为选修课。”
威廉姆斯温和地说道:“我不确定,让她那样的一个少女投身科研领域会是什么后果,而且还是病毒,这样一个非常敏感的课题。伊文,我知道你的病毒学造诣究竟有多高,所以我想向你请教一下……这个女孩,她可能在想什么?”
伊文-德洛夫微微一笑:“您可真是折煞我了,校长,我和王小姐又不相识,我本人又不是心理学专家,哪有本事靠一份档案就猜透她的内心?”
“这个女孩……其实说来也挺有趣的。”
显然是真的想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威廉姆斯摇了摇头,微笑道:“艾薇……我曾经的恋人,她推荐自己的小孙女艾希莉来伊顿上学,我倒是一点都不惊讶。不过没想到的是,这个爱丽丝居然也和艾薇有着一些关系,不但让自己上了她的推荐名单,甚至还捎带了另两个小姑娘,你说有趣不有趣?”
“那自然是极有趣的。”
伊文不咸不淡地回答道,不过转而又心生疑惑:“另两个小姑娘,还有这个艾希莉,校长先生,他们不会都挑了我的病毒学作为选修课了吧?”
“哈哈哈,那倒是没有。”
威廉姆斯摆摆手道:“也就是爱丽丝和艾希莉两个人而已,不过伊文,我可是注意到了,本届的250名新生中,挑选病毒学作为选修的,可只有她们两个而已。你呀,这几年怕是有的忙了。”
于是,终于不负威廉姆斯期待地,伊文不满地皱起了眉头。
但没办法,这就是伊顿公学的教学制度。
在伊顿,从来没有一刀切的“快慢班”一说。伊顿有分班,但却并不是按照成绩笼统地分班,而是把每个学科分成不同的班级,并且每个班都不会超过20个学生。一个学生,也许数学被分在需要更多辅导的c班,但是法语课却可以在A班就读。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配备不同的老师和教学方法,让他们全方位的优秀是伊顿的宗旨。
再然后,就是和许多高中及大学一样,都有着选修课的项目。只是伊顿作为全世界最顶尖的中学之一,它的选修课自然也不会是普普通通的内容,比如在西班牙语、法语和德语间三选一,那种几乎烂大街的内容。
病毒学,就是伊文-德洛夫负责教授的选修课,而且即便在伊顿这个始终坚持小班化教学的学校,他的学生总数也从来没超过十个人。要知道,整个学校12到18岁,每个年级可都有250人啊!
当然,这也许和他才来伊顿不过三年有关系,比起很多早多少年前就在这所百年老校任教的前辈,他对自己科目的宣传到底还是偏少,何况病毒又是的确的冷门科目。
现在的情况是,全校上千人加一起,自己的学生也没超过十个,而两个一起考入九年级和十年级的高中少女,就要直接来选他的课了?
“我不同意!”
伊文斩钉截铁地说道:“她们很可能只是看着课程名单,觉得病毒这门课似乎很酷,所以随便选的而已。病毒研究和普通的生化实验还不一样,两个在档案里都没提过自己有实验实践经历的女孩子,我可不想给她们当保姆!”
威廉姆斯微微一叹,他就猜到会是这个结果。
“伊文,决定不用下得这么快,艾希莉那丫头我很了解,她的动手能力很强,早就是个小有成绩的服装设计师了。这个爱丽丝更是个天才,就算你想反对,起码也要先见见她们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