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子健轻轻叹了声道:“听大人这一番话,胜过十年书啊,只要能卖,一切就好办了!”
杨峥点了点头道:“能卖固然是好,可也得把我一个度,若是苏州二十八家一起买,后果如何,你比我更清楚……?”
尤子健道:“大人请放心,我们知道规矩,苏州二十八家,一共有三万多张,除了我们四家手中卷过半之外,其余的当铺并不多,我们会让他们先卖出去,拖上几日,这样来咱们也不至于卖得太狠,引起他们的警觉?坏了大人的大事?”杨峥道:“如此最好不过了!”
几人就着细节方面又说了一会儿话,眼看天色差不多了,尤子健便起身拱手告辞,杨峥嘱托了几句,便让段誉送尤子健出去,待人都走干净了,杨峥才收拾收拾东西,往回敢。
刚走了几步,就听得一个声音道:“杨大人……?”
杨峥扭头一看,却见况钟缓缓走了过来,虽说上了一天的班,可人家走路如风,一点累的意思都没有,看得杨大人说不出的羡慕。
况钟几步走了上来,先是抱拳行了行礼,道:“杨大人这么晚才走?”
杨峥拱了拱手道:“况大人不也是这么晚么?”
况钟呵呵一笑道:“说的也是?”
杨峥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道:“怎么?况大人找我可是有事?“
况钟面上一热,道:“的确有一件小事想麻烦一下大人?“
杨峥道:“况大人客气了,你我如今同一个府衙做事,也算是彼此熟悉了,如此客气做什么?”
况钟道:“大人说的是!“说完在怀中一阵摸索,摸出一张纸来,递了过来道:”早就听说大人才学惊艳,今日特意来请教?“
“那都是世人的吹嘘,当不得真的?“杨峥谦虚了两句,便随手接过了他递过来的纸张,只看一眼,便知是怎么回事了,是几首《劝农诗》,要说这全农诗是自古至今,地方官的一种传统,目的勉励人们依据季节,重视及时耕作。古人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农业不仅关乎人民的生活,而且关乎政权的兴衰成败。有鉴于“以农为本”成为秦汉以来历代王朝的基本国策。在宋代,为了扩大政府财源,满足人口和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史载“国家每下诏书,必以劝农……”历朝历代诗人墨客、政宦显要,留下的劝农诗也就应运而生了。
《多稼轩劝农诗》有曰:农事惟邦本,先农履亩东。劝耕时廑(勤)虑,敢为惜劳躬描写了一场春雨过后,京郊大地郁郁葱葱的景象。与农事相关的,作为一个有作为的封建皇帝,雍正是很关心邦本一一农业的:“夜来新雨过,裔甸绿平铺。克尽农桑力,方无饥冻虞。蚕筐携织妇,麦饭饱田夫。坐对春光晚,催耕听鸟呼”。古诗有曰:“田畯催耕二月天,野田弥望尽瑶田。阳和毕竟难埋没,放出枝头翠色鲜”。劝农蔚然成风,兼之儒家传统和朴素的民本思想。西汉就有司马迁《史记•;文帝纪》:“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晋代更是上级考察地方官员政绩的一项首要内容。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职官志》:“郡国及县,农月皆随所领户多少为差,散吏为劝农。”西晋束皙《劝农赋》:“惟百里之置吏,和区别有异曹;考治民之贱职,美莫当乎劝农。”宋代以后,各级地方长官均兼一地之劝农官,每春二月农作初兴之时,守令出郊劝农,并须作劝农诗一首,宣示君王美意。宋•;张矩《劝农》诗曰:“善端天赋本无殊,力穑之余好读书。莫讶劝农因劝学,须知公相起犁锄”。往哲代隔千年,古风犹现,此中真意,能与言乎?宋•;苏辙《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六章有曰:“我行四方,稻麦黍稷。果蔬蒲荷,百种咸植。粪溉耘籽,乃后有穑。尔独何为,开口而食”。苏东坡《劝农诗》云:“咨尔黎汉,均为一民。给我三亩地,结茅为子邻。鹦舌尚可学,化为黎母民”。表达了重农、劝农、关心农业的心情。明承宋制,加上朱元璋小农出身,对这种与民有好处的事情,自是全力支持,从洪武初年开始,地方官每年都要为百姓写几首《劝农诗》,这事儿对经过科上的走过来的官儿,倒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是几篇应付作文而已,只要内容上有告诫农民要重视田间耕作,精耕细作,不误农时意思也算过了,但况钟出身於刀笔小吏,虽能写诗词,但毕竟比不了那些科场上的士子,写这样的命题作文,多少有些心里没底,今日匆匆写了几篇,好与不好他还真看不出来,所以想找个人看看,恰好杨峥从府衙走出来,两人正巧碰上了,况钟也就拿出来了。
杨峥默默叨念了两遍,便笑着递了过去,这诗词一共八句,田歌四起韵悠扬,阡陌循行劝课忙。父老挈觞随旆右,儿童驱犊驻车旁。丰穰有兆流亡免,游惰无民风俗良。早纳官租多积谷,防饥防盗乐无荒。诗前四句写父老孩童热情欢迎的情景,后四句表达了规劝农民安心种田,希望农家能够交租积粮,防饥防盗,过上平静安稳的生活。在他看来,这首诗写得非常实在,无论是说理、写景、抒情,都很浅显易懂,切中鹄的。他自问写不出这样的好诗,赞了几句,便递了过去。
况钟看他看的认真,说的认真,登时放心不少,道:“大人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杨峥少不了客气了一番。
这是两人第一次说话,原本略显冷场的气氛,因这首诗,变得愉快了许多,话儿也多了许多,主要是杨峥问,况钟说,一个问得仔细,一个说的仔细,倒也把苏州这几年来情况了解个大概,越是深入了解,越觉得况钟在苏州这几年的不容易,用杨峥自己的话儿说,况钟一共在苏州干了四件事。其一,整饬吏治,除暴安良。苏州是一个繁华富庶的地方,是江南巡抚的治所。这里主办朝廷织造的太监、往来于沿江沿海的卫所军官、地方上的乡宦豪富,交相勾结,权势显赫。况钟初到任上,佯作愚钝,暗地周密察访。数月后,严厉查办了包括昆山知县在内的11个贪官污吏,罢免了长洲知县等一批碌碌无为的冗吏。顿时,苏州境内“吏民震悚,奉法惟谨”。况钟还悉心清理讼案,一个县一个县轮流审理。不到一年,“吏不敢为奸,民无冤抑,咸颂包龙图复生。”此外,对在苏州境内作恶的行旅军官、朝廷官宦,也都敢于严厉打击,使百姓免受不少祸害。其二,减免赋役,赈济饥民。苏州地区赋役繁重,豪强猾吏从中以奸求利。况钟上任后,协同巡抚周忱,上疏提出减轻赋役和蠲免欠粮的具体办法。因此,皇帝多次下诏减免重赋,先后免除官田租70余万石,荒田租15万石。在徭役上,也推行了革除圩老、免除世役等多项惠政。此外,还奏请皇帝批准,设置“济农仓”。每当青黄不接、贫民缺粮之际,便开仓借贷,限额免息,秋后归还。遇有灾荒,拨发仓中存粮赈灾济民。其三,兴修水利,奖励耕织。除了减轻平民负担之外,况钟还大力推进苏州地区的农副业发展。率领民众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同时深入乡间,劝农促农,奖励耕织。在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到发自肺腑、情理并重的《劝农诗》。
其四,大办教育,培养人才。况钟十分重视教育,积极兴办地方学校。重修府学堂舍,还拨地作为学田,对于寒门学子给予救济。当时有个名叫邹亮的书生,向况钟献诗请教。况钟认为他德才兼优,便向朝廷推荐。有人写匿名信诋毁邹亮,况钟不信馋言,风趣地说:“这是想让我更快地帮助邹亮成名。”后来邹亮不孚众望,官至御史,并且成为明代“景泰十才子”之一。这样的事在被的府衙或许不是算什么,但在苏州这就不简单,他几乎能想象到况钟是带着多大的热情,多大的压力,多大的阻力,才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倚天剑,打开了浑浊的局面,让苏州的迎来一丝新鲜的空气,正是这一缕清新的空气,才让苏州城不至于彻底沦陷一片浑浊之中,可以说这场大雪,这场历史并没有记载的经济危机,苏州没有出现大乱,与况钟这四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自问处在这样的一个局面,即便是他拥有着五百年的旁人所没有的见识,也难以让苏州城恢复到今日这样的局面,而眼前这个身板并不如何硬朗的汉子却做到了,凭着一腔热血,一身正气,还有一身无所畏惧的胆色,愣是打开了苏州的局面,让这片浑浊了数十年的人间天堂,重新恢复勃勃生,他相信不管日后的苏州城如何,却总也跳不开一个叫况钟的汉子。